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众“慢”增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众“慢”增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虽然未能直接参加两会,但北京某高校青年教师尚良辰一直关注着“老百姓的利益在大盘子中的每一丝变化”。

尚良辰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爱人在国企上班,他们还有1个1岁的小女儿,目前一家三口住在五环外的两限房。尚良辰说,“现在虽然生活无忧,但是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房价、物价、社保、医疗、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民生问题无时不牵动着我们这个三口之家。在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关心的问题都有了明确的答案,希望我们的政府真正把这些工作落实到位,让全民共享民生财政的大餐。”

税收减法与民生加法

近年来,从取消几千年来压在农民头上的“皇粮国税”,到新农合的建立;从城乡基本养老制度的初步建立,到新的扶贫标准的实行;从涉及普通人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到保障性住房投入的加大……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充盈着民生财政的意味。

但是在尚良辰看来,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也不是必然意味着民生财政名实相符。在财政总量和增长幅度双双“飘红”的情势下,真正做实民生财政,尚需进一步努力。

尚良辰说,“政府的财政增收也要有度。先不说税负痛苦指数的问题,但是政府多收一点、老百姓那里就少一点。2011年的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了24%,财政增收与GDP增幅极不协调。”

尚良辰还建议要加强财政监督,特别是投向民生领域的公共资金,一定要加强监管,确保每一份民生资金都花在刀刃上。另外,尚良辰还呼吁要最大限度深挖民生财政的潜力,他引用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在3月6日分组讨论时的原话,“如果我们紧一紧、省一省,作风稍微改进一下,一年省几千亿是不成问题的。”他建议控制“三公”消费要继续加大力度。

教育增支更要增效

虽然女儿现在才1岁,但是对女儿的未来教育一直牵绕着尚良辰的心。“眼看就要上幼儿园了,我们家附近的幼儿园收费都比较贵,太远的又不愿送。”这样的现实也同样困惑着许多年轻父母。

终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今年有望实现。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两会”上表示,教育经费支出所占GDP比例提高到4%,新增经费要优先投入给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要把钱用到刀刃上,具体操作时将保证四个倾斜: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

作为本身就是教师的尚良辰来说,他非常支持袁贵仁部长的建议。尚良辰说,“无论如何,我很兴奋地发现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终于在教育投入上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我非常希望这种投入是固定的长期比例,更希望知道教育支出‘追4’有多少钱,怎么花?”一位网友在“教育支出将达标”的新闻后面跟帖:我在家最小,长辈给了大姐一个月饼,叫大姐给我们兄弟姐妹分。大姐一个人吃了一半,二哥吃了另一半的2/3,老三分了剩下的一半……轮到我,只能看饼充饥了。虽不乏调侃,却也道出了部分现实和担忧。

道理上讲,钱用到哪儿,谁说了算?应该是纳税人做主。可实际操作过程中,财政拨款的去向,包括每项政策的出台,每个教育科研项目的立项,纳税人往往并不知情。而即便纳税人具有决定权,但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阶层的诉求都不一样……大学教授要求科研经费更多一些,为孩子入托发愁的父母希望公立幼儿园更多一些,走几个小时山路上学的孩子们期盼免费安全的校车……这些迫切需求,对他们而言,都是应该花钱的“刀刃”。

民富国富相匹配

虽然和爱人都有稳定工作,尚良辰还是觉得生活压力比较大,在工作之余还在兼职教课。“现在物价比较高,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生活到处都需要花钱,下一步女儿就要上幼儿园,将来还要面对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真想工资能再多些。”

“社会保障”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媒体在两会前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调查,“社会保障”以24.3574万票居首位,这已是2010年以来这一话题第三度位居榜首。在这其中“收入分配”问题也受到了网友的极大关注,有很多网友认为收入差距较大,贫富分化严重;33.8%的网友认为个税调整速度应与人均收入增速匹配,应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媒体上撰文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收入总值和国家财政收入均提高百倍以上,但是广大居民的收入虽有明显增长,而同前两者的增长倍数却相差甚多。特别是工薪阶层的收入,在平均数的掩盖下,收入增长就更显得滞后。需要实行职工工资与物价指数挂钩,与经济增长速度挂钩,确保不因物价上涨,而致职工收入降低,确保职工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确保经济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

尚良辰也向本刊记者建议,收入分配问题其实与财税改革密不可分,他认为在现今的环境下只有完善财税改革才能厘清社会各项经济活动关系,财税改革的核心点就是应该如何给民众减负,大家的税负感实在是太强了,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高物价和高消费。

他更由衷的希望工资涨得与财政增收一样快,民富国富。

在财政总量和增长幅度双双“飘红”的情势下,真正做实民生财政,尚需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