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理想,奋力前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理想,奋力前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物简介――宋照青

日清国际董事长首席建筑师。1988年-1992年就读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1 99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专业,获硕士学位;1995年-1998年就职于新加坡日建设计国际有限公司,任项目设计师;1998年-2001年作为日清设计国际有限公司的主任设计师,在上海新天地项目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设计及施工配合工作;2001年-至今就职于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日源建筑设计事务所,任董事长及首席建筑师一职。

主要作品

博瑞优品道

福州万科金域榕郡

金地荔湖城的商业

上海中星美华村

苏州仁恒

深圳香蜜山

他是一个谦虚、低调的建筑师,虽然已经备受业界关注,但对于设计,他依旧亲历亲为,甚至常常不眠不休:他又是一个执着、沉稳的企业领导者,他带领的日清国际的成长速度与企业效率已让同行惊讶不已,但他依然以“危机感”自省。奋力前行

是什么让他如此勤奋,又是什么让他如此清醒?只因他的理想。他的希望,还在奋斗中前行――立足本土,走向国际,“能够在长远的未来,以自身的实践在奉土生根发芽,并以其茂盛的枝叶向人们展示它的风采并一直坚持下去,能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环境中的代表之一,成为我国建筑界中的一个品牌。”

中外建筑:宋老师,作为国内建筑师的中坚力量之一,您一直给人以务实、低调、并且勤奋创作的形象,能否简要谈谈您个人成长的过程?

宋照青:我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没有选择出国再读书,而是出国加入了当时世界最大的建筑设计公司――日建设计,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了解具体项目的操作过程,也是想学习到最先进的设计理念与管理。我在日建工作了六年,通过在日建设计的工作锻炼,尤其是上海新天地项目的设计过程,初步了解了一个建筑师所需要的必备条件。在日建的工作是从一个普通的绘图员开始的,在此后逐步过渡到负责某个局部的设计,以及项目设计的全过程。经过了这个过程,我逐步认识到建筑师应该全面地和建筑相关领域的其他各专业合作分工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建筑过程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过程,所需协调并集合社会多种因素的必然性。作为一个称职的建筑师,尤其是一个在中国从业的建筑师必须抛弃掉固有的闭门造车的观念,投身到全面的社会化的建筑营造过程中去。在2001年,我结束了在日建设计的基础培训和专业提升之后,我走上了自己独立发展的事务所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反省自己对建筑过程的理解,希望不断运用新增的知识去充实自己,并使之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我希望自始至终,能够尽可能将社会的共同资源运用到建筑实践中,以团队的共同合作去实现自身的建筑主张。

中外建筑:您认为您所受的建筑教育和专业实践是否对您今天的成功影响深远?

宋照青:我认为我所受的建筑教育在理论上为我提供了一个基础和平台,也同时为我打开了一扇建筑艺术的窗口,可以说建筑学方面的系统教育对我们今天的建筑实践影响深远。但是,只是依靠学院里建筑学的教育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育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也要持续下去。所以,我希望专业的从业人员也能够更多地关注建筑学的各种前端的思想和理念。

中外建筑:很多成名的建筑师对于中国的建筑教育颇多诟病,您是否也觉得中国的建筑教育对于优秀建筑师的培养还不够完善?

宋照青:首先,我并不认为我是一个成名的中国建筑师,我离开学校有很长的时间了,不是特别了解中国建筑教育的现状,只是从目前前来公司应聘的青年人身上,我发现传统的建筑美学及其基本功的训练不够扎实,对于建筑实践能力的把控也比较弱。他们过多地停留在图面操作上,虽然每个青年人都很有抱负,但对于建筑实践的全面认识不大清晰。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年轻人缺乏耐心,总是希望一下子将所有的知识都学到手,并且只关注于能够成名和感兴趣的项目。

中外建筑:那么您个人对中国青年建筑师的整体设计水准和现状如何评价?

宋照青:不好评价,目前中国的年轻建筑师有很多优秀的设计人才,也有很多国外建筑师所没有的机会。但是,由于商业社会带来的“效益至上”的普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计师的创作天地,而社会主体环境对建筑艺术的陌生,再加上由于大众总体欣赏水平的局限也迫使很多建筑师,不得不屈从于谋生的压力而迎合市场的需求。客观上,国家整体生产力及工业化的程度与发达国家也存在很大差距,所以目前中国年轻建筑师从整体上还不具备与国外先进国家建筑师相同的竞争能力与技术操控能力。

中外建筑:在中国最近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您认为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有哪些问题值得深思,或者说在中国建筑设计和建筑师的进步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宋照青:首先是城市在快速的推进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民生问题。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国的社会结构也由传统的农业化形态向工业化形态转移,原有的国土地形地貌也不断地发生改变,而快速的建造过程中又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同时造成能源供需的紧缺。随着大量河道被填埋,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生存的环境比以前恶化了许多,一个建筑的产生就是一个消耗品的诞生。其次,大量城市建造和投入运营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热岛效应等一系列问题,而大量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在安保、消防、安全、垃圾转运,交通等一系列民生问题方面产生了难以解决的矛盾。所以,作为一个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地投身于研究更大规模的城市问题、生态问题以及国土规划等更广更深的问题中去。这也是作为一个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中外建筑:对于创作,您的理念是什么?或者说,您在创作过程中,最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

宋照青:对于创作的尺度,我认为建筑设计首先应该是结合现有的生活要求、技术、材料、工艺等等方面而产生能够构成历史延续性的作品,创造时代的产物。而创作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在符合时代精神的建筑理论基础上进行,去营造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建筑、新美学标准及审美情趣,不是割裂历史,而恰恰是延续历史,更重要的是展望未来,使时间的量度赋予建筑在历史片断中的意义。简而言之,给予建筑以生命。

中外建筑:据我了解,日清国际从1997年开始就以项目公司的形式在上海承接建筑设计工程,至1999年正式注册成为一家从事建筑和土木设计与监理、城市规划及与此相关的调查计划咨询等业务的综合性设计咨询机构,至今有10余年了。十年的努力也让日清设计在中国的工作获得了良好声誉和口碑,作为一家民营设计机构,您怎样看待这10年走过的路?

宋照青:中国民营设计机构走的路非常艰难,到近几年才终于看到了点起色。首先是因为设计师自己的敬业,其次是整个行业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国外经验的吸取,逐渐确立了它在国内市场上的认可度。十年以前,

绝大多数人认为好的设计均来自国外,要不然就是习惯于国内大型设计院的设计。现在,民营设计机构初步得到了承认,十年前确立的目标也得到了部分实现,但前面的路依然很难走,因为从大型的投标和大型的公共建筑的参与程度来看,民营设计机构获得的机会还是比较少。

中外建筑:您领导的日清国际在当下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设计机构?您对它的未来又是怎样规划的?

宋照青:我们是一个私人的建筑师事务所,我们尽最大努力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我想中国的将来会越来越好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建筑规模是非常大的,中国建筑师们拥有很大的天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但随着社会发展的越发趋稳,建筑法规及大众审美标准不断提高,建筑师施展的空间也会进一步得到完善,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也会得到提高,我希望我们的公司能够成为这个潮流中的一员。

中外建筑:前面您讲到,日清国际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或者说一个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其发展的路途坎坷;同时,您对企业的未来又是充满信心的。那么,如果说,日清国际要获得更大的发展,你认为目前最大的障碍有哪些?

宋照青:我们其实是很有危机感的,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人才的缺乏。前面也讲过,我们的建筑教育造就的学生并不尽如人意。我们的员工大多来自于建筑系本科生,但他们的总体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思维上来说,学生的创造力没有得到一个极大的发挥;从适应市场能力来说,他们对市场的了解非常有限,而且相对保守;从对外面一些新生事物的认识上来说,眼界还不够开阔。当然,他们的刻苦程度是被广泛认可的,每个人也有很高的抱负,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过于急于求成,往往又造成欲速则不达。另一个阻力在于我们自己的限制,因为受日常事务的影响,跟业内的交流、交往都日趋减少,这个减少的过程中,也造成了我们这样的民营设计机构在社会上逐渐边缘化,影响力降低。我们被看成了一个生产工具,而不能成为一个传播文化或者开展学术交流的机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营设计机构依然要在坎坷前行中寻找希望。

中外建筑:您曾经说过要做一个“营造建筑师”,如何理解这个词?这跟传统建筑师的区别在哪儿?

宋照青:关于这个说法,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我是希望建筑师不应该只把创作的中心集中到图纸的工作中去,更多的是要将精力放在推进自身作品的完美实现过程中,关注材料的运用,关注施工的细节,关注相关专业的协调,把自身作品的实施放在“营造”的标准上去看,成为一个有着成熟作品的建筑师。

中外建筑:我们了解到,近年来虽然有很多媒体关注到您,但您个人非常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为什么?在曾经的谈话中,感觉您似乎对中国的建筑专业媒体不是很有信心,也不是很满意,那么您希望中国的建筑媒体能够如何做?或者说,您希望看到的中国建筑媒体是怎样的?

宋照青: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媒体的推广过程中,过多地关注于商业的运作及广告效应,这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我希望媒体的作用是将更多的中国建筑师推到国际舞台,能够产生更广泛意义上的建筑学术研究和交流,而不是以各种组织活动的目的去从事商业的宣传。我们希望有更多真正有价值有影响性的期刊及杂志,把中国本土的建筑师真正推向世界的舞台。

中外建筑:那么您认为当下中国媒体的工作多大程度上能够推进中国建筑设计的进步?

宋照青:我觉得首先重要的是与国外先进媒体的合作或合并,利用其已有的影响力将其在中国市场和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做出来,然后再利用本土的资源将期刊的本土化的特征表达出来。只有这样,中国的建筑师才能更快地被世界了解,世界建筑界对中国建筑设计以及中国建筑师的了解也会更加全面,中国建筑设计的进步才能因此获得更大的进步。

中外建筑:在业内,日清国际被很多人定位于优秀的居住建筑设计者,对此你认同吗?或者对这样的定位,您如何评价?

宋照青:我不认可,我认为建筑本无居住与非居住之分,只是我们在居住建筑的市场占有的机会更多一些,因此可能才有这些称号。但我认为我们对于所有的建筑均是怀着同样的创作态度与创作激情去实践的,只是其它类型的建筑相比我们设计的居住建筑而言,要少一些,影响力要小一些而已。

中外建筑:如果让您在您过去十年的创作成果中挑选两个您比较满意的作品,您觉得它们会是哪两个,为什么?

宋照青:很难排,我认为满意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我现在还年轻,多年的实践与思考让我对以前的东西都有多种多样的不满意,它们只能代表我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实践成果,都是阶段性的。其实,建筑师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职业,这一观点,我相信不会有人反对。建筑设计的水准往往取决于建筑师本身的阅历,对生活的理解,人生经验的丰富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作品的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师自己所满意的作品都是“当下的”,或者“此时此地”的,而不可能是长期的。放到一个更长远的时间段来看,越少瑕疵的作品总是越后面的作品,年轻的天才的建筑师是少之又少的,厚积薄发才是建筑师成就满意作品的不二法则。

中外建筑:那么,对于评价一个作品是好是坏,您的个人标准是什么呢?

宋照青:看这个作品是否能引起我内心的共鸣,是否能符合我对建筑的评价标准,从时代产物、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等等一系列的考察均能引起我对作品好坏的评价。但最关键是,建筑图像产生的环境品质能否产生心中意境的美感,也就是说能否打动人,这与对绘画、音乐、雕塑等其它艺术形式的评价是一样的。

中外建筑:设计之外,你还关注哪些领域,或者你的设计之外的兴趣有哪些?可以与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吗?

宋照青:旅游、绘画、摄影、骑马,有时候喜欢静而独处,有时候与朋友一起欢聚,我的兴趣很广泛,看各种时候的心情。

中外建筑:最后,请给中国的建筑院校的学子以及刚刚从事建筑设计行业的年轻建筑师几句心里话,或者提点建议。

宋照青:关注于基础的扎实,从绘画、雕塑、音乐等不同领域汲取养分去补充自身的素质。在学校的时候多想,可以更多地关注于理论和建筑基本造型的研究;在工作的时候多干,从大的领域去理解建筑过程的全貌,踏踏实实地经过建筑实践的每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