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积极参与听课议课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积极参与听课议课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听课要找准适合位置,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融入学生,议课时不要再当一面镜子,光照别人不照自己,要平等民主,快乐议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吸取别人教学经验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过来又可以提升自己的议课水平。可以说,听课议课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观察学生 信任关系 相互敞开 相辅相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91-01

踏入教师行业已经5年了,在这5年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一学期笔者都要会上两节公开课。同时,为了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每一学期至少要听20节公开课。现在回想起来,在过去的公开课中,自己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总是在想如何让听课者满意,得到听课老师一片赞扬。在过去,一谈到听课,笔者就拿起笔记本,搬一把椅子,坐在教室后面,坐在学生的后面,认真地记下教师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记下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可以说,笔者听课的出发点就是老师的“教”,把老师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录在表上。但是5年下来,课是讲了不少,听了不少,总感觉老教师的经验没学到多少。

上周,有幸听了陈大伟教授的一节讲座《有效观课议课》,听完后,犹如茅塞顿开,呀,原来我们走进了听课议课的大误区,所以这么多年下来,时间是浪费不少,进步却有限。原来听课,不知道该关注什么,该记录什么。所以,造成了听课笔记记录的两极分化:有的笔记事无巨细,有的笔记呢,只记了课堂的大概轮廓。听课完毕,就开始评课。此时的评课又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况:要么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要么面对有争议的地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认知出发,斩钉截铁地强调自己意见的正确性,否认别人的见解。

过去的听课,我们主要去注重授课者的表现,去观察授课老师的表情,而听课者往往坐在教室最后面,远离了我们最应该关心的学生。正如陈教授所说“走进教室,你会发现,老师们现在的听课位置多在学生身后,这样的位置,无法真正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真正实现以学论教”。所以,在这周四,笔者特意去听了我校一位历史老师的复习课,第一步改变,向前移动观课的位置,把椅子移到了最后排学生并排的位置,这一移动,发现学生一下就紧张了,怎么才能让学生在老师靠近时,尽可能放松呢?这就是另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了。

“当学生感到不舒适时,这时,就要尽可能和学生建立一种彼此信任的关系,要建立这种关系,就需要观课老师提前走进教室,在上课前和学生有一个沟通和交流,使学生的情绪和精力可以少受干扰。”陈教授这番话告诉我们,听课不是观察教师,我们必须转身观察学生,由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情况以及有效性,来判断老师的教学是否真正有效。所以,笔者觉得听课, 就是要走进学生中间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去观察学生的动态。这周四,在听课之前,笔者和听课班级的学生聊了下,发现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度很高,对于整个初中历史轮廓比较清楚,这一聊天,让学生心情得以放松,不在意笔者这个“陌生人”,学生的不适感没有了。

在听陈教授讲座之前,笔者听课往往去关注老师去了,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在讲座中,陈教授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和‘你’需要相互敞开,彼此承认,在对话交流过程上要学会从各自固守的观点和看法中转身,相互补充,相互交融,达到理解。” 简单来说,就是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支撑,不管是学生也好,老师也好,我们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多想想学生的感受,课堂教学就会更有效。这句话,真说到心坎上了,教学本来就是为了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一节课下来,毫无意义,所以,无论何时,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情绪都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以往,我们“评课”就是对一节课的好坏下结论,有的老师是赞扬声一片,有的则是大肆批评,这是听课老师的反应。再来看看授课教师呢,如果被称赞了当然高兴,可是隐隐会有“我是否一无所获”的担忧;如果某环节的设计被批评,授课教师并不心服口服,他们要么据理力争,要么沉默不语,在心中默念:“你说的我并不服气,你根本不了解当时的情况”。结果,评课变得低效甚至无效。久而久之,教师们开始对授课任务感到惧怕,对听评课活动感觉麻木。

而陈教授的议课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讨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改变一线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状,强调彼此是平等的参与主体,都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和倾听、理解对方的义务。“议课”是教师展示专长和特色的舞台,教师献课主要以“表现展示”为献课取向,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中的课堂是参与者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献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教师主要以“改进发展”为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为了发展,主动争取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议课发现新的可能,探讨教学创新。在教师理解和掌握了更多的可能的教学选择以后,教师将享有有更大的专业创造自由,并由此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

听课要找准适合位置,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融入学生,议课时不要再当一面镜子,光照别人不照自己,要平等民主,快乐议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吸取别人教学经验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过来又可以提升自己议课水平。可以说,听课议课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