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孵茶馆 第1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孵茶馆 第1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海话一直有孵茶馆,但打我们这代起,已甚少亲历这种“孵”的感性。

孵在上海方言中,总似带点懒散相、松弛相,与坐,是很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们可以讲茶馆孵孵,当然也可以讲茶馆店坐坐,却已少了几分闲情惬意,我们绝不会讲写字间孵孵,除非此君准备被炒鱿鱼。

现今上海新开不少氛围典雅,并有斯文清秀的茶小姐服务的茶室,却只合适坐不合适孵。

那日去七宝老街,在七宝茶馆泡了一个下午,算明白一点啥叫孵茶馆。顺便解释一下,泡和孵有点不同:泡带主动,有明显“拿料”目的,有一种温火细焖的追求在其中;孵则不同,多少属静止的、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沉着。“泡”可以客串、反串;“孵”,往往有份天长地久我心依然的执着在其中。

上午十一点光景,茶馆已坐得铺铺满满,原来这里清早四点已开门营业。一元一壶茶,打个公用电话的收费,笃定从开门孵到下午打烊。

“这是镇政府贴的,”穿一身土布制衣的茶博士――茶馆店经理说,“每清早来孵茶馆,已成为这里老居民几辈子的习惯,也是唯一的一点消遣。他们也只负担得起这样的消费。孵茶馆本是江南一种习俗,要保留这份原汁原味的传统,先要留住这批原汁原味的茶客。所以政府宁可贴钞票,这一元一壶茶,就是一分钱也不涨价!”这才是真正的以民为本!

茶馆店里烟雾腾腾,嘈嘈杂杂,要放大喉咙才听得清互相对话,这才像爿茶馆店,无拘无束,只管大口饮、大壶冲、大声讲。

热水瓶是我们久违了的竹壳热水瓶,编着大红配大绿的图案、特地从浙江某地订做的、只为留住老茶馆的老客人……粗紫砂茶壶配灰白粗茶盅,老茶馆的老茶客说话不兜弯,动气时也不掩饰,间中夹几句沪骂,很爽。

不少老茶客并不是七宝本地人,有人从漕河泾、龙柏特地赶来。

为什么?这里有老朋友。再讲这里从小孵惯了。当然最要紧的是,合适阿拉相聚相会的地方已越来越少……

传统的戴罗宋帽、扎作裙,手挎竹篮、穿着实笃笃老棉袄的老乡土装束是不见了。许是现今上海暖冬现象持久,也更因为今人的卡路里摄入量增多,不怕冷。连这批老茶客都穿得轻薄利落,更有穿上西装式样的外套(叫西装还不像)。但那大半世被郊野之风吹得红扑扑的双颊,那质朴坦白的眼神,还有那对覆在暖哄哄的茶壶上的粗硬开裂的双手告诉我们:上海原居民蜕化为今上海人这段百来年的路程,是如何坎坷艰难!

年饭时分,茶客就在附近小食店叫了一碗葱油汤面,也不用虚请同桌其他人,蜻蜓吃尾巴――自己吃自己。海派的“我来埋单”,喉咙叫得震天响,摸皮夹的动作却老要慢半拍,实白实的老茶馆不吃这一套。

面送来了,白黄的面条上撒一把翠绿的葱花,油香滑亮一大海碗,散弥着香浓的肉油味,甘香侵舌,带来一段久违了的记忆。曾几何时,猪油菜饭、猪油蟹粉拌新米饭,都会给家里的餐桌上带来一片喜悦。今天上海人见猪油如遇猛敌,避之不及。唯这些上海原居民们,一面满足感恩地挑起腻润的面条喜滋滋地往嘴里送,一面仍有长长的面条挂在下巴,就像周信芳扮相上那一把长须。有心今天为自己添只菜、便可以再叫上一碟白切羊肉。

他们咧着所剩无几的牙齿笑得很知足:“现今有退休金,不下田做生活也有政府养,四百多元一个月,日日来此孵一孵,吃碗面,老友叙叙,蛮知足了!”

日日这样一碗油淌淌的面,不怕胆固醇?

“没事的。阿拉七宝的糟肉还要油,就好吃在这个油上。一日茶喝下来,油水都给刮掉了!”

中年十二时半还有一档节目,加一块钱可以在茶馆里间一家简易书场听场书。

座位是窄窄长长有靠背的硬板凳,前排椅背翻起就成后排的台面,散放着听书客的茶壶、瓜子、花生、香烟之类。时髦人看到这场景,定会感到听众素质老土低俗,殊不知这正是上海民间听戏听书的传统:看人、听书(戏)、品茶、抽烟、聊天、吃零食……听到精彩之处、瓜子嗑到一半、茶杯举在嘴边,忘乎所以,凝神屏息,着实比时髦人懂门道。

说到说书这个行业,在上海市区已渐见式微。评弹各有个性的腔调,井水不犯河水的流派,却可以汇成一个高山流水的世外桃源,近年却在上海备受冷落。反在这老街简陋的小茶馆,找到一片知音。

虽不是什么头牌红角,那架势却一点一划不含糊。但见男的一件藏青湖丝长衫,手持拍板,女的略显富态,一件嵌滚着半寸来绣花花边的紫红旗袍一样压场,端一张琵琶,活脱像从旧小说的绣像插图中走出来。

“前头唱脱两只开篇,我伲耐末开始说一段再生缘”。原汁原味的苏州话,就像那一入口即化的小孩吃的蓬蓬的棉花糖,透着一股香糯和黏腻。但见一截莲藕般丰腴白嫩的手臂弹拨着琴弦,吐出幽婉甜美的音调。迷离恍惚中,似回到多年前的夏夜,拐进弄堂口,已听到敞开的邻里街坊窗棂徐徐传出的,就是这样的曲韵,伴着横弄堂后门口灶间溢出的炒菜声声,好一幅和合恬淡的海上浮世绘。

“……我是丢却钗环乔作男,事非经过不知难。正是幼年怀大志,不让须眉淹俊才……”

而今上海青年对这古老的江南丝竹调,是不屑一顾的。据说是因为现今青年古文基础太差,然这里的老听客大多为老街老镇平头百姓,难道他们古文根底深厚?

他们看似香烟喷喷、瓜子嗑嗑,有的干脆在那里打瞌睡,却是台上的真正的知音。台上说的什么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日复一日他已习惯了的生活秩序。尽管社会文明已发展到可以坐在家里看有声有画有色的电视连续剧,总也代替不了延续下来的生活情趣。

或者这就叫小农经济,无所事事、懒懒散散;什么股市楼市、国际接轨、节奏效率,他们都无所谓。只要每天可以叫上一壶茶,拢着双袖在这里孵上一天,就满足感恩。

或者只有上了点年纪,才觉得老土世俗别具情调。看似陈俗的生活方式,其实那是过尽千帆到头来才感到的一份真正的感动。

冬日的黄昏来得很早,傍四点已有暮色。依依告别众老茶客跨出茶馆回望,犹如站在时光长廊一端,只不过往里探下脑袋,已觉得如同在烟水苍茫中、站在摆渡口边,只管伸长颈脖,望着那渐已远逝的渡船向着冒着炊烟的彼岸飘去,顿时很有种迷离失落之感。

我们的被天线和玻璃幕墙摩天楼切割得四分五裂的蓝天下,缺乏的,就是那样一缕袅袅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