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肝血管瘤介入术后致急性胆囊炎1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肝血管瘤介入术后致急性胆囊炎1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 急性胆囊炎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8-0156-01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患者无临床症状或仅有上腹不适。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目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已成为肝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1]。介入栓塞后致胆囊炎是经肝动脉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日益引起学者关注[2]。笔者就近年来出现的一例肝血管瘤介入术后导致急性胆囊炎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5岁,自感右上腹轻微不适;经彩超及CT增强检查诊断:肝右叶海绵状血管瘤,大小约6.5 cm×7.0 cm,胆囊大小形态正常。术前常规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全套、甲胎球蛋白、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均正常。介入操作: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将5F YASHIRO导管分别送入腹腔干动脉、肝固有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行动脉造影DSA摄影。造影见血管瘤由肝固有动脉供血,其造影主要征象为:动脉早期可见周边部位多发血窦与较大的血管湖影,呈“树上挂果”征象,持续至静脉期仍不排空,即“早出晚归征”,未见明显动静脉瘘。分别将导管超选至肝血管瘤供血分支血管,再次造影证实后,在透视下缓慢注入平阳霉素12 mg+超液态碘化油15 ml+2%利多卡因1.5 ml制成的乳化剂行栓塞治疗,以供血动脉出现反流作为栓塞结束标准。造影复查见碘化油乳剂充填良好,术后常规抗感染、护肝及护胃等对症治疗。术后第1天即出现右上腹痛,向右侧肩背部放射。查体: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术后第2天复查B超,见胆囊增大,胆囊横径5 cm,胆囊壁增厚,结合病史考虑为肝血管瘤介入术后化学性胆囊炎,予以地塞米松10 mg抑制炎症反应及对症支持处理并观察。术后第4天,右上腹疼痛未见好转,并稍有加重,复查B超胆囊肿大,胆囊横径6 cm,继续保守治疗观察。术后第

9天疼痛有所好转,复查B超示胆囊横径4.8 cm;术后第14天,右上腹疼痛消失,患者感觉良好,复查B超:胆囊大小形态正常,患者出院。术后一年,复查上腹部CT:肝血管瘤明显缩小3.2 cm×2.9 cm。治疗前右上腹部不适感完全消失,胆囊明显萎缩变小,以致不易观察,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

2 讨论

胆囊动脉栓塞引起胆囊炎是经肝动脉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较早用于肝癌,近年来也有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并发胆囊动脉栓塞的文献报道。该患者属于典型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误入或反流入胆囊动脉,从而导致化学性胆囊炎。其高危发病因素主要为:(1)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未能跨越胆囊动脉开口部[3]。(2)术中注入碘化油乳剂量过大,或注射过快,从而反流入胆囊动脉[4]。(3)胆囊供血动脉解剖变异[5]。该并发症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发热;查体:右上腹压痛,肌紧张,重者可出现反跳痛和Murphy征阳性;影像检查胆囊肿大,囊壁增厚,坏疽性胆囊炎可见胆囊壁周围气体集聚,发生胆囊穿孔少见。肝动脉栓塞术后早期出现的胆囊损伤一般在严密观察下经过平卧、禁食、胃肠减压、给予解痉镇痛药物和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可逐步好转,但是如果出现下例情况则需要手术处理:(1)肝动脉栓塞术后一周内胆囊炎症状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检查证实有坏疽性胆囊炎或胆囊穿孔的可能性。(2)肝动脉栓塞术后8 d后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证实有胆囊炎且一直行保守治疗无效。(3)肝动脉栓塞术后两周再次出现类似栓塞术后综合征症状,伴白细胞总数升高,并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证实有胆囊炎。

肝动脉栓塞术中尽可能超选择插管,使导管头尽可能深入到肿瘤的供血动脉,避开胆囊动脉开口,在透视下缓慢注入适量碘化油乳剂,并及时发现碘化油乳剂是否造成胆囊动脉显影是预防关键,可减少此类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赵仲蓉,李国威,王宝太,等.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碘油栓塞治疗及其血供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7):472.

[2]黄晓强,黄志强,段伟东,等.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动脉栓塞后的肝胆并发症及其处理(附9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5):319.

[3]Takayasu K,Moriyama N,Muramatsu Y,et al.Gallbladder infarc-tion after hepaticartery embolization[J].AJR,1985,44(1):1351.

[4]邱荣飞.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并发症的预防[J].实用临床医学,2002,3(3):47-49.

[5]沈利明,金一琦,呼闯营.肝动脉栓塞术后胆囊炎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医药论坛,2006,17(6):349.

(收稿日期:2013-06-19) (编辑: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