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诗”对宗白华、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诗”对宗白华、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谢婷婷,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摘要:宗白华和朱光潜是中国近代美学史上的两位大家,两人对诗都研究颇多,本文借此从诗的“美”、诗与画、意境说等角度出发,来比较他们美学观的差异。宗白华立足中国哲学,朱光潜立足西方美学理论,两人从不同角度共同建构中国美学体系。两人的美学思想都在不同程度的反映了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走向“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的趋势,宗白华基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内涵,以意境说为核心,建构艺术美学的体系;朱光潜融汇西方美学思想,为美感为出发点,建构实践美学体系。

关键词:美;宗白华朱光潜;诗

一、 “美”

宗白华和朱光潜乃是美学大家,随处相同时代,但所见略不同。

(一) 主客观。宗白华主要从哲学出发,他美学的立足点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着重分析艺术的特性,建立艺术美学的体系。在他看来,“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是客观的对象与存在”①,美不在心,而心可以发现美的对象,这美是客观的存在,不以意志为转移。美学像镜子一样照见一个世界。美在意象是他主要观点,“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美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②。

朱光潜主要从心理学出发,以美感研究为突破口去解决美学的基本问题;是以美感为中心建设美学体系的。从总体上来说,他的美学还是传统的认识论模式,也就是“主客二分的模式”③。他深受受克罗齐理论影响,后期受当时的大环境影响,理论主体有所改变。相同于宗白华,他的美学思想也停留于“美在意象”。

两人在对待“美”的态度是一致的,都否定美是主观,而是客观存在。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认识到美是主客不分的,不在心,亦不在物,在审美活动中。

(二) 意象。宗白华在谈论艺术的意象方面,提出了“静照”一词。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的所谓“静照”④。他所谓的“静照”是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万物静观皆自得。这就需要产生心理距离,不仅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看重心灵内部方面的“空”。

相当类似于朱光潜提出的“直觉”。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诗的“见”必为“直觉”。按照克罗齐的理论,是“知觉”而不是“名理的知”,只见物的形象而不思索它的意义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两者都是聚精会神的观赏,玩味,忘却意象以外的一切事物。即静照和直觉都是独立自足的意象。但是“静照”只包含“直觉”的第一层次的意思,朱强调了第二层次的意义:移情。他指出“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表现移情的重要作用。在凝神关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情趣与物的意象往复交流。正如“克罗齐的艺术创作理论,情感+意象=直觉”⑤。

二、诗与画

朱光潜和宗白华两人虽然不约而同的结合了中国画法中谢赫绘画六法的例子表现物体的美,尤其强调第一点“气韵生动”,美在流动中(beauty in motion),但是两人立场不一。

(一)诗画同质说。朱光潜通过对莱辛的诗画异质说的批评来表达他的观点:诗与画是同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指出“莱辛对于艺术的见解似乎是很粗浅的写实主义”。持“艺术美模仿自然美”的观点使得莱辛认为,诗无法直接地表现物体美,因物体美是平面上形象的谐和配合,而诗因为用语言为媒介,却须把这种平面配合拆开,不免把原来的美的现象弄得颠倒错乱。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朱光潜指出他的基本错误在于认为作者与读者对于目前形象都只能一味被动地接受,不加以创造和综合。诗与画在同为艺术一层有一个基本的同点,即一切艺术,无论是诗是画,第一步都必须在心中见到一个完整的意象,而这意象必恰能表现当时当境的情趣。

其二,针对莱辛的“画只宜描写,诗只宜叙述”的说法,朱光潜认同艺术有着媒介的限制,但是更进一步深究,艺术的最大成功往往在征服媒介的困难。画家用形色而能产生语言声音的效果,诗人用语言声音而能产生形色的效果,这是常有的事,例如陶渊明、王维等诗人,他们的诗中有比画面更精致的图画。

(二)诗画异质说。宗白华立场则为诗与画的分界不可模糊。我们需要诗来启发画中意味,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相辉映,意境才丰满。很多古人的诗可以全是画,也全是诗,例如王昌龄的《初日》,似乎与莱辛的说法是矛盾的,宗白华认为这是对此学说的补充,扩张它们相互的蕴涵。诗与画的区别仍然是主导,他以“光”的描写为例子,说明在一首诗里,光是前后跳跃,不能再画中同时表现,而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活动的前因后果,在画面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这又与朱光潜观点不同,他认为画家“所选择的一顷刻应在将达‘顶点’而未达‘顶点’之前”,需要给读者有想象的空间,意境无穷回味。

三、诗的意境说

(一)虚 。古来诗歌不乏现实主义成分,而对于“虚”往往玩味不止。宗白华对于诗等艺术中蕴含的道家、禅的思想极为推崇。中国哲学本是“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正如庄子《天地》篇,只有艺“象罔”才能获得道真“玄珠”。艺术家创造虚幻的境象以象征宇宙人生的真际。“盛唐王、孟派的诗固多空花水月的禅境”,他眼中的诗词着重空中点染,转虚成实的表现方法,渲染的意境能够以空虚衬托实景。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化景物为情思,化实为虚,使得诗具有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境界。

面对这种“虚”的见解,朱光潜不苟同。他认为中国哲学相较于西方来说显得平易和宗教情操的淡薄。“中国诗在神韵微妙格调高雅方面往往非西诗所能及,而在深广伟大,无法护短。”由于儒家思想对人的深刻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人偏重人事,重实际而不务玄想。即便老庄较玄邃,与西方的哲学家比较,仍偏重人事。他们很少离开人事来穷究思想的本质和宇宙的本源。朱光潜举“游仙派诗人”(阮籍、李白等)例子,表示他们的诗中有不满于现世而有所渴求于另一世界,但他们往往对现世的悲苦看得很清楚,而对另一世界的想象却很模糊。借此批判从“道”虚无主义出发的意象,超世而不能超欲。

(二)情与意象。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石。宗白华特意指出,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层递深的创构。它分三个层次: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

与此同时,朱光潜提出“诗的最高理想在情景吻合”。中国古诗的演进从情趣与意象的配合看,可以分三步骤:首先是情趣逐渐征服意象,中间是征服的完成,后来意象蔚起,几成一种独立自足的境界,自引起一种情趣。此种说法与宗白华的意境说有谋和之处,亦有不同。宗白华不仅仅强调“情”与“意象”的融合,更重要的是两者的结合而产生的艺术境界,是否有“澄怀观道”的超然。

综上所述,两人的美学思想都在不同程度的反映了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走向“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的趋势,也都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注释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第26页。

③叶朗:《美在意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页。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第43页。

⑤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