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07中国机械工业总产值预计首超7万亿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07中国机械工业总产值预计首超7万亿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2007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07年,机械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近32%,已连续第五年以超过20%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重要机械产品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生产发电设备超过12000万千瓦,汽车888万辆,数控机床约12万台。

2007年前11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3886.66亿元,比上年增长47.79%;重大装备的研制实现了许多新突破,节能减排装备开发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外贸出口增长40.74%,比进口增速高出20.67个百分点;机械装备自给率超过80%,对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利润同比增长47.79%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

2007年机械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超过了年初作出的增长20%的预计,且明显高于2006年的增速。从2003年开始,机械工业已连续第五年达到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五年的增速分别为38.9%、33.62%、21.18%、31.5%和35.33%(1~11月份)。

2007年机械工业的工业总产值预计将首次突破7万亿元。中国机械工业的一些重要产品又上一个新台阶。在统计的95种主要产品中,同比增长的有79种,增速为两位数的有74种,占77.89%。

许多重要产品实现了新的跨越。

发电设备

在2006年产量达到11000万千瓦的创纪录水平、超过世界其它各国产量之和的基础上,2007年产量再创新高,预计超过12000万千瓦。

汽车

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首次超过800万辆,累计生产888万辆,同比增长22.02%,超过了年初预计的800万辆水平。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从200万辆跃升至888万辆,连续7年平均增速超20%,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见的。

数控机床

2007年从3月份开始,月产量都在1万台以上,预计全年产量在12万台以上,比2006年8.58万台的年产量净增3.5万台。

2007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比上年又有新提高,生产高速发展的同时,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继续刷新,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

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886.66亿元,同比增长47.79%,比同期工业总产值的增幅高出近16个百分点;税金总额2102.62亿元,同比增长27.59%,同比增加481.90亿元,实现利润和税金均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中国机械企业经营质量全面提高。2007年1~11月,机械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7.24%,比上年同期提高25.59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高达97.32%。

经营效率稳步提高: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19%,同比提高0.6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4.26万元/人年,同比提高2.93万元/人年,提高了25.8%;工业增加值率26.86%,提高0.6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率59.52%,同比降低0.2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09次,同比加快了0.77次。

同时,机械产品自给率连年提高,2007年可达到82%左右,比上年继续有所提高。

来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信息显示,中国机械装备自给率已超过80%。

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7年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年度报告》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在机械工业联合会2007年经济运行情况会上介绍2001年中国机械装备自给率为71%,几年中该项指标持续发展,到2007年底已经超过82%。

据介绍,2007年前11个月,中国机械工业实现贸易顺差225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外贸顺差的9.43%。而以前机械工业一直是中国外贸的最大逆差行业之一。

中国从2006年起机械工业已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2007年我国机械工业外贸出口增长40.74%,比进口增速高出20.67个百分点。

2008年机械工业生产有望增长20%

1月21日,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7年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年度报告》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表示,目前机械工业的市场需求形势总体较好,机械工业多数企业手持订单较多,生产任务仍比较饱满,从而为2008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市场条件。

但在总体向好的形势下必须清醒地看到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重大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零部件跟不上主机发展要求问题;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延倾向仍较重、一般产品产能过剩问题;加大量大面广的节材、节能机电产品发展力度,优化产品结构问题;加大并购重组力度,优化企业结构问题;抑制“两高一资”产品盲目发展、提高产品出口档次,优化外贸、外资结构问题等等。目前大型船用发动机、中高档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等仍要依赖进口。这些都必须在机械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给予高度关注。

从外部资源供给环境看,今年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应预计可以基本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但价格可能居高不下,甚至继续上涨。与2007年相比,2008年机械工业的经济运行环境可能趋紧。

我们预测2008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增速将比2007年放缓。

预测2008年机械工业生产将保持连续第6年20%左右的增长,销售、效益和出口也都可能增长20%左右。重要产品产量也将再创佳绩,汽车产量将冲击1000万辆大关,发电设备估计可维持在10000万千瓦左右的高位,数控机床产量将达14~15万台,其它各类主要产品也都有望继续稳定增长。

研发投入比重攀升新产品销售额占比过半

2007年高效节能减排设备、基础产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创新成果捷报频传,产品升级趋势已渐形成,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明显上升。

近几年来,机床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了新产品开发速度,开发出了一批大尺寸、大吨位、高精、高速、多坐标联动、具有复合加工功能的新产品,满足了重点用户的急需。目前,国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多功能复合机床等高性能机床产品已开始投放市场,在重点领域应用日趋广泛。如:用于管道加工的大型深孔钻镗床,带有A、B轴摆动头的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重型曲轴旋风加工机床和一批极限尺寸机床等高水平机床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提高我国经济安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很多机床企业的新产品销售额已占到其全部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2007年还为农业、建设工程等领域提供了一批具有国内或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端设备,如180马力轮式拖拉机,直径11.18米盾构机,20000吨×125米多吊点桥式起重机,特大型高精度圆柱滚子轴承等等。

装备制造不断升级

能源装备技术提速

装备是能源技术发展的基础。2007年机械工业除在自身生产过程中改进管理,努力节能降耗外,更重要的是以节能减排为目标,致力于装备产品的升级。

加快推进能源装备新技术的突破。

(1)稳步推进特高压输电装备的研制。到2007年底,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远、送电容量最大的±800千伏直流输电和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主设备的研制已全面启动,目前进展良好。

(2)风力发电设备研制、生产取得重要成果。近年来,风力发电设备研制和生产进展很快,2007年成功研制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风电设备的生产已迈入快车道。

(3)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有清洁能源汽车之称,我国对其研发能力由弱变强,现在我国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3类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已相继问世,其中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实现了规模示范,纯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已初步形成国Ⅳ排放水平发动机的自主开发能力,已有百余种燃气汽车整车车型进入国家机动车新产品公告。燃气汽车在全国70多个城市得到示范应用,市场规模达到30多万辆,每年可替代燃油300万吨。

产品结构不断改善

增长模式显著提高

2007年,机械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正在向高层次升级。

电力设备

2007年发电设备中水轮发电机组产量增长幅度达到53%,大大高于同期火电机组2.9%的增幅,水电机组占发电设备总产量的比重由上年的13%提高至18.3%,而且生产的大机组多,仅单机70万千瓦的巨型机组就多达11套;与此同时,风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设备也增长迅速,规模化生产之势已经形成;此外,火电机组中节能减排的高效、高参数、大容量、新技术机组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汽车

汽车产品结构的调整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加速。商用车增幅近年来第一次超过乘用车,而商用车中的重型卡车(14吨以上)的生产增幅到达77%,销量增幅达到69%。

机床

数控机床产量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近34%,比同期全部金属切削机床增速快22个百分点。

按产量计的金切机床数控化率已达19.87%,比上年末的15.26%高4.61个百分点。

企业结构明显优化

区域增速日趋合理

改革重组、自主创新促进了企业结构的优化,一批优势企业呈现勃勃生机,初步进入技术升级――质量提升――市场扩大――效益提高――技术升级的良性循环轨道,产品档次和技术附加值明显提高,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已具有较强竞争力。

一批大集团充分发挥在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和上市,在组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大型企业集团的过程中取得很大进展。

尤其在振兴东北、西部等老工业基地,推动其重大技术装备企业振兴,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成效开始显现。

从2007年各个地区机械工业生产、销售、利润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看,初步显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气象。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机械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为31.06%、40.32%、44.31%和47.97%;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9.24%、29.95%、33.21%和33.74%;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37.14%、107.25%、89.15%和55.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为35.08%、50.34%、58.49%和63.68%。

以上分析表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增速普遍高于东部,区域经济结构正在朝预期方向调整。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贸易顺差达225亿美元

按海关统计,2007年前11个月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32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出口1748.14亿美元,增长40.74%;进口1522.96亿美元,增长20.07%;占全国外贸进出口的比重分别为16.60%、15.84%和17.61%,都比上年有所增加。

2007年前11个月实现贸易顺差225亿美元,为同期全国外贸顺差2388.48亿美元的9.43%。而以前机械工业一直是中国外贸的最大逆差行业之一。顺差的大幅增加,显示了机械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2006年起中国机械工业已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国。

2007年机械工业出口产品结构继续升级:技术附加值高的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出口增长迅猛,2007年1~11月汽车行业出口同比增长52%,工程机械工业出口同比增长62.7%,均大大高于全行业同期增长40%的平均水平;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46.8%,高于加工贸易增长1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增长52.4%,高于全行业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这些都表明机械工业的外贸质量正在稳步提高。

■视点

蔡惟慈 五大机遇助力行业升级

中国机械工业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支撑,同时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全国上下已形成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共识,尽管振兴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总的升级趋势已经形成。尽管国际上对我国出口限制日益增多,但我国机械工业的比较优势正逐步显现。行业的振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对今后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他分析,目前中国机械行业面临五大机遇:一是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内需旺盛;二是新农村和城市化带来新机遇;三是国际比较优势吸引产业转移;四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效应;五是产业升级提升行业竞争能力。

从需求侧看:预计今年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增长速度可能比去年有所回落,但继续增长的态势估计不会发生突发性逆转,需求总量仍可望继续保持增长。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走势高位微落,今年估计将继续有所降温,但总体需求环境仍属较好;去年进入二季度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减缓;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明显增加。最近金融市场动荡对全球经济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可能比预期的严重。但据有关机构预测,今年世界经济仍可保持一定增长。

从供给看:机械工业所需的主要原材料、能源、运力等要素的供给尽管在局部领域存在一些比较尖锐的矛盾,但总体而言基本能适应近期发展需要,目前尚看不到上述要素供给总体发生转折性变化的迹象。

尽管煤电油运的供给总体未显紧张,但国际市场油价不断攀升,铁矿石及海运价格也屡传涨声,农产品提价之势已成,从诸多迹象判断,今年国际国内的能源及钢材等原材料都面临着不断加大的涨价压力,这些压力必将向下游传递,加之贷款利率提高,汇率变化,企业财务费用必将增大,从而使机械工业的成本增加,对此业内企业必须有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