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怎么看央视栏目评价体系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7月1日,央视实施新的栏目评价体系,用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专业性4个指标给栏目打分。考评社会效果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分别占20%和25%,考评专业品质的“专业性”占5%,考评传播市场效果和栏目发展状况的“传播力”占50%。总的来看,来自收视率的客观数据和主观评价各占一半。收视率是考核传播力的重要指标,但传播力的4项二级指标都并非收视率绝对值,而是由收视率转换计算获得。并且,央视在“淘汰十个不好的栏目,不如推出一两个品牌栏目”的理念推动下,取消“末位淘汰”制。本刊在问卷星网站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55份,下为调查结果。
1.对央视的新栏目评价体系,您的总体感觉是:
A.很好 25.5%B.较好 34.5%
C.好7.3%D.一般 23.6%
E.不好说7.3%F.其他1.8%
2.在新评价体系中,收视率不再为王,您认为此举:
A.很好,早该改了 49.1%B.没有很大影响 18.2%
C.矫枉过正 14.5%D.不好说 10.9%
E.其他7.3%(评价体系改了,即使不以收视率为主,只要公信力上去了,收视率早晚会上去,这不是是否以收视率为主的问题,而是评价体系本身是否得民心;收视率不再为王固然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也不能矫枉过正,如果一味强调社会效应,会造成观众的流失,造成节目趣味性和可看性的降低)
3.“末位淘汰”曾是被推崇的革新之举,现在被取消,您认为会产生什么影响?
A.差的节目没有被淘汰的硬性压力,创新动力不足29.1%
B.差的节目会更主动改变21.8%
C.不好说36.4%
D.其他12.7%(“末位淘汰”是商业媒体的做法,央视兼公共媒体与商业媒体于一身,收视率低的教育、文化和公共事务的报道即使是末位,也不能淘汰,“末位淘汰”是泛娱乐化的罪魁祸首!)
4.您认为来自收视率的客观数据和主观评价各占一半,这个比例是否恰当?
A.恰当40%
B.不恰当,应提高主观评价所占比重9.1%
C.不恰当,应提高收视率数据所占比重 21.8%
D.不好说21.8%
E.其他 7.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一些综艺节目收视率很高,但很难说是好节目还是不好的节目,这种情况下各占一半的做法也许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像《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收视率不高都难,这种情况下,收视率的客观数据和主观评价两者之间的占比怎样分配都是毫无意义的)
5.您认为央视使用新评价体系后,会对电视节目产生什么影响(多选)?
A.节目会更注重社会效益和专业水平61.8%
B.一些小众的精品节目会获得生存空间69.1%
C.总体上节目的可视性、趣味性会降低18.2%
D.不好说 9.1%
E.其他 1.8%
6.您认为这个评价体系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如果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
打造精品是必需的,然而淘汰收视率差、评价不高的节目也是必需的,因为现在此类节目占用了大量资源;期待好的执行;任何一个新的制度都会有不足之处,需要边运行边改进;重要的不是这个评价体系,重要的是为谁办电视;引导力和传播力在考评中占的比例该大一些;具体指标要更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引导力和影响力两个指标很难量化,评价起来不好把握,而传播力很大程度上依靠二次计算获得,结果可能是一些影响力较小但有忠实观众的节目胜出,影响整体创新力;所有调查,包括收视率,都应是靠谱的,别太离谱就成。
7.您认为这个评价体系对其他媒体有何借鉴意义?
除了专业频道和加密频道,所有的电视频道都应这样,尤其是卫视频道。一些卫视频道的节目,据我统计新闻节目只占10%,教育节目只占5%左右,电视剧占50%以上,加上其他的娱乐节目,公共服务功能严重缺失,比西方的商业电视台的泛娱乐化、低俗化现象更加严重。中国的电视观众只剩下老人和儿童了,公信力低。总之,中国的电视媒体要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收视率至上,要向央视看齐,或者对全国的卫视频道进行公共服务评估;意义有,但是收视依然是王道;单纯的效仿永远得不到自己的套路,其他媒体尤其是地方电视媒体,应充分运用CI理论走个性化道路,异质化竞争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央视与地方台的功能有一定差别,地方台可以更重收视率;对一些报纸和杂志也有借鉴意义;目的是好的,实际的执行有待检验;任何媒体,在关注收视率或阅读率的同时,都应该注重自己的专业化、引导力和影响力。
(本期调查主持: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