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高校媒体学生记者激励机制的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高校媒体学生记者激励机制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将激励理论引入高校媒体学生记者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学生记者管理创新的迫切需求,是巩固高校纸媒主流地位的有力举措。构建高校学生记者激励机制应遵循公平、适度、多样化的原则。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是前提;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新闻艺术性是关键;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凝聚力是重要途径;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是可靠保障。

关键词:学生记者;激励机制;以人为本

学生记者是高校媒体的重要生力军。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他们有着比高校媒体专职人员更为广泛的接触校园生活的机会,能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沟通各方利益诉求,在下情上传、上情下达中完成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各类社团的蓬勃发展,学生记者组织在高校校园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却在逐渐弱化,学生记者管理工作亟待创新。

一、构建高校学生记者激励机制的现实意义

激励理论是从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中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激励机制是在激励理论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运用激励方式启迪活动参与者心智潜能的工作系统。目前,激励理论和激励机制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以激励理论为指导,构建高校学生记者激励机制,对充分调动学生记者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记者更好地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构建学生记者激励机制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价值理想和逻辑原点。[1]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每一位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崇高理想和应有之义。激励理论由企业管理引入高等教育领域20多年的探索、实践,证实了激励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教育工作有着重大借鉴意义。[2]学生记者组织是学生大学期间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以科学的激励理论为指导,从人的角度来研究激励机制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我们以学生记者作为教育的出发点,顺应学生记者的禀赋,理解学生记者的需求,挖掘学生记者的潜能,推动学生记者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

2.构建学生记者激励机制是推进学生记者管理创新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但是学生记者组织在高校的影响力却呈现相对弱化趋势。针对学生记者管理问题,笔者向全国不同地区的31所高校大学生记者群体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2.8%的人认为当前高校学生记者的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理由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记者的进出入把关不严;较大程度上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现象;学生记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与其他学生社团相比,学生记者的劳动成果得不到所在学院及学校学生工作相关部门的认可。因此,有必要创新学生记者管理模式,通过引入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学生记者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记者组织的影响力。

3.构建学生记者激励机制是巩固高校纸媒主流地位的有力举措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3]但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校园广播、有线电视以极强的时效性、画面的动态性、交流的互动性对校报在高校一元主体构成的新闻传播格局发出了强烈挑战。要想在这场多元媒体挑战的环境中赢得主动权,高校校报就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在引领校园文化发展和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动态平衡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学生记者在校报的地位和角色是其他任何办报人员所不可替代的,他们既是办好校报的生力军,又是学生读者的一分子。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广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需求变化,掌握着来自校园文化生活第一线的丰富新闻写作素材。构建学生记者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有利于巩固校报的主流媒体地位。

二、构建高校学生记者激励机制的主要原则

在社会加速转型、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新形势下,将西方现代管理激励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教育领域,应用于高校学生记者管理工作中,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记者管理模式单一、组织活力不强的被动局面。在构建学生记者激励机制时,应结合高校教育实际,把握好以下主要原则:

1.公平原则

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以后,他会把自己的所得和投入的比值与其他参照物进行比较。只有当比值相等时,他才认为是公平的,否则将产生不公平感。[4]作为价值观念多元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学生记者的个性鲜明,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挑战,同时也强烈地渴望有个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当学生记者做出了成绩而得不到应有的肯定,或者付出了比别人相对较多的劳动而不能被有效地衡量和评价,必然会挫伤他们的心灵,导致行为动机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及行为。因此,必须严格把握公平原则,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位学生记者,并根据其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及时地给予公正合理的评价。

2.适度原则

传统的激励措施主要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5]物质激励侧重于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具有直接与现实的激励作用;精神激励有助于对人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施加积极影响,促进人们高尚行为的持续外显和社会角色的不断完善。片面强调精神激励,忽视激励对象的物质需求,往往会成为空洞的说教;反之,过度强调物质激励,就有可能把人们引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歧途。只有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适度结合,才能够取得最大化功效。因此,在学生记者激励机制建设中,必须把握好适度原则,正确处理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之间的关系,做到相辅相成、配合使用。特别是由于学生记者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主要是增长知识、历炼才干,因此激励教育要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如表扬、关怀、信任、支持等,这样才有助于培养他们重义轻利、弘毅致远、厚德博学的高尚情操。

3.多样化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佛隆的期望理论指出:“人们只有在预期其行动有助于达到某种目标时,积极性才会被激发起来,从而采取行动。”[6]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在构建激励机制时,要准确把握不同学生记者的需要层次差异及同一学生记者在不同时期的需要层次差异,观察、了解不同的学生记者或同一个学生记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情况下对其心理行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设置量身定做的多样化目标,实行按需激励的多样化手段。同时,在坚持正面激励为主的前提下,还要注意运用好激励机制的约束功能,必要时适当采取批评、警告、处分等负激励,做到“奖惩结合”、“奖罚分明”。

三、构建高校学生记者激励机制的总体思路

高校学生记者激励机制的建设应坚持以学生记者为本的理念,对丰富完整的人性予以全面尊重。要做到“四个加强”:加强思想教育,加强能力培养,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制度建设;要实现“四个提高”: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不断提高新闻艺术性,不断提高组织凝聚力,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

1.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是高校学生记者激励机制建设的前提

高校媒体肩负着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高校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培养其更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更为敏锐的政治辨别力。一是要根据新闻工作的性质要求,教育引导学生记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始终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要适应国家和时展需要,教育引导学生记者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路线,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把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和个人的发展与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三是要立足学校新闻宣传实际,教育引导学生记者认真学习学校党政工作部署和宣传工作重点,在工作中自觉贯彻学校党委行政意图,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传播先进文化,旗帜鲜明地贬恶扬善,弘扬校园和谐风尚,满怀激情地讴歌时代楷模优秀典型,为营造学校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贡献力量。

2.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新闻艺术性,是高校学生记者激励机制建设的关键

要把加强能力培养、提高新闻写作水平作为重中之重,充分考虑学生记者在不同年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能力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新闻业务培训和实践能力培养。坚持“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螺旋上升式培养模式:以新闻业务培训为先导,向学生记者传授新闻基础理论、新闻采访技巧、新闻写作技法,教会他们如何区分新闻体裁、发现新闻线索、看待新闻事实,培养他们新闻敏感度和把握新闻价值的能力,使他们从文学爱好者走向“校园新闻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鼓励学生记者深入到学校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深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深入到广大同学的学习生活中,主动搜集各方面新闻素材,敏锐捕捉校园新闻线索,挖掘提炼校园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及时真实深刻地报道校园动态。以相互交流切磋为途径,将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记者的主体作用贯穿于学生记者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扬老记者的帮带传统,在新闻实践的反复总结中提升理论水平,再以更为丰富的理论指导实践,源源不断地创造出视角独特、个性鲜明、可读性强、感染力强的新闻作品。

3.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凝聚力,是高校学生记者激励机制建设的重要途径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凝练形成的,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组织文化是一种精神磁场,良好的组织文化无疑会给学生记者以轻松、愉悦的人文氛围,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加强学生记者组织文化建设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指导教师要以学生记者为本,让学生记者时刻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温馨。慎重对待,耐心修改学生记者来稿,保护学生记者的写稿热情;虚心听取、积极采纳学生记者的合理化建议;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对学生记者严格要求的同时,给予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热情关爱,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引路人。另一方面,学生记者要以集体组织为荣,用自身的自觉行动诠释热爱组织、发展组织、积极为组织做贡献的良好精神风貌。要勤学,积极参加各类组织活动,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学学习,在交流对话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不断提高自身新闻写作能力和水平。要苦练,自觉用投稿率和录用率目标激励自己,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优势,在实践锻炼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刚毅,珍惜“学生记者”这一光荣称号,时刻保持“乐观自信、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良好精神状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不怕失败,勇承重载。

4.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是高校学生记者激励机制建设的可靠保障

实践反复证明,科学的制度可以约束人,也可以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记者组织的工作执行力,必须要本着规范约束和有效激励的思想,以促进学生记者能力发展为主线,建立一套科学的制度体系,将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为学生记者实现自我超越的内在动力。这些制度包括《学生记者管理制度》、《学生记者采访制度》、《学生记者例会制度》,还包括《学生记者考核条例》、《优秀学生记者评选办法》等。由于学生记者在自身的组织中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身份,因而在制度的拟定和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就应该充分彰显其主人翁地位。只有确立了学生记者的主人翁地位,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使他们乐意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管理、自我管理,不断增强自律、自治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使他们对学生记者组织产生高度的认同感、信任感和归属感,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与组织的发展、学校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增强为学校新闻工作贡献力量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田建国.体验和谐大学[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7.

[2] 郝文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2):93.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社政[2005]13号.

[4] 蒋运通,付太平.管理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5] 王祚桥,周培松,孟三爱.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12):53.

[6] 李娜.高校学生可持续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