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文本的研读与超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想要备好一堂课,必须备好诸多要素,而这诸多要素中,最关键的,莫过于教材了。“语文老师,要做文本阅读的先行者。”此话说得好,语文老师,首先就要做一个文本的独立解读者,这是语文老师之所以能在课堂上指导点拨的前提。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没法。”一些上得不成功的课,大多是教师在教学前没有好好备课,没能读懂教材,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解读文本,必须成为每个语文老师的基本功。
在平时的教学时,我常以此来警示自己。自己所上过的课,有些因为研读得不深,课堂上的指导点拨就不尽人意;有些课,因为自己深入研读,有了对文本的独到理解,在课堂上就能如鱼得水地教学生如何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下面,就以人教版小语第八册《乡下人家》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研读文本的。
一、 研读文本
初读之感:初读《乡下人家》,不禁为文中恬淡隽秀的语言所吸引,那青瓜绿叶、雨后春笋、繁花似锦、鸡鸭嬉戏、夜静虫鸣,无一不令人向往。作者以先分述后总说的结构,以屋前屋后的空间顺序,以白天黑夜的时间顺序,以春夏秋的季节顺序相互交叉,描绘了一幅独特、迷人的田园风光。
再读之惑:再读《乡下人家》,发现作者的写作顺序远非如教参所言,也非如我所悟那么简单。“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是文章的主线,“独特、迷人”是文章的灵魂。而这“独特、迷人”体现在何处呢?文中没有特定的从早到晚,或是从春到冬,或是从屋前到屋后的顺序,而是各种顺序穿插其中,看似凌乱却有一种无形之序。这无形之序到底是什么呢?
走近作者:于是,查找了相关资料,了解到:“作者陈醉云,美籍华裔,国际著名书法家,现代小说家,诗人。此文乃他暮年所作。”我想,如此看来,此文除了歌颂农家美景之外,更寄托了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一位老者对童年的追忆。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美萦绕他心怀,引得他在暮年时还细细回味呢?
细读再悟:再读《乡下人家》,细细寻来,发现这“独特、迷人”之美已被作者于“夏日晚餐”一段之中明确点出——“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 可见,“独特、迷人”之处便是那覆盖全文的“自然、和谐”啊!作者不仅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他还独具匠心。那写作中的无形之序实则有形,“青藤、绿叶、红瓜、鲜花、嫩笋”是写植物,“鸡、鸭”是写动物,“晚餐、月夜”是写人与自然。文章的写作顺序看似有春夏秋之分,看似有屋前屋后之分,看似有白天黑夜之分,实则不然。作者是以“植物——动物——人与自然”的顺序来突显这“独特、迷人”之美的。乡间的植物、动物能有这份盎然生机、这份恣意的野趣,全因生活在周围的人们能安居乐业,全因这里的平常人家能与之和谐共处。只有“自然、和谐”,才有这“独特、迷人”之美啊!
深悟文情:你看,乡下人家,那别有风趣的屋前瓜架,那依着时令绽放的鲜花,那破土而出的竹笋,均是自然之美,无需雕琢!那从容不惊的群鸡觅食、鸭子戏水,不正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吗?那天高地阔的晚餐,又岂止是一种吃饭的形式,它更显天地合一,人与物之和谐!作者就是这样,用朴实的语言,抓最为常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幅独特、迷人的画面,营造了乡下人家和谐的生活氛围,抒发了一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如此一来,我对文本的研读至深,有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些理解,有些是异于教参,有些甚至是超越了教参。
二、 超越文本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开放的。”因此,教师教学文本也应该是开放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让学生研读了文本之后,必然要带领学生从此文本走向彼文本,从文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进每个人的内心,我想这也就是学习语文的主要意义之一。因此,教师研读文本之后,应该学会思考如何超越文本。以《乡下人家》为例,研读文本之后,我开始进行思考: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这篇文章呢?如何让学生从《乡下人家》走向生活,从生活走进自己的内心呢?深思之后,我产生了以下几个观点:
1. 农家虽美,城市也美,农家之美并非强于城市,应是各有其独特之美。故教学中不宜厚此薄彼,应让学生明白: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2. 乡郊野外,并非“风景这边独好”。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偏爱之意源于他对童年生活的温馨追忆。这种追忆,是对人们安居乐业、周围景物和谐共生的一种向往。故教学中应致力于引导学生去体会自然之美、和谐之美,让他们明白: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其实指的是悠闲、和谐、恬静的一种氛围,是一种温暖朴实的文化。
3. 教参建议“重点要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但文章结构段落大体相似,若一味采用想象画面的方式学习,则易产生审美疲劳。故教学时要讲究多变,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学生之兴趣是课堂成败之关键。
4.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故在阅读教学中,既要训练学生历练咬文嚼字之功,倾听作者的心声,又要唤起想象,引发联想,让学生步入文章的意境,获得美感,陶冶情操,以达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观点确立之后,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也就非常清晰了。目标清晰,即可静下心来设计教学方法。
由此,研读文本的任务已经完成。
我想,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与超越,目的在于指引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让生活因文本而精彩,让生活因语文而厚重。古人所谓“引经据典”,应该不仅仅是一种写作的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方法吧?
因而,我认为,不管教哪一篇课文,备课之时,都要深入研读文本。都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篇课文?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在哪里?让学生也明白我们今天为什么要上这节语文课,让语文课变得更真实——因为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英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