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抓读写之点 妙架读写之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抓读写之点 妙架读写之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写结合是以文本为载体,从文本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以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之目的。“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于永正语)好的读写结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范文中写作知识加以提炼和借鉴,还要引导他们充分吸取文本中的人文素养。下面就让我们从三位名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中,习得一些读写结合的“三招两式”。

第一招:抓言语灼亮点,模仿文本――追击效度(王玲湘)

师:伯牙是音乐才子,他的琴声里肯定不止有高山、流水。钟子期还会从伯牙的琴声里听出什么,又会如何赞呢?孩子们,就让我们在音乐中想一想、写一写。(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多媒体出示:志在______,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

师:孩子们,假如我就是那善鼓的伯牙,你会如何赞我呢?

生: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感谢天,让你我相遇,我愿为你再弹――

生: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师:感谢地,让你我相逢,我还想弹――

生:志在白雪,钟子期曰:“善哉,皑皑兮若白雪。”

师:知我者,子期也!我还要弹――

生:志在春雨,钟子期曰:“善哉,潇潇兮若春雨。”

师:相识满天下,知音唯子期!让我为你再弹一曲――

生:志在长空,钟子期曰:“善哉,漫漫兮若长空。”

师:善哉,好一个善鼓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正是――

生: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赏析】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文本中出现的经典语言、精彩片段,或句式工整、或语言优美、或结构独特,承载了丰富的语言训练的信息。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些独特之处,引领学生进行揣摩、赏析、借鉴,然后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特点,让学生读中仿写,就能促进学生读写知识技能的转化和迁移。特级教师王玲湘在教学时,抓住“志在_____,钟子期曰:‘____,________。’”这一言语灼亮点,移花接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发现了文言文的句式密码,又感悟到伯牙的琴技之绝以及钟子期音乐鉴赏能力之绝,从而真正地理解了“知音”,真切地感悟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真挚友情。

第二招:抓情境空白点,充盈文本――积淀厚度(罗才军)

师:请你想象,假如你就是伯牙,一直以来都没人能听懂你的琴声。可是在这里,无论你弹什么,无论你寄托着怎样的志向和情怀,钟子期都能“必得之”时,你的心情怎样,又会有怎样的感慨?拿出课前发下的练习纸,请你顺着“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________”往下写。

(师播放《知音》背景音乐,生想象续写)

生: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世间知音唯有钟子期也。

师:真有古文的味道,寻寻觅觅原来你就在这里。“世间知音唯有钟子期也”,真妙!

生: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此人懂我所鼓,明我所念,知我所志,真乃知己者也。

师:真棒啊!“懂我所鼓,明我所念,知我所志”,我看你不仅是伯牙的知音,也是文言文的知音啊!谁再说说?

生: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子期也。

师:相识满天下,知音却只有这么一个呀!

生: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吾终有知音,此乃幸事,吾不再孤也!

师:以前我是欲觅知音难上难,如今我是得遇知音――

生:不再孤!

师:此时的伯牙真恨不得告诉全天下的人:我终于――

生:找到知音了!

师: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这段话,老师和大家配合着来,看看我们是不是心有灵犀。

(师生配合读文。首先师读伯牙部分,生读子期部分,然后交换角色)

【赏析】“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留白”是中国画中常用的重要技巧之一。其实,很多文本都讲究“留白”的艺术,在字里行间留下了各种空白,这些空白处正是读写结合的契机。教师要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通过探究性研读、创造性解读,引领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融。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罗才军老师抓住了文本情境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添枝加叶”,善哉!从文本的角度看,故事对伯牙“得遇知音”时的心历路程做了“留白”的艺术处理,言虽尽而意未了,给了学生极佳的品味和想象的空间;从伯牙的角度看,“得遇知音”的巅峰情感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从课堂的角度看,学生换位体验,将伯牙“得遇知音”的狂喜和激动尽情倾诉,这与接下来的“子期死”形成一种巨大的情感落差,从而使教学震撼人心。

第三招:抓思维发散点,延伸文本――拓展广度(闫学)

师:可是,人生路漫漫,伯牙能这样一直消沉下去吗?如果此刻,你置身于春秋时期的楚国,作为伯牙的新朋友,你会如何劝慰、开导他积极乐观地面对今后的生活呢?联系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展开想象,把你想对伯牙说的话写下来。

(生动笔写感受)

生:伯牙,我同情你,你一定很寂寞,振作起来,你一定能找到新的知音!

生:伯牙,知音千年难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日子总得过,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呢?我想这也是子期愿意看到的啊!

生:伯牙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你要坚强地活下去!

生:我要送伯牙一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能不识君。敞开心扉,相信会有更多的知己等着你。

生:俗话说得好:不要把内心的大门永远关闭。人生在世,如果能遇到知音,自然要倍加珍惜。倘若不幸失去了知音,也不要过分绝望,乐观一些,抬起头,前面的路依然宽阔。

师:读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知音难觅,每个人都在苦苦寻觅知音。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世界这么大,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觅到知音……要知道,幸福在于寻寻觅觅的过程中见证人生的美好、感受人生的温暖。让我们深情地朗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赏析】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师要有“向前走一步”的意识。当学生对文本有了充分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之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强烈的震撼中领悟美好和善良,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言语表达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和谐同构。《伯牙绝弦》是一个悲剧故事,学到课尾,很多学生都沉浸在“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的惆怅和“钟子期已没,世上无知音”的绝望之中,很多教师教学至此,仅仅停留在这一情感目标上。特级教师闫学认为“人文关怀是语文的终极目标”,因此,她推陈出新,更进一步在课尾处抓思维发散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将文中体会到的情感,联系对友谊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巧妙设计“如果此刻,你置身于春秋时期的楚国,作为伯牙的新朋友,你会如何劝慰、开导他积极乐观地面对今后的生活呢”这样的读写结合,引导学生从这个故事中见证一种人生的美好,感受一份人生的温暖,在学生懵懂的心灵深处植下了向往知音、渴求幸福的种子。这样的读写结合,使得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人文情怀得以滋养,人生境界得以提升。(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