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抓关键 第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抓关键 第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从如何有效教学的基本点出发,探讨实施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提出教师应该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参与,注重应抓的五个关键:勤于学习、转变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培养兴趣、激发热情,愤悱共融、讲练结合,由内到外、渗透学法。

【关键词】有效;新课标;转变;培养

一晃已经多年的教学生涯了,到过小学,也教过中学,其中有着很多的酸甜苦辣,但也从中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不再注重表面教学,而是要从如何有效教学的基本出发,认识到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应该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参与,因此,在课堂上,我一改变教学模式,风趣幽默的语言,新颖的比喻,与众不同的教法,经常设置一些“小演讲”、“辩论会”、“课本剧”、“朗诵比赛”等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竞赛”、“我说名著”、“读书汇报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锻炼学生的能力,有效提高成绩。古人常说的“师道尊严”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即有尊严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早一点掌握知识的人,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这一光环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态,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使每一个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我在有效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认为有效教学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一、勤于学习、 转变观念

有效教学是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和教师同时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师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师有没有发展或成长。

勤于学习、转变观念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们要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研究大纲、新课标,精心钻研教科书,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目标和学生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政治实践中学会学习,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在质量观、人才观方面,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政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原则,让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学会求知、做事、生活和共处,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应该把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作为我们必须关注的课题。

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教学过程中,要活用教材,也就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尤其是政治学科,往往是事情在书外,而道理在书中,所以对教材一是“信奉而不唯是”,二是“遵循而有所立”。“不唯是”即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遵循”,也就是不能丢开教材,随心所欲。一句话,在用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工具时,要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创新;在教学观方面,传统的教学,我们往往囿于教材甚至把教材当作金科玉律,自觉或不自觉地肢解课文,把教参的分析和教师的理解硬塞给学生,破坏了整体美,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个性解读,这样不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学必须以新课标的新理念作指导,正确把握政治教育的特点,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只有不断学习、应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对自己所应扮演角色的认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政治教学,也才能切实提高政治课堂效率。

三、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思维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说激发兴趣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我在平时政治教学过程中一直注意这个问题。注重课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一个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思维很快拉到课堂上来,进入角色,通过故事、问题、诗歌、实物等多种形式导入,从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上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达成共鸣。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兴趣自然就产生了。

留意情感渗透,培养学习兴趣。走进课堂之前要整理好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讲课时我往往用对知识点的透彻理解,用饱含情感的语言,用富于激情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平时利用值班的机会经常和学生谈心,疏导他们的思想疙瘩。师生感情融洽了,课堂上他们就不再那么约束,主动性有了,地位平等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水到渠成,课堂不再是我一人唱独角戏了。

学习兴趣从何而来?教师的课前导语、精心设计只是浅层的方法,真正调动学习兴趣的是,让学生从学习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体会,有成就感。高中生对周围事物充满新鲜感、好奇感,总以成年人无法比拟的热情观察周围世界。因此我尤其注重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相对静止的知识、技能去发挥、发展或创造,从而提高他们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环节的连贯、学习习惯、学习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无限乐趣,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落到实处。了解学情、以学定教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打仗如此,教学亦如此。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认知规律等,哪些方面很欠缺,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哪些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这些了然于胸,备课就有了针对性,否则就是盲人摸象,花了力气,收效甚微。而目前的政治学科的现状是:学生层次的各不相同,教师无视这些因素,从自己的主观出发设计教学过程。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设计或是课堂教学:教师精心设计了精美的课件,惟妙惟肖的展示了课文中所描写的内容。从现场来看,学生似乎很感兴趣,沉迷其中。但是一分析很多是无效教学:其一,从学生角度讲,这节课他们几乎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只是欣赏和配合老师的问题而已。其二,学生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参与探索吗?他们得到了什么发展?学生们在政治课堂中“学到了什么”和“怎样学”是同等重要的问题。所以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教学得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懂得他们的的思想、感情,并能预测他们可能发生的疑问,使教学双方能协调一致,了解学情,才能以学定教。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中国新一代》杂志社编.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

2.关鸿羽,沈淑娥编.养成教育[M].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

3.顾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4.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