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型水利设施在山区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型水利设施在山区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型水利设施作为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的重要补充,在山区特殊的水利建设环境下,为山区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观点。

关键词:小型水利设施 山区建设 作用 地位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228-01

1 山区特有农业经营模式的需要

农业用水是山区水利设施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山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对水利设施的建设增加了很大负担。大型的水利设施投资大、实施慢,并且在规划上也难以覆盖到每个山头、耕地、果林。税费改革后,以前农民不愿耕种的土地变得珍贵起来,许多外出务工农民纷纷返乡经营土地,就更加大了水利设施规划的难度。而小型水利工程范围界定为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的蓄水工程,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坝高10米以下、无安全隐患的小水库,1万亩以下的灌溉工程,1000千瓦以下的机电泵站,单机10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乡(镇)、村供水工程,山区水土保持工程。不但能弥补大型水利工程辐射面积不足、解决灌溉死角的问题,还为山区的农业用水实现了短施工、小投资、实用性高的特点,所以说小型水利建设应该是山区水利服务以家庭为单元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新农村建设的最好策略。

2 符合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向

资金的短缺是制约山区的水利设施建设的一大难题。在过去几十年中,乡村集体通过统筹、提留和“两工一车”筹资筹劳进行修建维护,农村税费改革后,没有了投入渠道,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向农村小型水利倾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放活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经营管理权,明确责权利,切实保护、开发和建设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真正实现投资经营者、农民及生态环境的三方共赢。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资主体运行机制,放开一些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在遵守市场准入规则和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投资兴办水利工程项目,切实增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活力。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修投资,将会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而逐步加大。因此具有投资小、效益好、易管理等优势的小型水利水利设施将会更具活力,成为水利投资的一大亮点。

3 山区自然条件的必然选择

山区“人多地少”和“山大人稀”的自然地理因素突出,山区虽然土地面积较大,但用于农业的可开垦土地面积非常有限,“人多地少”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税费改革后,人地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城镇化水平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困在农村,有限的耕地面积上堆积大量的农业人口。其次,山区山体结构大都属于岩石结构,土壤成分不丰富。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人才、资金、技术匮乏,特别是偏远山区,“山大人稀”,居住分散,建造大型的水利设施有很大的弊端,不但投入资金大,施工时间长,规划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而小型水利设施可以很好的补充大型水利设施的弱点,在山区大显身手,以四川省蒲江县为例:2009年度省级财政旱山村集雨节灌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区地处长秋山区,无骨干水利设施,现有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偏低、配套差,工程运行管理偏弱,抗御干旱能力不强,集雨节灌项目的实施充分的利用了小型、微型水利工程拦蓄径流解决生产用水。项目实施后,将新增水方4.3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面1000余亩。增强项目区抵御干旱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壤的保土保肥能力,极大地提高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种植能力,进一步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密切旱区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4 小型水利设施作为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的重要补充。

山区的水利工程规划,要求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小型水利设施相辅相成。对山区而言,决定其灌溉面积和灌溉水利用率大小的是末级渠系,尤其是灌区内“长藤结瓜”的小水库、塘堰和小泵站,更是能够增加骨干工程的效益发挥。对山区防洪排涝而言,影响其排涝效益的是小型沟渠和二级排水泵站。大中型泵站直接控制受益面积只占60%左右,40%要靠二级站、小型站来提排。小型水利工程与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关系,小型是基础,大中型是骨干。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直接服务于受益对象,因此,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完善如否,是决定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效益发挥程度的关键。

5 小型水利设施在山区抗灾体系建设中灵活、便捷,效果明显

建国以来,我国在山区建成了一大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这些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在我国整个山区农业抗灾体系建设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就抗灾能力而言,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在山区大中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中,起到了三分天下的作用。2000年大旱期间,全国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设施发挥了巨大的抗灾作用,有效减轻了农业灾害损失程度。在北部山区,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贡献率最大。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承担着一半以上的灌溉任务,小水库、小泵站和塘堰蓄水能力占总数的47.8%,有效灌溉面积占总数的63.2%,成为抗灾体系的中坚力量。这时就更能发挥出小型水利设施灵活、便捷的抗灾优势,确保度过危机,同时抗灾成本也更低。近几年,大悟、孝昌、安陆等县市提出“一村一口万方塘,湾湾都有当家塘”的建设目标,说明了小型水利设施抗灾的独特优势和特殊地位

6 结语

小型的水利设施作为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的重要补充,在山区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首先从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向来说,解决了山区资金匮乏的软肋,利用小型水利设施投资少,拆分灵活的优势,实行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方式,采用股份制,鼓励农民投资投劳,自建自管,国家出技术,靠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投资主体投入资金、劳动力,完成水利设施的建设。以扭转取消“两工”、取消村提留以及实行减免农业税试点,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带来的影响。其次“长藤结瓜”的小水库、塘堰和小泵站辐射山区各个角落,解决了“山大人稀”地域的吃水难、用水难问题,同时对这些地区洪涝、干旱的灾情以及水污染,起到了缓解作用,在提高供水保障的同时,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面貌,增加排污和纳污能力,实现人水和谐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陆云坤.加快江川县山区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必要性与措施[J].云南农业科技,2006(B10).

[2] 胡茂书.农村小型水利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J].孝感水利,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