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英国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英国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美国文学批评家约瑟夫·弗兰克首次提出了“空间形式”这个概念,从空间形式的創造与接受两方面为现代小说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范型,为现代小说的空间“转向”开了理论先河。本文从空间并置、意识流叙事、多重叙事角度几个方面论述了英国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特征,并探讨了英国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 英国现代小说 空间形式 美学意义

一、引言

长期以来小说被看做一种时间艺术,传统的小说叙事学理论也大多只重视对时间的研究,强调叙事结构在时间序列中的建构。一部小说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小说家们安排处理、使用时间的探索史。然而随着20世纪人类思想的深入发展,对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的表现成为文学的主要内容。在内心世界和潜意识那里,客观的时间不存在了,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成为观察和表现世界的基点。因此以乔伊斯、伍尔夫、康拉德为代表的英国现代小说家都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切割时间,正是在对时间的抗拒和扭曲中诞生了文学的空间形式。空间形式是指小说叙述结构的一种模式,文本通过并置、片段、蒙太奇和多重情节来模糊甚至对时间因素去中心化,叙事舍弃传统的线形顺序,转而采用共时性的空间叙述方式,使文本呈现出碎片化、拼贴化的美学效果。

1945年,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约瑟夫·弗兰克在《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中,针对现代小说表现出的追求空间化效果的新趋势,首次提出了“空间形式”这个概念,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小说理论范型。弗兰克认为,空间形式是“与造型艺术里所出现的发展相对应的……文学补充物。……二者都试图克服包含在其中的时间因素”。弗兰克从叙事的三个侧面,即语言的空间形式、故事的物理空间和读者的心理空间分析了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这篇原創性的论文在批评界引发了长期的争议,也引起了人们对文学作品中空间形式问题的关注。在弗兰克的启发下,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积极参与文学空间形式的研究,对空间形式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米切尔森在《叙述中的空间结构类型》一文中详尽阐述了构成小说空间形式的各种因素。戈特弗里德·本在《表象型小说》中用了一个比喻来描绘空间形式小说的结构特征,指出小说“是像一个橘子一样来建构的。一个橘子由数目众多的瓣、水果的单个的断片、薄片诸如此类的东西组成,它们都相互紧挨着(毗邻——莱辛的术语),具有同等的价值……但是它们并不向外趋向于空间,而是趋向于中间,趋向于白色坚韧的茎……这个坚韧的茎是表型,是存在——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各部分之间是没有任何别的关系的。”米切尔森将此解释为:“空间形式的小说不是萝卜,日积月累,长得绿意流泻;确切地说,它们是由许多相似的瓣组织的橘子,它们并不四处发散,而是集中在唯一的主题(核)上。”上述文学空间形式研究对文学的空间认识在逐渐深化,从仅限于对文本形式层面所取得共时性的空间美学效果探讨到对文本空间整体模式的构建,文学空间内涵不断丰富,意义功能也更为复杂。

英国现代小说作家在創作中改变传统直线型静态叙述模式,采用“扭曲时间”的原则来改变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的一种叙述方式。从創作主体的角度看,英国现代作家表现出了对时间和顺序的摒弃、对空间和结构的偏爱;从接受主体角度看,为了理解现代文类、读者必须把一部空间形式的小说当做一个整体认识,与整体的联系中理解每一个单位;或者说在一个时间片刻里从空间观念上理解作品,而不是把作品视为一个时间序列。本文将空间并置、意识流空间化手法和多重叙述视角三个方面对英国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和批判性考察。

二、空间并置

“并置”是小说空间形式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弗兰克在《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译序中提出,“并置指在文本中并列地置放那些游离于叙述过程之外的各种意象和暗示、象征和联系,使它们在文本中取得连续的参照与前后参照,从而结成一个整体。”换言之,“并置”针对传统小说的时间艺术而言,强调打破叙述的时间流,在空间上把事件与事件、场景与场景、意象与意象、过去与现在并列起来,使文本的统一性不是存在于时间关系中,而是存在于空间关系中。

康拉德小说中不乏“并置”的使用。如《诺斯托罗莫》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共计29章。小说讲述了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柯斯塔瓜纳共和国沿海省份萨拉科的故事。主人公诺斯托罗莫原来是一位意大利水手,英俊、忠诚、精力旺盛,后来成为赫赫有名的码头工人。他为人正直,因此被称为“诺斯托罗莫”,意思是“我们的人(our man)”,小说最后这个被大家公认的“我们的人”成为了“物质利益”的奴隶。整个故事从1800年高尔德家族开发桑·托梅银矿开始,到1900年诺斯托罗莫被杀死,时间跨度有整整100年之久。如果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一一道来,那就不是在創作小说而是在写一部编年史。康拉德显然没有这样做,而是有意打破小说情节发展的自然时间流程,在小说的章与章之间,甚至在同一章之间大幅度来回跳跃,进行时间错位。就这样通过并置,《诺斯托罗莫》中的主要事件被放置于一张巨大的网络之中,各种事件相互关联,互为映衬。并置是一个个静态化空间镜头的剪辑和叠加,它降低了时间的关联性,营造了一种回环的空间效果。

在《尤利西斯》中,詹姆斯·乔伊斯主要运用场景并置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结构,建立了有机的空间结构布局。以第十章(游岩)为例,这一章由发生在都柏林各处的互不相关的十九个场景或十九段幕间插曲组成,追溯了都柏林街头五十个人物的活动。在这一章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乔伊斯采用的穿插叙述和场景并置的手法,它是取得同时性的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他构筑空间形式的必备手段。由于作者在不同场合对人物行动的穿插描述,读者就可以了解这个人物的全貌,或者得到某件事的一幅宏观的图景。通过这样的描绘,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空间图景,读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来建构这一图景。

三、意识流空间化手法的运用

与传统的小说相比,现代主义小说最突出、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表现对象由外部客观的物质世界转向内心主观的精神世界。英国现代小说家把眼光投向了人物丰富和隐秘的内心世界,力图通过自我的意识屏幕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而意识流就是为此目的而采用的新颖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意识流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自由联想把不同时空内发生的事件进行并置组合。人物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空间保持不动,而他的意识活动却使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场景、事件及思想活动相互叠加,使得两种以上在时间和空间上相距很远的事物、景象并置排列,在瞬间内消除了时空的差距从而获得一种空间形象。如伍尔夫在《达洛威夫人》中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技巧。伍尔夫以一天为时间背景,采用物理时间上的一天表现人物心理时间上的一生,既注重人物横向心理活动的描绘,又注重整体结构中的时空交错,以創作手法上的复杂性来表现人物内心真实的复杂性。伍尔夫的巅峰之作《到灯塔去》以灯塔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描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生活片断和经历。伍尔夫突出描述了小说中女性人物——拉姆齐夫人和画家莉莉的意识流动和心理空间的延展,他们成为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主线,貌似简单的故事中蕴涵着人物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