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肝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肝硬化危险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肝硬化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20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观察组的可能危险因素(HBVDNA、HBeAg、ALT含量、患病时间、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高HBVDNA、HBeAg阴性状态、高ALT、患病时间长、高血清铁、高转铁蛋白饱和度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肝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肝硬化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对高危因素患者进行系统性干预以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护肝治疗;危险因素

病毒性肝炎患者有不同的转归,部分患者进展为肝硬化,2007年全球死亡率预测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4.7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慢性肝病[1],约有56.7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因此对慢性乙肝患者后肝硬化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肝硬化的危险因素病理对照研究,进一步探查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发生过程中相关因素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20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影像学检查结果。

1.2方法入选患者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120mg/d、还原性谷胱甘肽1.2g/d,肝功能相关指标下降1.5倍正常值上限或正常后,口服甘草酸苷片或水飞蓟宾胶囊巩固治疗[2],患者出现黄疸、口苦、肝区疼痛不适等症状时可加用中药汤剂辩证治疗。对患者一般资料、HBVDNA、HBeAg、ALT含量、患病时间、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进行分析。

1.3入选标准入选患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未使用抗病毒治疗,排除有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及其他系统原发病者、随访少于2年者[3]。

1.4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以EPI info6.04软件双人双重录入计算机,做一致性检查,依照原始资料修改不一致的记录,由我工作采用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参数用(?x±s)表示,以α=0.05为检验水准,采用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肝炎后肝硬化危险因素对照见表1

观察组患者多存在高HBVDNA、HBeAg阴性状态、高ALT、患病时间长、高血清铁、高转铁蛋白饱和度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肝硬化的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我国,大多数肝硬化由慢性乙肝引起,住院患者这一比例高达80%,因此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共识。在本组资料中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多存在高HBVDNA、HBeAg阴性状态、高ALT、患病时间长、高血清铁、高转铁蛋白饱和度、家族史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肝硬化的危险因素,因此很多不能耐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因肝病炎症反复发作[4],是肝硬化、肝癌等各类肝病的病理基础,对慢性乙肝肝炎患者进行保肝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经单因素分析后肝炎后肝硬化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联。这是因为肝炎后肝硬化致多种与肝细胞相关酶类在血清中发生变化[5],这些酶能反映出肝脏的病理变化,是肝脏最活跃的区域,在肝炎病毒感染的过程中,ALT水平的升高及HBVDNA升高与肝硬化由密切关系,其活化是肝癌发生的早期时间,其检测结果对鉴别肝硬化有积极意义[6]。调节ALP血清酶活性能降低肝硬化的危险性,这与Takashi Kumada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在本组中患者有家族史、患病时间长也是患者肝硬化的危险因素。肝脏是铁储存的主要气管,铁超载能导致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加重肝组织损伤[7],肝铁蓄积能激活肝星型细胞,促进胶原合成,并最终形成肝硬化,患者体内缺铁时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在肝内蓄积时,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肝脏铁的蓄积,肝炎阶段肝细胞炎性坏死,能释放出储存的铁元素,当释放路径受到损伤后[8],过多的铁沉积于肝脏能导致肝细胞的氧化损伤,目前核酸类似物在国内已经广泛应用,但是这类药物不能完全阻止肝炎的进展,因此对患者进行干预能降低肝炎向肝硬化的转变。: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肝硬化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对高危因素患者进行系统性干预以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

[2] 丁慧俊,孙剑,陈永鹏,等.肝硬化病原学分析和乙肝肝硬化中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324—1326.

[3]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委员会.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0,4(1):49-53

[4] Kao J H.Role of viral factors in the natural cotlrse andtherapy of chronic hepatitis B [J].Hepatol Im,2007,1(4):415—430.

[5] 邢爱芹,李怀惠.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最新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3):2811—2812.

[6] 王宇明.抗炎保肝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地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76—77.

[7]谢裕达.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与毛发微量元素水平关系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2):140-142.

[8]Felton C,Lustbader ED,Merten C,et a1.Serum iron leveh and responseto hepatitis B virus[J].Proc Natl Acad Sci,2009,76(5):2438—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