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孩子新入园教师四不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孩子新入园教师四不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到幼儿园后,有的孩子一开始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对新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而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他们开始想家、开始哭闹;有的孩子一入园就表现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有的孩子整天眼泪汪汪,自言自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有的孩子甚至会表现生理上的种种不适,如头痛、肚痛、尿频等现象,一回家症状马上消失。这些都是幼儿的分离性焦虑,面对这种状况,教师们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一般幼儿园教师都这样不成文的共识:第一天上幼儿园,孩子总会大哭大闹,让他哭上几天适应后就好了;也有教师认为孩子入园,一开始就要抓好常规,让孩子有板有限地在园生活。所以种种情况导致了入园第一周,孩子在哭声中无奈地适应了幼儿园,教师也会感叹一声:“孩子,终于适应了幼儿园”。其实,如果教师改变一下做法与态度,孩子的第一天入园,会变得相对轻松一些。

不宜“关”

现象:在幼儿入园的第一天早晨,教师从家长的手中接过孩子后,往往把教室的前后门都关上,甚至有的连窗帘也给拉上。因为孩子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教师担心孩子走失,总是把孩子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如果教师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关门的一刹那,孩子的哭声会更大。因为在三到四岁孩子的直觉行动思维中,关门了,就意味着爸爸妈妈不能进来了。孩子也会将封闭的空间与许多可怕的事联想在一起一一“被关起来”,是一个很可怕的惩罚概念,孩子看见门被关起来之后,他们就产生自己被关起来的联想。

对策一:孩子入园第一天,教师不要把活动室的门都关起来,可以留一小扇门开着,一个带班老师专门多留意这扇门,防止孩子溜走。

对策二:幼儿园的大门一定要关好,其他班级的人员时刻帮助多注意观察幼儿园的角角落落里有没有躲藏的小孩,防止孩子走失。这样孩子生活的小空间开放,大空间封闭,既不给幼儿造成压迫感,又不会造成安全隐患。

对策三 允许宝宝带一件家中喜爱的玩具来幼儿园。一件熟悉的物品对于在陌生环境中的宝宝来说,可以说是暂时找到了依恋的对象,可以缓解宝宝的焦虑。

二不宜“闲”

现象:新入园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哭闹的,一部分是不哭闹的。一般教师的注意力都不自觉地集中在哭闹的孩子身上,安慰他们、哄他们,其他不哭闹的孩子教师会过一段时间关注一下,这些孩子因为无所事事,或得不到教师及时的关爱,会出现分别时不哭后来哭、第一天不哭第二天哭的回炉现象,这是因为这些孩子比较闲,得不到充分的活动和关爱引起的。

对策一在入园幼儿与家长分别后,三个教师做好分工合作,保证一个教师带好这些不哭的孩子,组织好他们的活动,还有两个教师安置好哭闹的孩子。

对策二:从小生活在成人温暖的怀抱里的小不点儿,来到幼儿园后,想家人在所难免,但是孩子有易好奇、易激动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就要准备很多孩子喜欢的玩具和游戏吸引孩子参加,让孩子不闲着,把幼儿的生活日程安排得有趣丰富一些,让孩子没有空去想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多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利用这些游戏活动转移幼儿想家想父母的情绪,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地生活、学习。

对策三:教师将幼儿带至室外,玩中小型的玩具,看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做操、游戏活动,组织简单有趣的游戏,如开火车……

三不宜“吓”

现象:对整天眼泪汪汪、自言自语“我想回家,我要妈妈”哭闹行为的孩子,有的教师无所适从,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恐吓孩子“再哭,爸爸妈妈不接你了”;“再哭,把你一个人锁到一间屋子里去”。这样做或许一时也能奏效,但起不到长期的效果,而且会导致幼儿第二天不愿意来上幼儿园。要知道这会造成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老师抱有畏惧感和不信任感。

对策一:孩子哭闹时,教师要始终在幼儿身旁细心照料,直呼孩子的小名,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摸摸小脑袋、拉拉小手、抱抱他、说说悄悄话等,拉进与宝宝的距离,使得原来陌生的环境、老师、同伴变得亲切了、自然了,更易让幼儿接近。随着相互间距离的贴近,幼儿也逐渐消除了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强了幼儿对教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

对策二:教师应和颜悦色地加以劝导,可以顺着孩子说,爸爸妈妈在下午几点来接,孩子反复唠叨式的焦虑,这样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心情就平静了。

对策三:孩子的情绪是相互“传染”的。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到影响,因而入园当天出现“这方唱罢那方登场”,哭声此起彼伏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常常弄得老师筋疲力尽,束手无策。要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使用暂时隔离法。暂时将哭闹严重的孩子带离活动室,经哄劝,待其情绪稍微平静后再回来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对策四:教师应给予孩子细心的照顾。许多孩子的哭闹是因为生活中碰到了困难,如进餐、入厕、穿衣服等。生活自理问题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当需要自己来完成,孩子们又感到有困难时,他们就特别想念亲人。特别对于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的孩子来说,这就更需要老师的细致入微的照顾。

四不宜“急”

现象:刚入园的孩子,没有一日活动的规则意识。有些教师着急为了建立常规,第一天就上规矩,固定座位、排队洗手、活动。其实用不着,孩子自由坐椅子,一般他们自己选中了自己的椅子后就相对固定下来了,不会有太多得争执。孩子第一天接受新环境,又要接受新规则,更加重了焦虑感。

对策一:要给孩子适度的自由。对特殊的孩子,不妨让他多随意两天,允许孩子不参加集体活动,允许孩子自己抱着自己的东西玩,给他一个适应的过程。逐步通过游戏、故事、谈话等方式渐渐建立常规意识。同时,利用教师的鼓励、同伴的影响吸引孩子从观望到参与,慢慢融入到活动中来。

对策二:对拒绝吃饭的孩子可以让他少吃一些,下午多准备一些点心,供孩子取食。对拒绝午睡的孩子,教师可以先让他先坐在床边不着急让他躺下睡觉,可轻轻地讲讲故事,待疲倦了再让其躺下睡觉。

对策三:对有的相对自由的孩子,应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合理要求,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喜欢玩什么玩具,喜欢和谁做朋友,能让他们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去做,并在其行动中尽量能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很高兴、很得意,孩子也会顺从教师的教育,服从教师提出的要求,逐渐对教师产生依恋感。

小班幼儿的生活是一个崭新而绚丽的世界,让我们用热诚的心、温暖的手、智慧的眼,倾听孩子,读懂孩子,牵引着每一位孩子走进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