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扬州市区酸雨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扬州市区酸雨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对扬州市区2010年至2013年的降雨进行调查及评价,结果发现:2013年,扬州市区为非酸雨区,降雨类型为混合型且降雨没有受到氯化物污染影响。扬州的酸雨率与降水总量没有明显相关性,酸雨率与降水pH年均值呈负相关性。2010年至2013年,扬州市区的酸雨发生频率无明显变化规律

【关键词】扬州市;酸雨;变化规律

前言

酸雨是指 pH 小于 5.65 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一年之内可降若干次雨,有的是酸雨,有的不是酸雨,因此一般称某地区的酸雨率为该地区酸雨次数除以降雨的总次数。其最低值为0%;最高值为100%。如果有降雪(或冰雹),当以降雨视之。

1.酸雨采集情况

扬州市区共设降雨监测点4个,分别为第四人民医院、扬州邗江监测站、平山茶场和三江营。逢雨必测,若一天中有几次降雨过程,则合并为一个样品测定,若连续降雨,则以上午9:00为分割时间,分样测定。监测项目有降水量、pH值、电导率、硫酸根、硝酸根、氟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铵离子,共11项。

2. 2013年扬州市区酸雨状况及变化规律

2.1 总体状况

2013年扬州市区共采集降水样品211个,其中酸雨样品65个,酸雨率为30.7%。降水pH 测值范围3.51~7.55,降水pH年均值为5.86。

酸雨的五级标准:1)、年均降水pH高于5.65, 酸雨率是0-20%,为非酸雨区;2)、pH在 5.30--5.60 之间, 酸雨率是10--40% ,为轻酸雨区;3)、pH在5.00--5.30之间, 酸雨率是30-60%,为中度酸雨区;4)、pH在4.70--5.00之间,酸雨率是50-80%,为较重酸雨区;5)、pH小于4.70, 酸雨率是70-100%,为重酸雨区。扬州市区的降水pH年均值为5.86,从五级标准中可以看出,扬州市区为非酸雨区。

2.2 降水化学成分分析

通常情况下,酸雨中的阴离子主要是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根据两者在酸雨样品中的浓度可以判定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的燃烧,氮氧化物主要是来自于汽车尾气等污染源。相关的文献中[1],通过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比值将酸雨的类型分为三类,如下:(1)硫酸型或燃煤型:硫酸根/硝酸根>3;(2)混合型:0.5

2013年,扬州市区降水中的阴离子主要是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其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20mmol/L,硝酸根离子浓度为:0.09mmol/L,硫酸根/硝酸根=2.22,综上所述,扬州市区的降雨为混合型。

2013年,扬州市区降水中离子浓度排序为:硫酸根(19.47mg/L,0.20mmol/L)>硝酸根(5.29 mg/L,0.09mmol/L)>钠离子(5.20 mg/L)>钙离子(3.65 mg/L)>氯离子(1.43 mg/L)>铵离子(1.11 mg/L)>镁离子(0.18 mg/L)>钾离子(0.18 mg/L)>氟离子(0.06 mg/L)。

从上浓度排序中可以看出:在降水阳离子组成中,钠离子是主要离子,其次是钙离子,说明来源于碱性颗粒物中的钠离子和钙离子对酸雨的中和作用占比最大。此外,氯离子浓度小于钠离子,表明扬州市区降雨没有受到氯化物污染影响。

2.3 年内时间变化规律

2013年,扬州市区降水月度降雨量、酸雨率及降雨pH平均值见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2013年降雨主要集中在5~7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5.6%;酸雨较重的月份为1月、5月和11月,酸雨频率分别为53.3%、47.1%和57.1%。6~9月没有酸性降雨。酸雨率与降水总量没有明显相关性。

2.4 年内空间规律

2013年,扬州市区4个测点均出现酸雨,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5.72~6.03。扬州市区各监测点位的酸雨频率计年均pH值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酸雨频率为邗江监测站>平山茶场>第四人民医院(四人医)>三江营,邗江监测站酸雨频率最高,为38.6%。与酸雨频率对应:降水pH年均值为邗江监测站

图 1 2013年月度降雨量、酸雨率及降雨pH平均值图

图 2 2013年市区各测点降水酸雨频率及pH值图

3.年度变化规律

2010年至2013年,扬州市区酸雨年度变化规律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四年来,扬州市区的酸雨发生频率无明显变化规律;酸雨量/降水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降水pH平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扬州地区酸雨污染状况有明显好转,市区酸雨呈逐年减少趋势。

表1 降水酸污染年度变化表

项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酸雨发生频率 32.9% 26.5% 22.05% 30.7%

酸雨量/降水总量 35.2% 34.0% 23.4% 13.8 %

pH测得范围 4.09-8.36 4.12-8.04 4.08-8.46 3.51-7.55

降水pH平均值 5.09 5.47 5.11 5.86

4.结论

2010年至2013年,扬州市区酸雨量/降水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降水pH平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扬州市区为非酸雨区,降雨类型为混合型且降雨没有受到氯化物污染影响。扬州的酸雨率与降水总量没有明显相关性,酸雨率与降水pH年均值呈负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惠学香.扬州地区酸雨现状及成因分析[J].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3,5(1):43-46.

作者简介:

姜燕,女,1983年4月生,江苏仪征人,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