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非正式组织中的知识管理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正式组织中的知识管理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揭开序幕,知识资本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因此很多企业在不断探索怎样保持其核心知识与提高员工相互学习的策略。非正式组织作为一种存在于企业内部,并对企业的发展、策略的执行起重要作用的社会结构,与知识管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其能有效支持知识分享和互相学习,进而让组织知识管理的成效更加显著。基于此,通过对非正式组织的含义、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从不同角度对非正式组织中知识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建立合适的非正式组织来推动企业发展中知识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知识管理;组织学习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100-02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知识资本也逐渐被企业视作一种战略性资源以及创造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知识资本在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创造竞争优势、发展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当社会产品和基础服务的内涵以及流程越加复杂化和专业化的时候,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开始从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向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等无形资产上转变。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就成了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策略,而知识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上更加重要。野中郁次郎将企业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类,隐性知识包括信仰、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显性知识则可以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即可文本化的知识,然而经很多杰出的企业实践表明,并不是投入巨资导入知识管理系统就能够做好知识管理,企业中的大部分知识是隐形的,难以体现在知识库中,信息技术在处理隐形知识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而非正式组织才是应对这种困难的知识挑战的实用做法。据有关研究人员研究发现,非正式组织能够提供具体的组织基础建设,促进隐形知识分享与创新,实现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梦想。非正式组织在企业内部是一种容易进行学习,容易进行创新的社群,它也善于在企业中运用全新的方法来发掘和运用企业的隐形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这样的社群有利于将知识管理的焦点从抽象转化向实际,从而能够有效地应对知识僵化等问题,因此,非正式组织中的知识管理研究已经成为最年来知识管理的新方向。

一、非正式组织的理论内涵

1 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及产生

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在正式工作展开活动的过程中,组织成员必然会发生一些业务上的联系。这种工作上的接触会促进成员之间的互相认识与了解。他们会渐渐发现在其他同事身上也存在一些自己所欣赏的、所具有、所喜爱的东西,从而相互吸引和接受,并逐渐开始工作以外的联系。频繁的非正式联系又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一些无形的、与正式组织有联系但又独立于正式组织的小群体便慢慢形成。这些小群体形成以后,由于工作性质接近,社会地位相当,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基本一致,观点基本相同,或者在性格、业余爱好以及感情相投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被大家所接受并操守的行为准则,从而使原来松散、随机性的群体渐渐成为趋向固定的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产生主要以感情和融洽的关系为标准,他要求成员遵守共同的,不成文的规则。不论这些行为规范是如何形成的,非正式组织都有能力迫使其成员自觉或不自觉的遵守。对于那些自觉遵守和维护规范的成员,非正式组织会予以赞许、鼓励和欢迎,而那些不愿就范或犯规的成员,非正式组织则会通过嘲笑、讽刺、孤立等手段予以惩罚。因此维系非正式组织的,主要是接受与欢迎或孤立与排斥等感情上的因素。

2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既可以对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作用,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表现在,首先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组织成员的很多心理需要是在非正式组织中完成的,比如工作中或作业间的频繁接触所产生的友谊,可以帮助他们消除孤独感,满足员工被爱与施爱与他人的需要;同时人们在非正式组织中的频繁接触会使相互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从而易于产生和加强合作的精神。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关系如果带到正式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来,将会给组织的生产经营带来更大的优势;非正式组织虽然主要是发展一种工余的、非工作性的关系,但是他们对其成员在正式组织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往往是非常重视的,时于那些工作中的困难者,技术不熟练者,非正式组织中的伙伴往往会自觉的给予帮助和指导,同伴的这种善意的、自觉的帮助可以使他们很快地提高技术水平,帮企业起到一种培训的作用;而且非正式组织也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就像对环境的评价会影响个人的行为一样,社会的认可或拒绝也会左右非正式组织的行为。非正式组织为了群体的利益,为了在正式组织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往往会帮助正式组织自发地或自觉地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虽然有时也会出现非正式组织的成员犯了错互相掩饰的情况,但为了不使整个群体在公众中留下不受欢迎的印象,非正式组织对那些严重违反规定的害群之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规范,利用自己的特殊形式予以惩罚。

二、非正式组织中的知识管理

1 非正式组织与知识分享

Teece认为非正式的人员互动,更能促进知识之分享,内部知识市场的交易通常是一种非正式的人际网络关系,尤其是在实践、兴趣与目标相近的实践团体之中,其知识的交易、流通更易凸显出其效率性,进而为组织创造出更大的价值。Nonaka等人认为非正式组织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因为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使得社群成员个体间有建立联系的机会,并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建立彼此之间的关系,有共同的语言和相同的目标,形成促进知识分享的先决条件。

Hansen认为组织如果对增加组织内部知识的交换有兴趣,他们必须考虑到知识属于社群的观点,并利用知识管理系统发展与支持实践社群。相对于知识个人论、知识客体论,知识社群论,较为符合非正式组织进行知识分享所依据的模式。知识属于社群的观点,是尝试锁定组织知识与知识创造存在于成员群体之中,而不只是在单独个体的心智中。因此,组织知识就会被视为是重复性高且共享的。知识会贯穿于每一个独立的组织成员并存在于组织的日常活动之中,即知识内嵌于实践社群中。这样的知识分享着眼于非经济利益,而所谓的非经济利益,不仅仅只是为了个人本身的兴趣,更是为了社群的存续而愿意奉献个人本身的知识。因为知识镶嵌于社群的观点,把知识当作是群体所共有的,由社群产生,当成员间进行开放讨论与协力合作时,知识就得到有效分享。此外,新进人员学习非正式组织具有情景性的知识,能有效缩短新进人员的学习曲线。因此,我们认为非正式组织通过创造一个开放的知识分享平台,来促进组织里的知识分享和创新,进而达到提升组织能力的目的。

2 非正式组织与知识管理的融合

针对“缺乏情景背景下的隐形知识显化后会变得难于掌握和运用”,基于非正式组织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隐性知识在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在竞争中的突出作用,本文尝试将实践社群与非正式组织进行融合,得到非正式组织中的知识管理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引入非正式组织并不仅仅为了将隐性知识通过合法的参与和分享工具外部化为文件、档案、案例等显性知识,而是通过组合化行为有“愿景”地将组织内外庞杂的相关知识积累并整理成系统化的组织知识,并通过社群的引导,使得人们转变其心智模式,愿意改变自己学习的态度,也凭借群体的力量,将显性知识在社群中内部化应用到工作中,创造出新的个体隐性知识,再通过社群成员长期以来所共同经历的生产过程、事件、心理和认知体验及知识经验的试验和精炼等社会化活动,将个体隐性知识社会化成为社群的集体隐性知识,产生群体和组织的创新动力与核心知识。因此,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一个便于知识流通和整合的建制非常重要,更好的是导入好的知识管理机制,可以使成员更加凝聚成一个整体,学习如何共同成长,进而真正地做出知识上的贡献。

三、培育和建立非正式组织推动组织知识管理的发展

虽然实践社群的特色在于成员间自动自发地进行知识的分享,交流彼此的意见和想法,创造新的知识,促进组织学习;然而如何建立非正式组织,推动组织知识管理的发展成为困扰当前业界的难题。著名知识管理专家和国内学者骆静、廖建桥的研究发现,培育和创建实践社群需要较长时间的投入,不能急于求成,同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精心设计社群的演化历程;在内部和外部的不同观点之间建立公开的对话;鼓励不同程度的参与;既发展社群的公共空间,也发展社群的私人空间;以价值为关注焦点。非正式组织,其运作方式不同于正式组织,产出成果也很难用传统的方式衡量,例如产出效率,或是为企业增加多少利润。实践社群带来的贡献在多个方面,并且作用机理比较复杂,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呈现出来。

结束语

知识作为现代化组织在面对全球化市场时能否具备创新能力与持续竞争力的首要资源和战略性资产,其角色与意义将改变以往组织偏重对有形资产的资源利用与依赖,而更趋向战略性创造和发挥知识资产的无限价值与成长潜力。因此在这知识挂帅年代中,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应运而生,逐渐使组织内的知识进行分享、创造以及组织学习,这种组织形态便称为非正式组织。通过非正式组织,不论是企业、组织还是知识工作者,都寻找到一个可以继续成长的途径。本文经过对前人研究结果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发现,在社会学的观点下非正式组织与知识管理的方方面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通过培育非正式组织,尊重并发挥新经济中人的价值,管理组织成员的互动与知识,营造一个好的知识管理环境,通过知识的分享与交流,凝聚组织成员的力量,推动知识管理的发展,提升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湘丽,李平,王钦,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的主力[J]中国劳动,2010,(1)

[2]黄丹,余颖,战略管理研究注记·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m版社,2009

[3]李福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管理[J],施工企业管理,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