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剂量川芎嗪冶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剂量川芎嗪冶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川芎嗪静脉滴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大剂量组用川芎嗪360~400 mg加入生理盐水静滴;常规剂量组用川芎嗪80 mg加入生理盐水静滴。两组均为1次/d滴注, 12 d为一个疗程, 共治疗一个疗程。结果 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5.0%,常规剂量组总有效率为82.93%, 大剂量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剂量值。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川芎嗪;糖尿病周围神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0%~90%, 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致残的主要因素。近年使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但少见对使用剂量进行明显对比, 本试验对大剂量和常规剂量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1]。

1 资料与方法

1. 1 诊断标准 符合WHO(1999年)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并符合以下条件: ①肢体感觉异常, 出现麻木、蚁行感、疼痛、烧灼感、发凉或伴无力等症状。②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肢体深浅感觉障碍。③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及严重的肝、肾损害者。

1. 2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为本院2000年~2009年住院患者, 共81例, 随机分为两组, 大剂量组40例, 男24例, 女16例, 年龄34~80岁, 平均(55.9±5.0)岁, 糖尿病病程2~11年, 平均(5.2±2.9)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8年;常规剂量组41例, 男27例, 女14例, 年龄35~77岁, 平均(56.1±4.8)岁, 糖尿病病程2~12年, 平均(5.0±3.1)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及周围神经病程等方面,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3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严格控制饮食、血糖、血压及血脂, 在此基础上, 大剂量组用川芎嗪360~400 mg/d;常规剂量组用川芎嗪80 mg/d。两组均治疗12 d。

1. 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自觉肢体感觉异常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自觉肢体感觉异常等症状减轻;无效:自觉症状明显无好转或有加强。显效和有效均可认为有效。

2 结果

2. 1 治疗结果 具体见表1。

2. 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由营养神经的小血管病变所致。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增生, 血小板聚集及纤维素沉积使微血管狭窄或闭塞, 因而使神经发生缺血性改变[2]。川芎嗪是中药川芎根茎中提取分离的生物碱单体, 主要作用有:①扩张微动脉, 改善微循环。②溶解纤维蛋白原, 降低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性。③改善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 减轻或消除神经细胞水肿、坏死及变性, 提高神经传导速度。④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 降低组织山梨醇含量。本研究发现使用大剂量川芎嗪与常规剂量川芎嗪剂量相比, 疗效增加, 但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 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提供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巍,谢映红.中药提取物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6,20(4):350.

[2] 徐浩.川芎嗪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23(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