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宁波慈溪绿色食品企业在基地建设上的经验与做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宁波慈溪绿色食品企业在基地建设上的经验与做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宁波慈溪市作为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和华东地区最大的出口蔬菜基地,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出口农产品企业与原料基地的互助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深化,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出口农产品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与瓶颈。为了应对危机,出口农产品企业纷纷以绿色食品为标杆,进行转型升级,拓展国内绿色食品的生产与销售,依托于多年的出口质量管理经验,加之政府农业政策的有效支撑与推动,经过多年持续的管理改善与创新,多数企业均已创建了一批质量保障体系较为成熟的原料基地。

原料的安全、优质是绿色食品质量的核心,慈溪地区几乎所有绿色食品企业的质量保障体系正是以此为基础建立的。近年来,企业大力推行原料基地建设,从而有效应对国内外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

1 基地的分级管理是搞好基地建设的前提

为了有效实施企业的质量保障体系,慈溪地区的企业一般会从原料采购上着手,建立若干个原料基地,并对基地进行分类,实施分类管理,从源头上保证原料的安全、优质。最主流的基地合作一般有2种类型。

一是自营农场。自营农场是企业直接向有关部门承包土地,公司派员亲自进行全程种植与管理的农场。此类农场的种植户为公司的全额雇工。企业的自营基地主要进行优质标准化栽培、农药安全试验、新品种引种试验等探索性、储备性的技术研究工作,为其他订单农场的农业标准化与集约化生产提供样本和示范。

二是订单农场。订单农场指用合同的形式对基地进行紧密控制,公司与农户确定产品价格,农户在公司全程管理之下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基地形式,也有些企业会组建利益关系更为紧密的加盟农场,与订单不同之处在于对基地土地使用权、硬件设施、合作紧密度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企业对其原料收购外的奖励补贴力度也更多些,但总而言之,两者管理模式和要求都是一样的。

企业的基地建设对象也主要是以上2类基地,企业在推广基地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路也很容易理解,正如新品种试种推广一样,循序渐进,先引进一套国内外成熟的基地质量保障体系,再在自营农场和个别订单农场进行局部试验,试验成功后根据农场级别以及管理水平逐步推行,由于一些大型企业的基地分布范围广、分布点多,一旦较多的区域化基地完成了基地质量体系的升级,就能起到显著的示范作用,从而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地区基地的发展和升级。这样,即使是一些因为客观条件原因管理不太好的订单基地,在周边农场和公司的影响下,也能以无公害为基础,大幅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最终推动其基地建设的改善,所有绿色食品企业的产品质量也将因基地源头的良好管理而受益。

目前,海通之类大型企业的自营与加盟农场基本上都通过绿色食品、GAP、商检出口蔬菜备案等方面的认证,下阶段企业的目标是进一步落实和强化绿色食品基地的过程管理和监督,从而将各个基地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2 以原料安全、优质为核心的基地质量保障体系

慈溪地区绿色食品企业基地建设的核心是基地质量保障体系,而基地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是原料的安全、优质。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规模经营、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是原料基地的基本要求

慈溪地区是国内较早实施土地流转的地区,因此企业的基地多要求具备一定的规模。一般要求基地面积集中连片6.7hm2以上,土质良好,路、沟、渠、管理房等基础设施完善,其中管理房至少要求配套有植保员办公室、农资专用仓库;同时栽培管理制度、标准化等制度规范齐全并在相应的管理房上墙。

基地周围环境良好,无工矿污染源。土壤、水质、大气等经权威机构检测达到绿色食品要求。农场与外界有一定的隔离条件,不易受外界影响。

2.2 实施科学的基地管理模式

慈溪地区企业的基地管理模式目前已从原有的“公司+基地+农户”小规模生产,逐渐转为“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培训、统一用药、统一收购”的“公司+农场”的标准化生产形式,确保了基地原料生产的安全、优质、稳定。

为了更好地监督基地质量保障体系的运作情况,企业会派专职植保员进行基地巡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基地选择、农资购买使用;种植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农药手册的落实情况、田间操作记录的记录情况。

2.2.1 成立专门的基地质量管理机构。慈溪地区企业的基地一般由品管部和基地管理部门协同监管。品管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食品安全的体系管理认证、食品安全和预警、基地考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决策等工作。基地管理部门由植保员和采购领导组成,其主要职责:按照质量保障体系要求,制订农药使用手册,栽培作业指导书等规程,对农药进行统一购买、发放和回收;制订田间现场管理办法,对基地进行巡视检查,定期汇报基地管理情况,定期组织质量体系培训。

2.2.2 通过制定农药手册和栽培作业指导书统一基地管理依据。根据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客户要求以及基地的建议,由基地管理部门制订标准化农药使用手册和栽培作业指导书,一旦审批后,基地必须以此为依据全面有效实施,若确实要使用其它方案,则应提前通知企业,经同意后方可开展。

2.2.3 强制农药管理(“三统一”管理)。统一购买:企业采购部对农药供应商考评,取得其资质证明、农药成分分析报告等材料后。植保员统一从指定的供应商处采购农药。

统一发放:购入农药后,企业安排植保员统一发放至各基地。各基地将农药存入专用保管仓库,做好标识,并进行相关的记录登记。基地在农药出库时做好农药出库登记及发放记录。

统一使用:基地农药使用时需事先通知企业,并在规定的使用时期内使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农药使用规范及事先确定好的浓度进行配比,植保员随机进行现场监督抽查。农药使用结束后,对已稀释好的多余的药液则按规定使用在路边杂草或绿化带上,未开封农药,根据公司规定退回或妥善保管,同时做好使用记录。

2.2.4 通过不定期田间巡视监督基地管理措施的实施。企业实行田间巡视制度,以了解农场日常质量管理的控制情况。作物生长期间植保员一般每半个月随机巡视基地1~2次,及时了解作物生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重点控制与掌握农场及周边地块农药使用情况,以及质量保障体系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并向领导汇报。

2.2.5 通过多次农残检测验证基地管理效果。基地原料采收前一般会进行2次农残检测,第1次是采收前3~5天,企业安排人员到田间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采收;第2次是每车原料到厂后,在常规的质量评定验收时随机进行抽检;以后在产品入库后还会制定一定比率的抽样计划。

2.2.6 通过质量体系培训提高基地人员素质。培训在基地质量保障体系中非常重要。一般基地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种植前通过安排质量体系、种植技术、农药使用等培训,可以大幅提高其质量意识和种植管理水平,在种植过程中还可结合实际进行田间现场培训。

2.2.7 体系内审与基地考评促使持续改进。为提高基地质量保障体系管理水平,企业每年至少1次由品管部对基地进行质量保障体系内部审核与考评,以保证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和不断提高、改进;另外,考评结果直接与基地的年度奖励、补贴挂钩。

2.2.8 实行基地安全风险分析及预警机制。对于销售量较大的产品,企业甚至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对基地原料的农残、重金属等风险进行分析,对于风险高的农资定期预警信息,同时企业也会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2.9 TBS溯源体系造就基地质量终身制。企业的产品在实施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下,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全程进行TBS溯源管理。随便拿出一箱产品,就能根据上面的TBS代码寻找到这个产品的种植地、农场主、从而查询到种植过程中的农药、肥料等质量保障管理信息,一旦从TBS过程中发现基地有弄虚作假等诚信问题,则处罚力度将会相当大。

以上就是宁波慈溪地区绿色食品企业在基地建设上的一些经验做法,这类体系成功实施,与慈溪地区独特的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度的支农惠农政策、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企业的共同促进等因素也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