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汉书遗址与半山遗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汉书遗址与半山遗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汉书遗址位于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汉书北村,2001年6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半山遗址是2009年大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遗址,虽没有进行考古发掘,但从采集的陶片、石器、骨器、动物牙齿、人类头骨与汉书遗址出土文物相比较,应属同一文化类型。

[关键字]汉书遗址;半山遗址;考古文化

汉书遗址位于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汉书村北,月亮泡南岸的大坎子上,是松嫩平原青铜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一个标志。而青铜时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继金石并用时代之后,铁器时代开始之前的历史时代。其主要特征是青铜铸造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由于人类发明了青铜冶铸技术,并广泛应用青铜金属原料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革,社会生活也由此出现了大的变化,标志着时代的进步,石器时代的结束。考古学界将青铜文化的出现,青铜工具的应用和铁器还没有出现之前的这段历史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一、汉书遗址与汉书文化

位于吉林省大安月亮泡镇汉书北村的汉书遗址,在1958年前称为端基屯,为纪念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时任五区区长骆汉书烈士而改名为汉书村。1960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吉林省文物工作者发现了位于汉书村北,月亮泡水库南岸的这处文化遗存丰富,分布面积较大的遗址,并定名为汉书遗址。1974年6月,吉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师生组成联合考古队,由时任吉林大学考古系主任的张忠培先生为指导,对汉书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共开探访15个,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发掘了房址、墓葬和窖穴等遗迹,出土了一批较为典型的文物,如陶器、骨器、青铜器及少量的石器、铁器等。

根据考古队发表在《东北考古与历史》丛刊,1982年第一期《大安汉书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一文记载:汉书遗址的地层和文化内涵,初步区分汉书遗址有两种不同的文化层相叠压,其下层文化成为汉书一期文化,上层称汉书二期文化[1]。根据吉林省《大安县文物志》记载汉书一期文化时期,其历史年代下限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在距今3100-2500年前后,而汉书二期文化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西汉时期,在距今2000多年以前。

汉书一期文化的器物有泥质红褐陶,器型为筒形深腹罐,罐上饰有几何纹饰图案;青铜器都为范制,有背面带有横梁的圆形铜扣及圆形铜片。这说明,汉书一期文化的居民已较广泛地使用青铜器,汉书一期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

汉书二期文化遗物相当丰富,有陶器、骨角器、石器、青铜器及少量的铁器。其出土的陶器既有生活用具,又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有鬲、罐、钵、碗、权、支座、舟形器等。从陶的质地、颜色看,有泥质红褐陶和彩绘泥质红褐陶,只有极少数的陶器属夹砂红褐陶。施有纹饰的陶器较多,主要纹饰有绳纹、按压纹、彩绘和锥刺纹。金属器主要有青铜器和铁器两类。青铜器主要有刀、锥、扣以及属于青铜短剑附件的石枕状物。出土铁器,主要有銎形斧和刀两种,它的形制同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内地居民使用的同类器物。在汉书遗址发掘中,未见冶铸铁器的遗存,这说明当时的冶铁规模是极其有限的。

那么,在汉书遗址叠压在一期文化之下的遗存,清理到一批晚于汉书二期的墓葬。2001年9月以吉林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对汉书遗址的第二次发掘说明了这一点。一期遗存以台底罐、台底钵为特征,属于嫩江流域近年命名的小拉哈文化范畴,年代相当于夏商时期;二期遗存以大袋足鬲、深腹壶为代表,年代相当于商至周初[2]。

二、半山遗址与小拉哈文化

小拉哈文化是以我市肇源县小拉哈遗址第二期遗存命名的,是松嫩平原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文化遗存。陶器基本为素面,只有少数施附加堆纹或刻划几何纹,个别陶罐的口沿下面有一周附加堆纹或将口沿压成锯齿状花边,器型主要以直口圈足器为主,小拉哈遗址二期陶片的热释光检测结果,其年代距今3830±340年,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3]。而位于我市大同区和平牧场九队的半山遗址是2009年4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遗址,该遗址土质为黑褐细沙地,沿遗址四周踏查,从地表看,极为丰富,经探查,在该遗址西南角探测地表0.5米处发现大量的极为明显的陶片71片,采集石器61件,动物牙齿5枚,骨器2件,人类头骨残片24片。那么,从半山遗址采集的文物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采集的陶片质地、颜色看,有泥质褐陶、黑褐陶,只有极少数陶片属夹砂陶,施有纹饰的陶片较少,主要纹饰有绳纹、按压纹等,多数为素面,个别陶片口沿下面有附加堆纹或将口沿压成锯齿状花边等,这与小拉哈文化出的文物器型、纹饰和汉书一期出土的陶器类型有相同之处,这说明半山遗址与小拉哈文化、汉书文化属同时期文化;二是采集的石器比较丰富,有石核、石叶、小犁园刮削器、圆头窄身刮削器、高脊背圆头刮削器,石镞有窄身三角形凹身石镞等,这与汉书二期文化还不相同,说明半山遗址的时期早于汉书文化的遗存;三是采集的骨角器比较少,骨器型有锥、镞等,这与汉书二期文化遗存发现的骨器有相同之处,但没有更多类型的器物出现;四是采集人类头骨残片分析,有墓葬址存在,但目前因没有大规模发掘未发现墓葬址,但从头骨残片如将其复原,较其是一个完整的头骨,但从下颌骨牙齿分析是柱状牙齿,与汉书遗址发掘现场墓葬有相同之处,但牙齿不相同;五是铁器、青铜器目前还没有采集到,但汉书遗址发掘中也未发现冶铸铁器的遗存,这一点与汉书遗址目前还有相同之处。

尽管我对白金宝文化、小拉哈文化、汉书文化内涵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但对半山遗址的研究,应引起考古学界的高度重视。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指示:“考古学族属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除了古籍所记族人是否等同于考古文化外,还存在文献记载、疏、注及考证和对考古学遗存的认识问题”[4]。这如此丰富的古代遗存,不仅考古学家重视,也引起了历史学家的极大关注。

参考文献:

[1]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省博物馆考古队.大安汉书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东北考古与文化(1),文物出版社,1982,9.

[2]金旭东.田野考古集粹.文物出版社,2008,11.

[3]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肇源小拉哈遗址调查简报.北方文物,1996(1).

[4]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进历史真实之道.科学出版社,1999,6.

作者简介:颜祥林(1962-),男,黑龙江肇源人,中级职称,从事文博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