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E学习的实践与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E学习的实践与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E时代”背景下,网络学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自己的一篇教学经历,谈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自己对数学E课堂的一点收获与困惑。首先谈了本人与E学习的结缘,接着讲了“实践即收获”和“探究有困惑”。

关键词:E学习;实践;探究

新学期开学初,学校专门请来了常州市电教馆馆长戴晓娥老师为全校教师做了一个“爱生活,E学习、E创造”的主题讲座。我认真聆听了戴馆长的报告,自己深受启发。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与E学习结下了不解之缘。

之后,我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对E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以网络为显著特征的零空间,空间共享,摧毁了所有分割行业、市场和地域的界限。人们开始用“e-”构词法来描述和交流未来生活的情境,如e-commerce,e-business等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e-learning得以兴起和发展,这是人类学习方式和观念转变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我国对于e-learning的翻译目前主要有这样几种:网络学习、电子学习、数字学习和在线学习等等。

一、实践及收获

2013年10月,我接到学校领导的任务:要上一节E学习的数学课。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很迷惘,不知所措。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通过外出培训学习以及自己的刻苦钻研,也开始漫步在E学习的大道上。我选了一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奇妙的图形密铺》,我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这节课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材的编排分三个层次展开?通过观察生活中图形密铺的场景,感受一种或多种平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密铺。通过猜测和操作验证,体会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和正五边形能否密铺,探索验证密铺的方法。尝试将七巧板中一种或两种不同的图形进行密铺,设计奇妙的密铺图案。教材的编排不需要学生进行概括提炼,只要求学生通过实际的直观操作,体会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哪些能密铺,哪些不能密铺,直观感受密铺图形的特征。

以往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哪些图形能密铺,哪些图形不能密铺,在课前,教师需要使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前准备,为每个学生准备足够多的图形。本节课,充分运用媒体资源,让学生使用工具小软件在平板上进行各种图形的密铺尝试,借助工具小软件进行创意设计,不仅给教学带来便捷,而且工具小软件图形准确的无缝对接,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赋予学生更多的探索时间,在获得数学知识与活动经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加之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更丰富了学生的互动交流与分享。

密铺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在生活中对密铺现象是有一定感受和体验的,只是不知道这种排列方式的具体名称和相关的特点,这些认识为本节课揭示密铺的概念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创作铺垫了基础。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便利,给课堂带来了变革。在体会密铺的环节,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猜测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能密铺,哪些不能密铺,再让学生利用工具小软件进行验证。接下来我采取小组合作方式,人人参与验证图形密铺的过程,在过程中体会密铺的特点,内化认知。由于新工具――平板的引入,学生对新鲜事物都特别感兴趣,对工具小软件的引用也特别有兴致,每个人都积极认真地参与验证的过程,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时有些学生滥竽充数,甚至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反而让学生乘机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在欣赏与创作密铺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学生独立创作。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每位学生对图形密铺都有了新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对每位学生而言又都是不同的,通过独立创作,既可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最后我设计了课后延伸的环节,鼓励学生借助网络继续探究,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丰富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探究有困惑

在收获的喜悦之余,我也感到一些困惑。人的力量逐渐转移到人对机器的操纵,有时甚至让机器代替人思考。在使用工具意识增强的同时,是否影响人的思维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机交流,隔着屏幕,我们无法直接感受对方作为一个鲜活的人的真实反应,是否忽视对方的情感需求。

踏在E学习的道路上,有付出有收获、有成功有失败、有收获有困惑,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继续在E学习的道路上求索。让我们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丰富、更多元,让学生的学习“E”起来,让教师的教育生活“E”起来。

参考文献:

[1]崔晓,孙艳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现状之思考与对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1).

[2]牟艳娜.E-learning与学生的思维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4).

[3]李海.中小学教师e-learning环境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