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生活的感性”遇到“数学的理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的数学学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发展的,数学活动经验既是数学学习的产物,也是学生认识和实践的基础。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活动,来谈谈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和思考。
【教前思考】
通过查阅《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小学各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关于“角”的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目标定位,笔者发现,虽然所列教学目标线条比较粗,但是层次已经很清晰。第一学段对角的认识是立足于体验感知型的知识了解,没有技能型的必达目标。
同时,通过对比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教材中“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内容后发现:这一节课不约而同地被编排在第一学段的二年级(人教版安排在了二年级上册)。证明“认识角”不是一块孤立的知识,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教材编写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情境,通过从实例(张开的剪刀、钟面指针等)抽象出角,并通过找角、折角、画角、做角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角的知识,体现了数学新教材“生活联系数学”的编写意图。
【教学实践与思考】
“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能查到很多公开课的课例,对于“角”这个概念的引入就有很多不同的方式。
教学片段一:从生活到数学的教学设计思路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角”,你能从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吗?
1.学生开始找,教师组织大家动手摸一摸实物角。
2.出示实物图:剪刀、钟面、三角板。
提问:这里有角吗?(借助课件抽象出学生找到的角)
3.观察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个点叫什么?(顶点)那这两条直直的线呢?(边)
4.小结: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就组成了角,请大家一起大声地读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谁能指出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请学生上台)
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生活中的角,通过技术处理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再组织学生观察发现这些角共同的结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从而建立起角的概念。这样的设计遵循了教材编写的意图,体现了数学源自生活的思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被动地参与了知识的建构过程,虽看到了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但积累的效果差强人意。对此,笔者在课堂上做了新的尝试。
教学片段二:从数学到生活的教学设计思路
1.猜猜它是谁? (课件出示四个被遮挡得只剩4个角的平面图形)
师:你能认出这些分别是什么图形吗?你怎么想的?学生一一辨认,指名说判断理由
生:我是从露在外边的角来辨认的。(请学生上来指一指,明确找到的角)
师:角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2.认识角。
师:把刚才图形上的角都取下来了。(课件出示从图形中提取的角)
(1)观察:这些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课件演示,强调角的共性特点,揭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2)考考你:找一找,下列图形中有几个角?
学生自主完成(补充完善:角的两边特征应该是“直直的边”)。
(3)归纳:我们数学中的角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图形?
(4)小练习:主题图中找角。
要求:找一找,并指出你找到的那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思考】引导学生经历生活和数学的“对接”,丰富“感性认知过程”,积累“理性认知经验”。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学的原始、初步的经验。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时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作背景,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相得益彰”;有时过多依赖日常生活经验却会干扰“数学化”概念的建构。因此,引导学生经历数学与生活的对接,让经验互补,从而生成新的数学经验。
在生活情境中通过特殊处理“虚化”出来的角,与学生原有经验往往有一定距离,学生容易受到“生活角”的认知干扰,影响对“数学角”本质特征的认知,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因此,笔者立足学生已经认识常见平面图形的学习基础,创设了“猜猜它是谁”的环节,让学生根据常见平面图形角的特征辨认图形,引出学习活动的第一手资料,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活动,发现“角”的共性特征就顺理成章了。结合练习中的“数角”,组织辨析完善了角的定义,规范数学概念的建构过程;通过主题图“找角”,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达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效对接”。
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一定都是从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让学生经历有效的数学活动,充分调动原有认知,实现感性经验到理性经验的提升,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比较角的大小”注重让学生“体会”而非“学会”
对比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和四年级上册教材中 “角的大小比较”的内容后发现:二年级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角的大小”这部分内容是定位在进一步认识角的一个支点,作用等同于用活动角操作、用纸折角等其他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角的认识。同时借助操作活动渗透比较方法,体会到角的大小可以变化,感受到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张开程度有关。而四年级是在学习了射线和角的定义,学会了角的度量之后,学生对角的概念认知已经提升,明确知道角的两条边是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伸。所以,对于角的大小,让二年级的学生看着“边长有限的角”去理解“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伸”,真的有点为难学生了。对此,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教学片段:
1.用尺画一个角。
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介绍你是怎么画的?
借助角的各部分特征判断是否标准。
教师分解演示画角的步骤,强调注意点。
2.感受角的大小。
师:增加点难度了!你能再画两个角吗?
要求:一个角比刚才画的大一些,一个比刚才画的小一些。
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和同桌说说判断角的大小的办法。(采访式交流,展示学生作图)
图1
对于图1:以边的长短来区分角的大小(大部分学生支持)。
教师顺势拿出一大一小两把三角尺,让学生指出两个直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组织学生判断:你觉得这两个角哪个大?(大部分认为:大三角尺的角要大)。
教师通过演示:重叠一大一小两把三角尺的两个直角,组织学生观察,说说你的发现(学生认可:两个角一样大)。
小结:角的大小和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图2:借助三角尺上的角,比较区分角的大小(个性想法)。
图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从哪儿看出2号角大,3号角小?
借助活动角的操作,动态演示1号角到2号角,1号角到3号角的动态变化。
小结:角两边岔开的大小会改变角的大小。
拓展巩固:课件出示剪刀图。
猜想:当剪刀剪东西时,剪刀口的这个角大小会怎么变?
演示:你看到了怎样的现象?
【思考】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和思辨的“体验”,突出“知识建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数学学习中,操作类的数学活动是帮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活动+思考”的主线展开教学,既注重创设情境,增强教学过程的活动性、知识性、逻辑性,又注重在情境中展示数学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同一个“画角”的操作活动,用不同的分层目标实施了两次。第一次画角是立足于学生的既有思维,用外显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第二次画角是带着要求的一次提升,淡化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目标,借学生的反馈材料充分展现学生对“角的大小”这一问题的“前经验”,用实例说话,用反例辨析,拉长学生的体验感知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思辨、验证的知识建构过程中,体会到“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体验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岔开大小有关”。
通过“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实践和思考,笔者充分体会到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和“思”的过程中积淀,需要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只有在教学前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数学课上获得更多的活动经验,才能真正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 3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