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G20峰会毕竟不是戛纳电影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欧洲人要反思此次债务危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福利养懒汉,高福利导致沉重的国家财政负担,国家没有多余的钱来救助债务危机。
2011年11月3日至4日,富有创意的法国人这一回把在戛纳电影城召开的g20峰会当作电影节来办,满大街都是电影海报式的宣传画,营造一片热闹喜庆的气氛,以冲淡欧债危机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云。
这其中有好多“表演”的成分,比如赶在G20峰会召开的当口,法国一家媒体出版了一本杂志,封面文章是《中国纪元》,把中国经济吹得天花乱坠。而欧洲政界吹捧中国有能力救助欧债危机的溢美之辞充斥于各种媒体和外交场合。
英国《每日邮报》在2011年10月28日称,欧盟现在将“化缘钵”伸到了中国面前,希望中国能帮助拯救欧元区。
一时间,中国在世人心目中,成了欧洲的救星,成了寄予希望的乐善好施的大好人。
然而,G20峰会毕竟不是戛纳电影节。电影是靠表演功夫打动观众,而G20峰会不是靠表演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外交诚意和多边合作。
中国不是傻大个,中国知道会采取什么方式来救助欧洲。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援助离不开政治筹码,所谓无条件的无私援助已经成了历史,毕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国政府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要想中国出手救援欧洲,必须承认中国的市场化地位,必须开放贸易,必须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双赢选择。
欧洲人自以为很聪明,把别人当成傻子。需要时就颜相向,不需要时就关门拒客。但中国毕竟是一个礼仪之邦,对眼下乱云飞渡的欧债危机该伸出援手还是要拉兄弟一把的,毕竟中国与欧洲有共同的利益,不会作壁上观。
但欧洲首先要把救助债务危机的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上,也就是说自己人要冲在前。要扔掉迟疑和争执,下大决心冲出险阻。但我们看到的现状是,欧盟各国各抱地势,各怀心思,生怕出头椽子先烂,被希腊拖下水,救人不成还搭上身家性命。如果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就形不成合力,即使是签订了一纸协议,也是纸上谈兵,如果各国的议会再从中作梗,那救援计划就会泡汤。
欧洲人还要反思此次债务危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福利养懒汉,高福利导致沉重的国家财政负担,国家没有多余的钱来救助债务危机。如果哪个国家提出要减薪或者降低福利,勒紧裤袋度难关,又会引发大众不满,上街游行示威,甚至诉诸暴力,激起社会动荡。
而救助欧债危机的根本之策还是要对欧元区现行的体制进行“手术”,欧债危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而是体制和机制上的危机。早在2011年5月12日,首次提出“金砖四国”经济体概念、高盛国际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就指出,“欧洲经历的不是一场通常意义上的债务危机,而是一场有关欧洲货币联盟结构和领导能力的危机。”奥尼尔的判断点中了欧债危机的命门。
国际外部的支持只是更多从流动性的角度出发给予帮助,而要根本解决问题还必须欧元区从内部提出根本的、制度性的、结构性的改革。任何剜肉补疮的办法只是权宜之计。
欧元区救助计划只是当前能够提出的最可行的救助方案,但不是灵丹妙药,更不会一劳永逸地解决欧债困局。欧元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本因性矛盾,欧洲一体化政治机制与金融机制的脱节,危机应对中显现出来的决策力、执行力缺失等问题,仍会不断显现,不能排除更困难情况的出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在戛纳电影城举行的G20峰会不能再是一次“政治秀”的表演,特别是不能把救助欧债危机的责任一古脑儿地推向中国,一味地向中国“化缘”。
帮助欧元区克服债务危机符合中国长远的利益,但中国必须谨慎行事,不能挥霍外汇储备。中国最不想做的就是浪费本国财富,并被人视为拿钱打水漂,做傻事。中国将要求对其投资的安全性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个比较妥善的办法是,中国可绕开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SF),选择和欧洲各国单独启动救助谈判。与从欧盟层面入手相比,这一做法让中国在投资、进口、贸易和其他方面获得让步的难度更小。中国以分别同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达成协议、搞一对一的方式参与救助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