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悟课标新变化 构建数学新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悟课标新变化 构建数学新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底,教育部正式向全社会颁布了《数学课程标准》。新课标的出台,是对过去10年来课程改革经验的总结,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认同,它将成为引导小学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跨入21世纪,中国迎来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我国“跨世纪教育工程”的重头戏。我国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理念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趋势,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和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广大小学教师通过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丰富的教改成果与经验。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部分教师不能够准确地解读、领会课标的精神,一些课堂教学问题也随之出现。在大力提倡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形式主义盛行。例如,关注教学情景多,创设有效情景少;强调实践操作多,有效探究活动少;推崇合作学习多,重视实质效果少;学生参与活动多,积累活动经验少……2006年,徐青松在论文《直接导入,充分想象,自然提升》中写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有必要审视初期的一些做法:强调了对原有的数学课程的批判后,是否还要去继承;在强调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后,是否还要充分发挥认真听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作用……或许这些都是常识,但在所谓的‘新理念’的光芒下往往连常识都会迷失,迷失在被煽动起的浮躁中。”

根据几年课程改革实验总结出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开始组织专家对课改实验区课改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2005年5月,教育部成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工作组,启动修改工作。修订工作组在深入调查、认真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针对课程标准的框架、设计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与修改,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于2011年正式颁布。《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导,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总结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10年来的经验,使数学课程更加完善,更加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课堂教学的主要变化

2011年版与2001年版对比,《数学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理念上更加规范、明了、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1.变化之一:“双基”到“四基”

2001年版:“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011年版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是由知识为本到以生为本的巨大转变。

2.变化之二:“两能”变“四能”

2001年版:“两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1年版:“四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课标实验稿相对比,此次新增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要求,并且将其上升到能力培养的层次,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3.变化之三:“6条”改“5条”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2011年版课标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合并为“教学活动”,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过程的特征,强调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此外,教学活动的要求有所改变,并新增了一些提法。

2001年版: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011年版: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011年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主人”改为“主体”,新增“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4.变化之四: “分段”为“综合”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教学建议是分学段来进行阐述的,每一学段都是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加强学生估算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四个方面给出课堂教学建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教学建议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提出了整体性的建议,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由此可见,教学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上更具体、全面,操作性也更强。

三、构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给广大数学教师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理念,关注新变化,用新课程标准规范我们的课堂教学,构造新课程标准环境下的高效课堂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然而,如何结合新课程改革构造高效课堂?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应呈现怎样的特色?

重庆师范大学黄翔教授在题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动态”的讲座中说道,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在《数学课标修订情况说明》中提到,一个好的教学是什么呢?第一条,除了知识传授之外,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二条,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由此可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应该是:

1.学会数学地思考

数学家陈省身说:“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够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交换,会有很好的效果。” 好的教学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学会思考的重要性不亚于学会知识。下面是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搭配的学问》的教学片段。

吴老师出示五种衣物图片:短衣、长衣、长裤、短裤、裙子,让学生进行搭配。要求:上身任选一件、下身任选一件算是一套,会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学生猜测的结果有3种、4种、6种、8种……当学生的猜测五花八门的时候,吴老师并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配一配并在练习本上记录下来,然后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在展示中引发学生思考:什么叫找全了?全的标准是什么?怎样从乱到全?怎样才能不乱?……课上,吴老师不断强调“不着急,等一等,再想想”是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在《搭配的学问》一课中,吴老师利用衣物作为教学素材,引发学生有序地思考,在交流、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出“要有规律的搭配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在思考中有收获,有变化,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致力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数学活动。即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能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同活动,逐步积累观察、操作、猜想、归纳、推广等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教师课前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三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板,让学生用学具卡片面积单位小正方形若干,来度量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师:在你们的桌上有三个长方形纸板,想知道它们的面积吗?怎样才能知道呢?

生:可以用小正方形去摆。

师:在摆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与思考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摆的,每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生:我们小组的摆法是,每行摆4个,可以摆3行,一共摆了12个。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

接着,教师让同学量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宽,并和刚才用摆的方法求出的长方形面积去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1:我这个长方形,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

生2:我这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

生3:我这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5平方厘米。

生4: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有关。

生5: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来求。

学生通过动手摆这一活动,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摆”长方形面积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而且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观察、操作、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

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研究始于问题,同样,教学也应该始于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量角器,并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里、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吗?”“只有一个刻度行吗?”“中心为什么要有一点呢?”等等。在用量角器度量角时,有的学生提出不必用其中一条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的办法,只要将角的一边与某整刻度对齐,再看另一边与第一条边之间所夹的度数就可以了。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自由氛围,让学生敢问、想问、善问、会问,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四、结语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向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值得探究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深谙新课程理念,深入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规律,构建新课程标准环境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