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太极伴我夕阳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太极伴我夕阳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我是怎样练起太极拳的

我是一名退休老教师,也是一个体育运动爱好者。从学校毕业,又进学校任教,六十余载没有间断过体育锻炼。不过以前练的都是一些比较激烈的项目,如蓝球、乒乓球、单双杠、长短跑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逐渐衰退,我也逐渐感到那种高强度的体育项目,对自己已不适宜,就希望找一种适合老年人强身健体而又不太激烈的锻炼方式。大约六十多岁的时候,看到有人打太极拳(那时我们这地方打太极拳的人还不多),觉得这项运动缓慢柔和,消耗体力不大而又能活动筋骨,很适合老年人,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开始学练太极拳。没有料到从此迷恋上了太极拳,太极拳也就成为我晚年主要的运动形式,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我开始练拳只是机械地模仿动作。后来在拳友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学习钻研,提高了理论认识,明白了动作的要领与含义,动作逐渐比较规范,又加强了柔功与桩功的锻炼,身体的柔韧性明显改善,腰腿也有了一定功力,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逐渐找到了太极拳的“感觉”,初步做到了心静体松、立身中正、上领下沉、柔中有刚,以腰为轴、带动四肢、节节贯穿、连贯一气,快慢相间、虚实分明、合开有变、舒展稳定。近年来,四肢开始发热发胀,有针刺感,这也就是“气感”吧!又配合动作,调整呼吸,用逆式腹呼吸,收吸开呼,随着小腹收放,内气鼓荡,口中不断有津液涌出。打起拳来,心静体轻,身心舒畅,兴致盎然,欲罢不能。从旁观者的反映来看,也觉得动作舒展优雅,赏心悦目,因而经常有人驻足观看。特别是人们看到我虽然年事已高,但身轻体健,精神矍铄,都称羡不已。这样无形中扩大了太极拳的影响,先后有二三十人随我学练,我也尽心尽力去教。能为推广太极拳,促进周围人们健康做出一些贡献,我也由衷地高兴。当然我心里明白,面对博大精深的太极拳,我还只能算一个小学生,仅仅接触到太极拳的皮毛而已。例如与人推手,一搭手,不是转换不灵,就是东倒西歪,破绽百出;心静体松、气贯全身、内外三合还都没有做好,更谈不到实战较技。可见,距离太极拳的真功夫,还很远很远。即使如此,习练太极拳强身健体祛除疾病的效果,在自己身上已有明显成效。确实感到只要习练一分,功力就长一分,健康也就增加一分。

二、我现在的身体状况

我今年七十有四,但外人看我从容貌、举止、语言、思维到精神状态全然不像已到古稀之人。头发虽已花白,但面部皱纹不多,皮肤平展,面色红润;步履矫健,轻快有力,身板正直。有人说,从后面看,还认为我是个“后生”(年轻人)。人们猜我的年龄多认为是六十多岁。在旅游中,上山下海都不在话下。今年六月随同友人攀登了华山。华山以险陡著称,人们说年轻人爬一次华山还要休息两三天,劝我最好不去,我却毅然前往。我们从早晨步行先攀上北峰,又攀上西峰;东峰和南峰近在眼前,但因天色已晚,未能上去,但已基本到达顶峰。而环顾四周,五十多岁的人都廖廖无几。我站在峰顶,遥望群山,尽在脚下,不觉心旷神怡,自豪自信之感油然而生。下山以后,非但不感到疲劳,反而觉得轻快,这更增加了我的信心。我计划几年内再攀登几座名山,想来不成问题。平时自我感觉良好,睡得沉,吃得香,便得通,精力充沛,几年不感冒,大小疾病都没有。过去也曾患过一些小病,如骨质增生、痔疮、消化不良、便秘等,都能不治自愈。近年来体重明显下降,从原来超重(一百四十斤)降至一百三十斤正常水平(我体高165厘米,按减去100再乘以2的方法计算)。这些都是常期坚持打太极拳的结果。我有一种体验,只要坚持打拳,什么保健药、营养品、补品都似乎不必要,所以家人买了,一般我都不吃。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吧!一个人的健康因素是多方面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精神情绪都是重要因素,而这些也正是太极拳修炼的重要内容。遗传因素、身体素质、生活习惯都对一个人的健康起一定作用,但我觉得自己的身体能有今天的良好状态,主要得益于十几年不间断地打太极拳。我越来越体会到,太极拳对任何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是最好的健身手段。其他任何运动形式都不能比拟,也是代替不了的。这绝不是有意夸耀与偏爱,而是太极拳特有的性质、特殊的锻炼要求与方法、特殊的风格所决定的,也是自己亲身体验到的。我想,修炼的水平越高,健身的效果会越好。最终会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疾病、益寿延年的效果。

三、十年练拳的几点体会

(一)坚持学习与揣摩是学好太极拳的根本途径。我学拳没有专门拜过师,除开始跟一位同事学习基本动作外,绝大部分时间是自学。一是看书、读杂志、做笔记,在学习中反复琢磨文章里讲的道理要领,领会其精神,同时把要点与精辟论述摘记下来,前后写了两万多字的读书笔记。二是看光盘、录像与电视有关节目,与书上的讲述,自己的动作相对照,找差距。这是更直观的学习。三是以众人为师。不放过每次观摩学习的机会,看到有打得好的,就主动请教,而当别人主动指出自己的错误时,更是感到这是难得的机遇,诚恳领教。在我练拳的过程中,相识的,不相识的,年老的,年轻的,许多人都做过我的“一招之师”。这样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与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拳艺不断提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体会这样相互切磋,互相指正,在练拳中是必不可少的。自己的毛病往往自己不觉,需要别人指点。练拳就是在不断修正错误中进步的。拳艺提高的就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不过这种指正一般大都是在外形动作方面,是能够看得见的。太极拳“修内不修外”,“在意不在力”,内在的、看不见的东西,就主要靠自己细心地揣摩、领悟与体验了。如用意、内劲、内转、精神、气感、呼吸鼓荡、攻防意识等。所以,学习、改正、领悟三者缺一不可,又是紧密关联的。把学到的东西,通过动脑筋,理解消化,再运用到实践中去,反复体验,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要学习就要永不自满,要常有新的追求。每天的习练不应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应一点一滴地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日积月累就会见大成效。太极拳界有种说法是“勿刻意追求,须听其自然”。我认为无论做什么,刻意追求都不好;但不刻意追求,不等于不追求,只是不要“刻意”。“刻意”就是过分,过分就会有害。如果一点追求也没有,那连太极拳也不会产生了。“自然”是对的,但“自然”并非“自流”,不是任其随意发展,而是在客观条件允许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向更高更深的层次与境界进取,而这种追求应该是无止境的。

(二)多练基本功是打好太极拳的基础,基本功或叫筑基功,是打好太极拳的基础功夫。基础不牢,上面的建筑绝不会稳固,这是常识。但我看到的实际情形是,不少人并不重视基本功的练习,看到别人打套路,就急于学习,一套动作还做不好,又急于学第二套、第三套,还要学剑、学刀……结果动作学了不少,都是比比划划,犹如做操。打起拳来摇摇晃晃,站立不稳,蹬脚起不来,下势下不去,只见臂动、腿动,不见腰的转动,这都是因为缺乏应有的基本功。拳谚:“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真正想打好太极拳,必须走出贪多求快、急于求成的误区,在基本功上多下功夫。

我练基本功,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柔功。诸如压腿、踢腿、控腿,下腰、甩腰、转腰,踢脚、拍脚、摆脚,揉肩转肘、揉膝转胯、揉眼转腕、揉指转颈等,特别是多练腰腿功夫。通过这些练习,才能增强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与柔韧性,提高身体素质,为打好太极拳奠定坚实基础。我每次打拳前,总要先练习至少半小时揉功,做到身体发热才开始打拳。这样既练了功,又做了充分的准备活动,会减少打拳中造成的身体损伤。二是桩功,即站桩。拳谚:“百练还需一站”。站桩是十分重要的筑基功夫,绝不是可有可无。经常站桩,腰腿才有力,下盘才稳固。我常站的桩功是静桩与动桩,静桩,即无极桩。可用各种姿势,但身体都静止不动,又可分实步(马步)和虚步两种。动桩,即太极桩。是有动作的,如升降桩、开合桩等,先静后动,或交替进行。时间由短到长,直到两腿酸痛,四肢发胀,浑身发热。套路慢练也起站桩的作用。站桩时,由内到外有一系列要领和要求,其他论述颇多,这里就不赘述了。第三项基本功是太极拳的基本动作。首先是步法。“要看有没有,先看一步走”,打拳“七分在腿,三分在手”,步法是腿脚工夫,是稳定的根基。步法的基本要领是点起点落,轻起轻落,缓起缓落,“迈步如猫行”。在实腿控制下,轻灵出步,可放可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犁耕地,高度不超过踝骨,不仅进步如此,其他步法如虚步、退步、开步、扑步、歇步、插步等都是如此。其次是预备势与起势。预备势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了太极拳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一系列基本要求,这里不详叙述,我把这些要求简要地概括为八个字:心静、体松、身正、气平,所以在打套路前,先要默站几分钟,调整身心。静极生动,当身心内外都进入打拳状态时,才开始动作。预备势与无极桩相似。起势(与升降桩相似),一要决定拳势的高度。高度分高架、中架、低架,单练习时可由高到低,逐步加大运动量。二要决定打拳的速度。速度有慢练、快练、中速之分,要多慢练,慢练出功夫。在起势中还要形成虚腋、圆裆的五弓状态。预备势与起势的这些基本要领,都是要贯穿套路始终的,所以要多练。其他的基本动作如揽雀尾(捋挤按四正手)、野马分鬃、搂膝拗步、倒卷肱、云手、下势独立、单鞭、玉女穿梭等,这些动作的每一招式都包含着太极拳的基本招法十三势(、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的内容,都要反复演练,务必做到准确、规范、到位。这些基本动作现在都体现在简化二十四势太极拳中。以在套路习练中要多打二十四势。为了防止单调,可以变化打法。一套二十四势可以有八种打法,即正打、反打、左手打(正、反)、右手打(正、反)、空手打(正、反)。打拳贵在精,不在多。即使一个动作,按要领反复演练,也起很大作用。拳又是器械的基础。拳谚:“拳成兵器就”。只有首先打好拳,才能打好剑刀扇等器械套路。因此,首先要在练拳上多下功夫。

以上这些基本功,我感到不但初学者要着重多练,即使达到一定水平,甚至高水平,仍然要天天练,锲而不舍。在练这些基本功时,都要把注意力放在腰上。“命意源头在腰隙”,“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腰为轴,四肢为轮”。在腰这个主宰带动下,运转四肢,按照“三节律”的要求,节节贯穿,才能形成“整劲”,达到连贯一气、浑然一体的效果。

(三)持之以恒是练好太极拳的根本保证。做任何事情,贵在坚持,贵在有恒。“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将一事无成,打拳更是如此。打拳功为本。“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太极十年不出门”,都是强调必须常练不懈,久练出功夫。道理、动作都可以学,唯独功夫是不能学的。要获得功夫,唯一的办法就是多练。而只要按要领坚持不懈地练,功夫自然会上身,“太极感觉”自然会产生。对拳理的领悟也只有在练中才能逐步加深,练不仅在一个“多”字,更在一个“恒”字。不持之以恒地练,一切都是空话。我自己从练拳中得益,也主要是在于十几年坚持天天练,从未中断。我一般早晨练两小时,主要打套路,下午练一小时,主要是站桩,风雨不误。能在户外打,尽量在户外,实在不行,就在户内,有卧牛之地就可以打拳。要使自己适应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打拳,还可以把练功生活化,随时随地,无论坐卧立行都可以转转腰、伸伸臂、蹬蹬腿,这样积零为整,运动量也就可观了。而我见不少人,天气稍有变化,或工作紧张一点就停止不练了。有的见难而退,也有的浅尝辄止,稍有小成就满足了。结果都是前功尽弃,半途而废,锻炼就要克服困难,与自然的、社会的各种困难做斗争,这就免不了吃苦。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而享受健康总要伴随着吃苦。打太极拳又与别的锻炼不同,打太极拳是休息,是积极的休息。打完太极拳,不但不觉疲乏,反而原有的疲劳全失,精神饱满,身轻气爽,而这一点也是经多年习练与揣摩才能体会到的。总之,太极拳是“不尽之学”,永无止境,要习练有成,必须长期下功夫,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付出毕生精力。“功夫不负苦心人”,水滴石穿,水到渠成,持之以恒,必有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