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考查动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考查动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中考化学的基础性考题,可以说年年考、处处考,但近几年的该知识点考题已经走出了课本,更多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相联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现结合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如下:

一、基本概念及解题策略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解题策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上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上看,要判断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即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发生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时产生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如“灯泡通电发光”就是物理变化而不属于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解题策略: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这一点。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物质的性质的描述在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不容易(难)”等说法。如:镁能燃烧,即为镁的化学性质。

4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从宏观上看,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或构成原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如分子的破裂等)。跟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对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上看,是构成原物质的粒子本身不变,只是间隔改变。

二、命题趋势

作为考查的主要内容,物质的变化的命题形式主要有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题型。联系生活实际、自然现象、典型的科技或新闻热点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其相互联系和区别以及根据题给信息,分析归纳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考题,成为中考热点之一。近年来,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题给物质的变化或性质进行描述或做出解释的简答题也逐渐增多,逐渐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

三、典型例题:

1.联系工业生产

【例1】(2006年盐城考题)下列图示中,主要利用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高能燃料 B.氢氧焰C.充灌气球D.化工原料

分析:氢气做高能燃料、用氢氧焰切割/焊接金属都是氢气与氧气的反应,而制备盐酸是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氢气均表现为可燃性,属化学性质。充灌气球是利用氢气密度小的特点,属物理性质。

答案:C。

2. 渗透日常生活

【例2】(2006年浙江湖州考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酒精挥发C.石蜡熔化 D.湿衣服晾干

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酒精挥发、石蜡熔化、湿衣服晾干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A。

点拨:判断某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就属于化学变化。

3. 结合具体物质

【例3】(2006年重庆考题)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CO2用作气体肥料 B.2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CO2用来制Na2CO3

分析: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液化,在此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改变: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

点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物质才表现其化学性质。

4. 注重学科融合

【例4】(2006年厦门考题)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 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 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 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分析: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被氧化;釜底抽薪是指物质在燃烧时减少可燃物;铁杵磨成针是指铁的状态发生变化,其成分并未改变;钢和铁属于成份不同的两种物质。

答案:A。

点拨:寓化学知识于成语中,加强了试题的趣味性,也体现了各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融合。

5. 关注质量周报

【例5】(2006年南充考题)在互联网上用C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 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分析: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C。

点拨:化学知识与网络知识相结合,增强了命题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