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泸州油纸伞:桐香竹韵里的传统与时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泸州油纸伞:桐香竹韵里的传统与时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那一把把集古典韵味与时尚魅力于一身,只有在怀旧时才会被人们想起的油纸伞,在毕禄富这代油纸伞制作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正以一个崭新的形象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戴望舒的诗中,那把油纸伞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如今,在大街小巷行色匆匆遮天蔽日的尼龙伞流中,那把在雨巷中撑着寂寥愁怨的油纸伞竟鲜见踪迹。

在四川泸州市区西南方向大约30公里的分水岭,就有这样的油纸伞厂,一群年迈的老师傅依然用纯手工的方式,制作那梦境里的油纸伞。在那里,一把把集古典韵味与时尚魅力于一身的油纸伞,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老街自古以来的风景

在今天的分水岭老街,仍然有一群人在用传统的工艺、全手工的方式制作着油纸伞。从备料到最后的晾晒,制作一把伞要经历9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种工具,历时半个月时间。

这种纯手工加工出来的油纸伞反复撑收3000次不损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伞顶五级风中行走不变形。

锯托、穿纹、网边、糊纸、扎工、晃油、箍烤……每一道工序都完全依靠手工完成,而在这近百道工序中,数糊纸最考验艺人的手艺。糊纸师傅手艺的精湛决定了伞面图案的完整。78岁的糊纸师傅张胜华已经从事油纸伞制作60年了,经他手糊过的纸伞伞面平整得甚至找不到接口。而手绘图案和桐油石印则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项制作油纸伞的传统工艺,堪称“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那块被岁月磨得无比光滑的大理石板被油纸伞第六代传承人、泸州市江阳区分水油纸伞厂(以下简称分水伞厂)厂长毕禄富称作“中国最后一个石印机”。

在和煦温暖的阳光下晾晒后,制作油纸伞的最后一道工序才算完成。一把把经阳光晒过的油纸伞还散发着淡淡的桐油香味,而最让人称奇的是一种叫“满穿”的工艺。艺人们说,只有顶级的工艺伞中才会运用这项技艺。伞架穿满各色彩线,远看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近看,那彩线虚虚实实、色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挽着麻花辫的姑娘们一边熟练地将彩线穿梭于伞架之间,一边有说有笑,那是分水老街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分水伞厂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泸县制伞生产合作社。青石堆砌的厂房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从伞厂大门上那些斑驳的雕花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伞厂当年的辉煌。

泸州生产制作油纸伞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距今已近400年。据《泸县志》记载:“泸制(桐油)纸伞,颇为有名。城厢业此者二十余家。崇义分水岭亦多此业,而以分水岭所制为佳。”据说当时主要生产“贡伞”,在民间使用并不广泛。传说清朝喜欢书画的康熙皇帝还在泸州朝奉的油纸伞上作过书画赏赐功臣。据一些老人介绍,现泸州特有的满穿伞就是由当年宫廷“贡伞”演变而来的。到清朝中后期,泸州油纸伞从宫廷逐渐走向民间,颜色以红色为主,做雨具使用,泸州油纸伞生产制作规模也逐渐扩大,发展到现江阳区分水、蓝田、沙湾、弥陀、小市等处。

明末清初到20世纪70年代,是油纸伞的鼎盛时期,小小的分水岭从事油纸伞业的匠人就有1000余人,“家家都有制伞匠,户户都会编伞线”。特别是上世纪40年代末期至50年代初期,制作油纸伞已经成为当地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极盛时期,泸州境内共有大小油纸伞生产厂家10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年产纸伞2000万把,占当时全国主要雨具红伞的60%左右。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以前,泸州仍是我国最大的雨具类油纸伞的生产地,以生产雨具“大红伞”而享誉国内外。当时全国使用的各种红色雨具油纸伞中,三把里就有两把来自泸州。

上世纪初,泸州人许桐生创立了“许桐生老伞铺”字号,将油纸伞制作的技艺推向了巅峰。那时候,印有许桐生字号的油纸伞只要一进入市场就会被抢购一空。许桐生也成为油纸伞传人中的一代大师。

现在的分水油纸伞承袭了制伞大师许桐生的传统技艺,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手工绘画伞。油纸伞已经从原来单一的遮雨遮阳用具演变成为集工艺与文化于一体的艺术品。2008年,分水油纸伞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让油纸伞不再“寂寞”

2009年2月,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展。展会上不仅有花色品种齐全的静态展品,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场生产演示。在分水油纸伞展览区,古老的木架、油亮光滑的大理石印版、兑色桐油桶、棕刷等各类制作工具进入人们的视野,手绘图案和套色石印工序繁复,让观众发出阵阵惊叹。

现场展示的整个制作过程完全是手工的,原始得没有一点现代化的气息,这为油纸伞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然而,这项在今天深受关注的传统民间技艺,一度面临失传的困境。上世纪70年代以后,实用方便的钢架伞和尼龙伞逐渐取代了油纸伞,泸州油纸伞开始逐步走向衰败,即使是在当地也很少有人再使用大红伞做雨具了,以前从事油纸伞生产的人们也都纷纷转行。“最艰难的时期,只有我和妻子两个人在做伞。”毕禄富回忆说,那段在孤独中坚守的岁月,仅凭做伞已经难以维持生计时,他和妻子也曾做过蜂窝煤等其他生意,用赚来的钱维持伞厂的运转。然而,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让毕禄富感到温暖的,还有江阳区政府始终如一的支持和鼓励。区领导始终强调,油纸伞是江阳区恒久而独特的文化名片,绝对不能丢。2005年,泸州市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时,时任区委书记就表示要大力扶持和关注分水油纸伞,借创建之机把伞厂做大做强。毕禄富说,这给了他们巨大的鼓舞。

近几年,江阳区政府在帮助油纸伞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做了大量工作,自从油纸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油纸伞特殊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人们对油纸伞这项传统技艺的关注越来越多了。“可以说是进入‘非遗’名录拯救了油纸伞!”毕禄富说。

申报“非遗”成功以后,油纸伞在市场上也经历了无品牌到有注册商标的过程。品牌内涵的凸显、价值的提升,最终体现在油纸伞价格的上涨。“现在最好的那种手造油纸伞,在市面上要卖到几百元一把,利润相当于过去销售几百把传统大红伞。”分水伞厂销售经理杨玉泉说。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泸州的油纸伞有许多美好的寓意。大红伞被人们视为吉祥之伞,古代有一个习俗,就是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的人,行囊里除书本之外,一定要带一把红油纸伞,预祝路途平安、高中状元。尤其是在我国贵州苗族地区,人们在订婚、结婚、祝寿、祭祀祖先时都要用到大红伞。此外,花伞的图案寓意上也有颇多讲究,用于婚聘的油纸伞图案是“龙凤呈祥”“牛郎织女”“天仙配”,恭贺孩子新生的是“二龙抢宝”“喜鹊闹梅”“仙女散花”,生日馈赠则是“百鸟朝凤”“不老松”“八仙过海”等。

而一批新品油纸伞的出现打破了数百年来分水油纸伞在人们心目中定格的模样,以青花为主打图案的八角伞,以传统戏曲、胖娃娃为主打图案的年画伞等,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毕禄富在看一期电视节目时受到启发,“传统的民间工艺必须在保留其核心工艺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发展不断融入更多的时代审美元素,不断更新产品结构,才会焕发出生命力,不然就只有衰败。油纸伞也是这样,如不适应社会审美要求,注入时代的审美元素,继续按照传统的色彩、样式、图案发展下去,最终也只会走向衰败。”毕禄富说,“近一年来,我始终注意这样的创新理念:在保留泸州传统油纸伞经久耐用可做雨具的核心工艺基础上,将传统中国文化元素、时代审美元素融合进油纸伞的制作中,走礼品型、收藏型、精致型的发展道路。”

毕禄富拿出一把色泽淡雅的油纸伞展示给笔者看。这把伞在图案上并没有多么鲜艳复杂的花色,然而仔细观察会发现那淡黄色的伞面上镶嵌了零零散散的花瓣和树叶,拿在手里既有传统油纸伞的古典韵味,又多了几分时尚和现代气息。

这种伞叫手造纸伞,是分水伞厂与深圳紫苑公司共同开发的新产品。手造纸采用了贵州省丹寨县石桥村古法作坊世代相传的造纸工艺,这一造纸工艺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也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伞厂在制作手造纸时,把木纸浆进行搅拌,搅拌后随意放入竹叶、草叶、花瓣等,用手舀的方式晾干木纸浆后糊在伞上面,原生态的花瓣、叶子使得每一把伞都具有独一无二的花纹。“这把伞使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珠联璧合,融入了当代审美元素,是分水油纸伞在创新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重要突破。”毕禄富说。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毕禄富对分水油纸伞未来发展的定位。“不能让油纸伞变成老古董,说到底油纸伞是一件商品,而伞厂是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发展,油纸伞这项传统技艺才能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那把只有在怀旧时才会被人们想起的油纸伞,在毕禄富这代油纸伞制作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正以一种崭新的形象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