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产业结构调整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产业结构调整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通过对当前恩施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普遍问题的分析,提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分析了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有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新农村建设做保障,必须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科教并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培育骨干企业;实现农产品增值增利;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支撑作用

一、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普遍问题

1.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解不深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即大农业内部的农、林、牧、渔之间的比例关系或农业内部比例关系的调整。但是农业产业并不是孤立和封闭的,其发展也涉及到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涉及到与农村非农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的成长和比例变动。所以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就必须从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农业结构的优化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但是若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指的就是农村的农业产业,工业产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受多种原因的制约,农产品深加工不够,粗放经营多,优势资源没有转化成优势产品,工业化程度不高,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进程。

2.对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认识不清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以农民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制度,培植市场的主体是农民,提高其产、供、销经营能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政府过多的经济职能导致了农业结构调整中经济区被行政区所代替。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比较优势难以发挥,产业优势没有形成。重速度轻结构,重经济指标,轻体制和机制,相应服务的严重滞后,所涉及到农业方面的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政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相矛盾。农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受“重工轻农”政策的影响,其产权和利益没能很好形成,市场参与能力和占有的意识差,不具备独立抗市场风险能力。从而形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虚设”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存。

3.对违背市场规律的现象未遏制

农业的脆弱性决定了农产品供过于求时,就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有的地方本来就有比较好的且已形成规模的产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哄而上,造成市场供求严重失衡,生产出来的产品低价卖出甚至卖不出去。比如我市二十世纪八十年展的生姜、桑蚕、苎麻,九十年展以银杏为主的“三棵摇钱树”就是如此。在结构调整中,农民拿出最好的耕地,各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由于对市场预测不足和管理的不科学,农民生产出的产品根本就卖不出去,没有发挥出相应的经济效益。一厢情愿的结构调整,极大的伤害了农民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4.对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未及时解决

(1)农民收入增长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地区的农业和工商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城区比较,并没有形成各个产业全面繁荣发展的局面。农村地区农业占相当大的比重,工业起步较晚,第三产业比重过低。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后来乡镇企业的兴起给农村经济注入了一股活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城市经济的激烈竞争下,少数乡镇企业升级成现代企业并做大做强,多数乡镇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留下了大量的债务。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我市是一个典型农业县市,绝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农业,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不少农民缺乏专业技能,体力劳动者居多,也制约了农民增收。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仅靠农业和打工两项,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2)农业现代化滞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几年的探索,我市已形成了“两叶一芋两草一菜”的发展思路和标准化生产要求,但是只单纯追求数量增长,不注重质量提高,品牌培育较晚,市场占有率低下,知名度不高,龙头作用不明显,新技术的培育和推广优势不明显。大部分农民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只能粗放而不能集约经营。农业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产品结构雷同,虽然产量逐年递增,但农民在买方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增产而不增收。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风险不能共担。农业的市场、信息、技术服务支撑体系较薄弱。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服务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受信息、交通等因素影响,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3)特色优势不明显

产业链延伸不够,上游、下游和横向要么是生产的空白领域,要么协作能力较差。全市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作用不强。小而散,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弱,量的扩张和质的突破难,导致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现有的农业企业设备陈旧,技术更新慢,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采用少,缺少特色和高科技产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大多从事粗加工、低附加值、低水平产品生产。普通产品多,特色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品牌产品少,缺乏比较优势。资源开发和利用多是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低效益,缺乏综合、循环利用能力。

(4)普遍存在的问题

①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还不够。各地没有本着“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的原则,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特色,连片开发,规模较大的专业村、专业乡还比较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格局还未真正形成,农业经济的规模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②科技普及率还比较低。我市农村劳动力多数文化程度偏低,科技意识比较淡薄,受传统生产方式影响,主动学习和应用新科技的自觉性差,一大批农业新品种、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率较低。虽然每年各级主管部门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和宣传,但普及面低,收效甚微,致使全市农业的科技含量整体不能迅速提高。

③资金短缺成为目前制约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由于财力因素,市政府每年用于发展农业的投入有限,加之农业生产风险大,农村信用社投放农户的贷款规模和范围偏小,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和农民自主投资的积极性,致使农业发展缺乏后劲。

总之,离开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而单纯地搞新农村建设,就必然会导致新农村建设泡沫化、虚拟化、空心化。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产业素质不高、结构性问题突出。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符合市场要求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求,又要注意研究预测潜在的和未来的市场需求;既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基本数量需求,又满足多层次、优质多样化的需求;既要适应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又要研究分析国际市场的需求,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2.效益最大化原则

由区域内自求平衡逐步向发挥区位优势、形成区域间专业分工协作转变;由单纯的种植业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转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依靠科技原则

科技对农村结构调整具有关键作用。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最根本的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步伐,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上求得突破,实现农业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资源利用从粗放向精深加工转变,使科技进步成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推动力。

4.发挥优势原则

要使农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发挥好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以烟叶、茶叶、畜牧等一批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推进专业化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

5.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不仅要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而且要着眼于农业长远利益,有效地利用、配置、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调整产业结构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1.有助于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首先的要求,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发展生产必须要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大的产业支撑。一是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使其充分发挥效益,降低农业产业的市场风险;二是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提高产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要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动植物防检和保护、认证认可等服务体系,为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保障;四是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一批有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发展推广订单农业和电脑农业,为公司+基地+农户创造条件;五是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内部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环保、安全的要求,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为发展特色、绿色、循环产业打基础。

2.有助于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必须发展好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使现代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产业协调健康发展,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能够积累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能够改变农村收入结构、就业结构,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改变农村生活方式;能够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用地、农村人口居住的适度集中。

3.有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怎样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一个重要、实质性的措施是: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建立具有差异、互补和衔接的产业分工体系。通过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使农村地区整体上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作用下,引导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村流动,从而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

四、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1.政府调控市场,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城市是城市、农村是农村的建设办法。体现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教育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克服“等、靠、要”思想,通过城乡互动来推进新农村建设,根据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第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条件;第二,随着城区产能相对过剩、产业升级、生产成本提高和生产业的扩大,农村要主动创造条件承接城区转移、辐射和扩散的产业,与城区建立起合理分工、互为支撑、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紧密联系的产业布局体系,实现城乡生产层面的衔接。同时,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凡是企业能办的,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解决的,政府就不包揽。政府要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提供战略规划,实施分类指导,集聚优势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点。

2.市场引导企业,发展特色产业

以我市独特优势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传统工艺为支撑,确定3~5个特色产品,引导各生产要素向特色产品生产领域相对集中,开发和延伸特色品牌,进行优势延伸,形成特色产业。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注重实效、突出特色,不搞形式主义,形成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精的比较优势,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增强农村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企业带动农户,培育循环经济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高技术来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要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发展规模化的加工企业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带动农户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个重点主导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农村信贷、财务、技术服务与推广、职业介绍与劳务输出等组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使农民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农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消费心理等方面,能够获得及时、充分的数据和资料,能够以此分析和判断应该种什么、养什么。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实施生态建设,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加快产业发展生态化步伐。

4.加大投入力度,转变经营理念

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入手,切实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来抓,自觉地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到重要位置,全面推进,抓出成效。同时还要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要靠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如交通、水利、林业、农发、扶贫、科技等部门的资金和项目实行捆绑使用,统筹安排,集中发放,开辟“财政专项拨入,涉农支农项目投入,部门扶持投入,社会捐赠投入,农户主体投入”等渠道,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佳效益。要把培养“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现代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长远之策。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出发点,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扶持激活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5.产业纵深推进,优化结构调整

(1)提高第一产业经营水平。全市各级都应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新的市场农业发展观,大力发展经营主导型农业。借助专业合作组织或公司、流通协会等形式,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多渠道搞活流通。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布局和区域分工,形成产、供、销一条线,普及订单农业,提高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竞争力。

(2)强化第二产业。大力培育一批市场牵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附加值高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保鲜、贮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用足用活“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特色明显的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各种面向“三农”的服务业,积极扶持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专业化经营。以发展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契机,构建小城镇和农村物流网络,拉动农村消费和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创造有利环境,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农村品尝、观光旅游等业,鼓励支持有生产能力的农民搞农业综合开发,千方百计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五、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新农村建设做保障

1.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1)调整大农业结构,重点是发展畜牧业、茶叶、烟叶、药业。调整种植业结构,要在保证粮食面积相对稳定、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反季节蔬菜等高效作物,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亩产值、亩效益。

(2)调整品种结构。要立足市场需求,淘汰产量低、品质差的老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新品种。

(3)调整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业,重点发展名特优产品和精细特色农业产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发展绿色食品。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型企业,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标准农业等。

2.科教并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改善科研条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具有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发优质新品种,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和抗风险能力。

(2)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普及成熟适用农业技术,使其充分发挥效益。

(3)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兴建农民技术学校,培训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民了解农产品、提高素质创造条件。

3.培育骨干企业,实现农产品增值增利

目前,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低,主要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农产品是进行粗加工或根本没有进行加工就直接进入市场,造成竞争能力不强、价格低,影响农民收入。全市要围绕本地主导产业,整合资源有计划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起来。

4.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1.2亩,大量劳动力长期从事种植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农村经济角度来看,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茶叶和产品加工业和以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为主的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商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拓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只有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才能真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同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逐步改善我市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

5.强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有一个稳定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持续有力的行政扶持。首先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使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其次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落实各种优惠政策,扶持结构调整中的新兴产业发展。规范发展农业中介服务和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深化教育、社会保障等项社会制度改革,为劳动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创造条件。第三,对于部分设置不尽合理的政策条款进行完善和修正。第四,加大宣传力度,农民自觉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克服等、靠、要思想,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的抗风险能力。

(2)强化科技保障。一是要加大良种繁育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力度,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二是要加强农民培训,借助函大、农广校和农民夜校等阵地,有计划地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

(3)加大多元化投入力度,健全各项考核机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建议市财政每年能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作发展现代循环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