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非平衡\追赶型经济发展地区人力资本开发路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平衡\追赶型经济发展地区人力资本开发路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地区为例,指出追赶型经济发展地区应利用经济发展后发优势,通过经济发展带动人力资本开发,健全人力资本开发机制,以重点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人力资本集聚化;加大投入,促进社会事业人力资本均衡化,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追赶型经济地区 人力资本 开发路径

四川凉山人力资本开发现状

(一) 非平衡追赶型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面积6万平方公里,辖1市16县,2008年末,全州总人口达到46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36万人,占总人口的51%。进入新世纪后, 2000年凉山地区生产总值为144.55亿元,在四川全省21个市、州中排第11名。到2005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大关,排名升至第8。近年来在水电、矿冶等产业的带动下,凉山经济增速更加迅猛,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比全省平均增幅高5.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更是跃升至全省第二(见表1)。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总体趋势下,凉山州内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不平衡状态。凉山地形地势复杂多样,其中凉山安宁河谷地区是仅次于成都平原的四川第二大平原,土地辽阔、水资源丰富,也是州内产业集聚区和城镇较为密集的地区。同时,凉山有11个县列在国家扶贫办2006年公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中,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二半山和高山地区。安宁河谷六县一市人口249.9万,占全州人口的52.0%,面积2.1万平方公里,占全州面积34.7%,但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全州70%以上。而普格、布拖、金阳、昭觉、美姑等彝族聚居县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人口总计为109.8万,占全州人口的23.8%,面积2.37万平方公里,占全州面积39.2%,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州约11%(见表2)。

(二) 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情况

2008年,凉山各行业从业人员263.0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91.97万人,占72.98%,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0.96万人,占7.9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0.10万人,占19.05%。从受教育程度看,凉山人力资本在全省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专业技术人力资本存量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技能型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行业分布看,农、林、牧、渔业占了全部从业人员总数近四分之三,比全省平均比例高26个百分点。在凉山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水电、矿冶、绿色农业、旅游、民族文化产业是凉山重点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人力资本结构中,农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过大,而其他产业人力资本比重偏小,结构明显不合理。同时,行业内人才结构也需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本不再简单追求规模扩张,而是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凉山目前的人力资本在数量和质量上均需求大幅度提高(见表3)。在社会事业行业中,教育和卫生行业从业人员比例虽较四川省平均水平略高,但在教育、卫生一线工作的专任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并且在城乡之间、安宁河谷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分布不均。凉山目前的社会事业人力资本在存量和分布结构上,与凉山社会发展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三) 人力资本开发投入情况

依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劳动能力,是耗费稀缺资源进行投资的结果,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体现在卫生、培训、教育、迁移等方面。

近年来,凉山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教育经费快速增加提供了坚实基础。在人力资本教育投入得到切实提高的情况下,教育质量和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凉山仅有西昌学院一所高等院校,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还需要加强。在基础教育方面,各学段教师数量均比较紧张。此外,各县县城学校教师超编,偏远乡村教师严重不足,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2008年,凉山卫生技术人员1.1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由2005年的2.33人提高到2.38人,但仍低于全省3.29人的平均水平。要使人力资本有效发挥作用,除了提高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人力资本合理流动进行市场化配置同样十分重要。目前,凉山有人力资源市场6个,数量偏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本的市场化配置工作。

四川凉山人力资本开发思路

(一) 以经济发展带动人力资本开发

处于追赶阶段的地区发展需要人力资本支撑,但人力资本开发投入和人力资本外流等问题也成为人力资本开发的瓶颈,常常导致了人力资本开发的怪圈。投入不足导致人力资本开发滞后、人力资本开发滞后制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落后又造成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孙健、盖丽丽(2008)提出,经济发展与吸引人才是互动的,对人才流失问题应当放到整个经济发展的背景中去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追赶型地区的人力资本开发也必须和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追赶型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总体水平不高,目前较为可行的人力资本开发策略是以经济发展带动人力资本开发,以产业项目为载体,以经济发展集聚人力资本,促进人力资本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卢卡斯(1988)指出,专业化生产某种商品的人力资本是通过“干中学”获得的,即这种通过实践获得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是递增的。郭丽芳等人(2009)认为,人才聚集效应出现后,往往还具有“马太效应”的特征,即人才越聚集,区域人才吸引力会越强,更多的人才也就越朝着这个区域集中。王建强(2007)指出:人才主要流向大量资本投入的区域、大规模产业聚集的区域、创业发展环境好的区域和宜居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凉山可以依托水电、矿冶、绿色农业、旅游、民族文化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围绕产业链构筑人力资本链。一方面通过产业的发展提供专业性人力资本在产业项目经营运作中的实践机会,通过“干中学”开发人力资本,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的发展壮大创造财富,为人力资本提供相对合理的收入,进而积累教育、培训经费,加大对人力资本开发的投入,进一步扩大、提升人力资本开发的范围和层次。凉山优势产业人力资本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后,会形成产业和人力资本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本地区以外的人力资本加盟(见图1)。

(二) 促进产业人力资本集聚化、社会事业人力资本均衡化

乌扎华(1965)、宇泽宏文(1961)等人相继提出了包括生产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实际上是注意到了各部门人力资本的不同作用。在人力资本开发的实践中,从事经济建设的产业人力资本和从事科教文卫工作的社会事业人力资本,由于所从事工作的经济性质、社会属性和行业特点均有较大差别,因而开发的思路和途径也有所不同。从事教育、医疗、科技、文体等行业承载着更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责任,社会事业人力资本的开发和配置必须兼顾到公众性、公用性和公益性,应以满足公众基本需求为主要目的。特别是在凉山总体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下,更应强调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投入力度。伏绍宏(2009)指出: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依靠地方经济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可行性很小,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可见,凉山应加大投入力度,促进社会事业人力资本在凉山城乡之间、安宁河流域县市与扶贫开发重点县之间均衡发展。

四川凉山人力资本开发措施

(一) 制订人力资本向优势产业倾斜政策

建立重大产业项目人力资本保障制度,吸引优秀人力资本参与优势产业发展,鼓励、引导人力资本按区域、产业与相关企业、项目对接。与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及时了解企业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人力资本创新创业政策,开发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以成果转让、技术入股、委托开发等多种形式,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配置、项目对接、利益共享的新机制。

(二) 加强人力资本投入

利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有利时机,加大财政资金对人力资本开发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民族聚居地区及农村地区的投入。探索建立人力资本发展经费与财政收入协调增长机制。创新投入机制,积极鼓励企业、个人、社会等民间资本对人力资本开发的投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

(三) 创造有利于人力资本开发的宽松环境

积极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水平,消除人力资本工作的后顾之忧。加强人文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城市交通、通信、金融、购物、休闲娱乐等环境建设力度,降低生活和创业成本,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加强宣传,提高优秀人力资本的社会荣誉和社会地位,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文化环境。

(四) 完善人力资本开发的制度建设

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人力资本开发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健全各类人力资本的评价、考核、激励体系,建立以知识、技能、业绩、贡献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本评定、考核办法。完善人力资本激励措施,鼓励人力资本从事项目开发、服务、推广等工作,并在技术支持、项目立项、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支持。

参考文献:

1.伏绍宏.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开发与积累的理论与实践[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孙健,盖丽丽.欠发达地区人才集聚陷阱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8(1)

3.李志江.人才资源的经济学分析-中国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证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郭丽芳,牛冲槐,王聪.人才聚集中利益冲突的削减与人才聚集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6)

5.王建强.曹妃甸工业区人才保障的优劣势分析与人才需求预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