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颈椎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颈椎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84年桂林颈椎病专题讨论会将颈椎病分为6型,国内学者已公认的有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有分歧的是颈型、其他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赘增生等原因在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占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发病,以C5、6最为多见。但是也有双侧、多节段发病者。

临床表现 患者一般在劳累、轻伤或“落枕”后开始颈肩痛,几天后疼痛放射到一只手的2个或3个手指,感觉麻胀。患者间或有头晕、头痛;白天不能工作,夜间难以入睡;颈部活动受限;患肢有沉重感,握力减弱;随后不能提重物,手臂肌肉萎缩。

特殊检查 上肢牵拉试验:令患者坐好,医生一手扶患者颈部,另一手扶患者腕部,两手向反方向牵拉,若患者感觉手麻木或疼痛则为阳性体征。这是由于臂丛神经受牵拉、神经根受刺激所致。压颈试验:令患者将头偏向病侧稍后伸,医生一手扶患者下颌,另一手掌压其头顶,若患者感觉颈部疼痛,且疼痛放射到上肢,即为阳性。这是由于神经根孔受压变窄,挤压刺激神经根所致。

影像学检查 与脊髓受压时的情况不同,神经根受到压迫的情况即使在清晰的MRI上也很少能够清楚地显示,所以,在影像学检查中应寻找可能致神经根压迫的因素,如椎间孔的狭窄或侧方型椎间盘突出等,结合体格检查确定诊断,在颈椎斜位片上经常可看到在非症状节段或多个节段的鸟嘴样关节骨质增生,也有椎间盘突出为致压因素而在非症状节段出现骨质增生的,所以只有在症状节段出现的骨赘才被认为是参与产生症状的因素,由于上关节突尖端位于神经根最易受到压迫的椎间孔入口及其稍偏内侧,所以上关节突的骨赘常常是更重要的压迫因素。CT显示骨赘较为清晰,而MRI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最佳检查。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为12%~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

临床表现,发病缓慢,有“落枕”史,约20%患者有外伤史。患者一般先以下肢发麻、发沉起病,多为双侧对称。随之行走困难,下肢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走,重者步态不稳,双脚踩棉花感,此后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手无力,重者写字困难,甚至不能自己进食。部分患者出现马尾神经功能障碍,如尿潴留、大便失禁等。

体征 颈部多无体征,肢体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如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或亢进、髌阵挛和踝阵挛阳性。病理反射阳性:如上肢霍夫曼征、下肢巴宾斯基征等。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上肢或躯干部出现节段性分布的浅感觉障碍区,深感觉多正常。可根据感觉运动功能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来提示病损神经节段水平。

影像学检查 X线诊断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首选方法,检查包括正侧位,过曲、过伸位和左、右斜位。可以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椎体稳态、椎间隙、关节形态以及韧带钙化,还可测量颈椎管/椎体中矢状径比值(Pavlov比值),当比值<0.6时为绝对性先天性椎管狭窄。但当X线片出现骨关节改变时,已非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故不宜用于早期诊断”。CT可以清晰地显示x线片所不易发现的颈椎间盘的突出、神经根以及椎管形态大小的变化等,特别是后纵韧带钙化,对椎间盘钙化和气化有极高的敏感度,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是评估脊髓受损的最佳检查手段,可观察椎管、椎间盘、脊髓、椎动脉等异常信号。

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导致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明显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临床表现 ①头部症状:如头晕、头痛或偏头痛、枕部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②眼部症状:眼胀、干涩、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等。③耳部症状:耳鸣、听力下降。④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等。⑤心血管症状: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⑥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有时感觉疼痛、麻木,但是又不按神经节段或走行分布。以上症状往往与颈椎活动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多、长时间低头、在电脑前工作时间过长或劳累时明显,休息后好转。

体征 无特异性体征,颈部活动多正常,有时有颈椎棘突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痛。颈部突然活动时伴有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

椎动脉型颈椎病

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可以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导致椎-基底供血不足而发病,因此不伴有椎动脉系统以外的症状。

临床表现 ①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②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③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可出现一过性瘫痪,发作性昏迷。

颈型颈椎病

随着年龄的增加,颈椎间盘纤维环纤维排列紊乱、断裂、椎间盘脱水的严重程度增加,从而导致椎间张力下降,引起椎节不稳,椎节的失稳一方面直接引起颈部各肌群之间的失平衡,从而引起肌肉的防御性痉挛;另一方面引起椎间盘水肿,直接刺激分布于椎间周围的窦椎神经末梢,使颈部出现酸、痛、胀等临床症状。这就是颈型颈椎病的病理变化过程。如果这种变化不予有效防治,将会导致椎间盘突出、椎间周围韧带及椎体边缘的代偿性增生,造成对周围神经血管的压迫,出现其他类型如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等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因此,可以认为颈型颈椎病是各类型颈椎病发病的早期。其症状轻微、短暂,以局部症状为主,时好时坏,病人本身容易忽略。临床上也常被诊断为一般性的“落枕”或颈肌肉扭伤,随着对颈椎病研究的深入,以往被认为是一般性的颈背痛其中一部分实质上是颈椎病的早期表现,因而冠以颈型颈椎病之名。了解这个过程,对于理解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发生机制有很大的帮助。

咽型、食管型颈椎病

此两种颈椎病较为少见,是颈椎前缘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病变压迫咽后壁或食管,致咽部异物感,缓进性吞咽困难。由于长时间的症状轻微,极易漏诊、误诊。食管造影无黏膜破坏及管壁僵硬,有颈椎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处食管局限性的压迹。骨质明显突出时,要谨慎使用食管镜。

对颈椎病进行细化分类,并制定规范的诊断原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不同类型颈椎病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