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轻松驾驭“长音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轻松驾驭“长音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典音乐因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成为幼儿园音乐活动内容的重要来源。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大部分作品篇幅较长,需要剪辑,而有些作品进行剪辑后其流畅性和审美性就会被破坏。那么,如何在音乐的长度和幼儿的生理耐受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使幼儿容易学习呢?笔者尝试结合教学活动“魔仙的指法”来探讨这个问题。这个活动的音乐《化石》选自圣桑作曲的世界名曲《动物狂欢节》,为ABACA’回旋曲结构,速度较快。一开始,我按照经验对作品进行了处理:在不改变音乐性质的情况下减慢速度,并将结构变为AB或ABA。这时,我发现音乐的完整性、审美性和流畅性被破坏了。于是我决定不作删减,以保证音乐的完整性。但问题产生了:如此长的乐曲增加了幼儿在学习中的记忆负担。那么如何减轻幼儿的负担,使他们能更多地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呢?我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来设计教学策略,从故事、动作、图谱、探究时间、创编数量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为音乐选配具有戏剧冲突的故事

我首先对音乐《化石》进行了分析。A段乐曲中急促活泼的木琴敲击声好像是手指在弹奏,B段乐曲犹如用点指法弹奏,C段乐曲相对比较自由,犹如身体在舒展地活动。我决定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思维特点,结合音乐的风格与结构来创编故事。《化石》的音乐具有幽远的意境,与孩子们喜欢的魔仙形象较吻合。如果创编一个“这些石头都是活生生的人,但被施了魔法,魔仙通过弹奏法、点指法解救了他们,使他们复活了”的故事,孩子们一定喜欢。我还提取了童话故事里幼儿喜欢的一些元素,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孩子们边听故事边进入音乐: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国王有许多活泼可爱的王子和公主。有一天,这些王子和公主被坏心肠的巫婆用魔法变成了石头雕像,一动也不能动了。国王非常伤心,每天都在想办法解救王子和公主。终于有一天,天上的魔仙被感动了。魔仙有两种神奇的魔法:一种是弹奏法,一种是点指法。我们今天听的音乐里说的就是魔仙使用弹奏法、点指法解救王子和公主,使雕像复活的故事。

二、给音乐配上具有审美性和流畅性的动作

为了降低幼儿的认知难度,我结合音乐、故事的特点设计了弹奏、点指等手部动作,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并让幼儿在做动作的过程中体验审美性和流畅性。

1.把握难度

我根据音乐的结构、节奏来设计动作。节奏难度大的,动作要求就低;节奏简单的,动作的精准性要求就高。如《化石》音乐的A段由四句结构工整的乐句组成,我把它设计为四句弹奏动作。前半乐句由两小节×× ×× × 0|的节奏组成,节奏比较简单,动作设计为中指、食指交替在身体的一个部位按语言指令“弹弹 弹弹 弹 0|”做弹奏动作,在做最后一个“弹”的动作时手向上抬起以表示休止;后半乐句由×× ×× × ×|× × × 0|的节奏组成,节奏比较复杂,我就降低了动作难度,只要求幼儿用中指、食指交替在身体上弹奏,在最后一小节按照语言指令做弹奏动作。实践证明,这样的难度对于幼儿来说较适宜。

2.设置双角色

在动作的设计上,我注意处理好角色的关系,以让动作变得更加生动。“魔仙的指法”的故事有魔仙和王子、公主。在音乐开始前,我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了合作动作:王子或公主被巫婆施了魔法后变成石头雕像——做静止造型动作,魔仙找到王子或公主——准备用弹奏法解救。在音乐结束时,我设计了一个合作成功的造型动作。又如B段,我将动作设计为:魔仙用点指法点一点,王子的雕像就动一动。如果没有魔仙点一点的动作,王子的动一动就不够生动,而且很难合拍。

3.动静交替

我在动作设计上注意动静交替。初次设计时,王子或公主的雕像造型是不变的,考虑到幼儿长时间保持一种静止的造型动作容易疲劳,以及幼儿喜欢变化的特点,我把雕像造型调整成根据A段的乐句变造型,幼儿只需将被弹奏的部位朝任何方向动一下,便可自然变成新的造型。这样的设计遵循了幼儿的能力特点,不仅能满足幼儿的新奇感,还能使幼儿身体的紧张状态得到放松。最后的A’段是音乐的高潮部分,魔仙为了让王子或公主赶快复活,弹奏得越来越快速,而王子或公主为了赶快复活也挣扎得越来越激烈。在音乐最后一小节,我设计了语言指令“成 功 耶 0|”,要求幼儿在念“成功”时做准备,在念“耶”时马上变出合作造型,以体现音乐情景的完整性。

三、借助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风格和结构

乐曲《化石》的结构比较复杂,为了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风格和结构,我在活动中运用了简单的图谱。

1.借助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风格和形象

图谱的设计只有与音乐风格以及故事形象相匹配,才能有助于幼儿对音乐风格和形象的理解。开始时,我设计了一组图片,其中有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像米老鼠卡通形象一样的手形。但幼儿用这个手形做弹奏动作时有点笨拙,与音乐的灵动风格以及魔仙的形象不吻合。后来,我重新设计了一组比较纤细的手的图片,结果幼儿弹奏的动作变得灵巧而富有弹性了。

2.借助图谱帮助幼儿找出乐曲的主要情节

借助图谱可以帮助幼儿了解音乐的主要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活动一开始,我在让幼儿结合故事倾听乐曲之后提问:“你听到音乐里魔仙好像在干什么?”幼儿回答:“好像在弹奏。”我就马上出示弹奏的图片。接着我问:“音乐里除了魔仙在弹奏,你还听到魔仙在干什么?”幼儿回答:“点指。”我又出示了点指的图片,并追问:“魔仙使用弹奏法、点指法后,王子和公主的雕像开始怎么样了?”幼儿答:“雕像开始复活了。”我又出示图片。图谱的呈现使幼儿清楚地了解了乐曲包含的三个主要内容:弹奏、点指和复活。

3.分段欣赏时根据每段音乐的需要呈现图谱

在分段欣赏时我根据每段音乐的需要以不同方式呈现图谱。(1)A段音乐,先探索再呈现图谱。《化石》A段乐曲一共有四句,每句的结构都很统一,我便先通过肢体动作、语言指令帮助幼儿理解A段乐句,并随乐句创编身体四个部位的动作,然后才呈现四句弹奏图谱。(2)B段音乐,边听音乐边看教师画图谱。《化石》的B段乐曲有两部分,前面稍慢,后面渐快,快的旋律又从低到高重复两次,比较复杂。为此,我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看我画图谱,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3)C段音乐,用红色线条逐步画图示。在欣赏《化石》C段乐曲时,我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先动身体,再动四肢,然后在“雕像”上用红色线条画出动作的顺序标志(身体动——一只手动——另一只手动——一只脚动——另一只脚动)。简单的标志不仅提示了幼儿动作的先后顺序,也让幼儿感觉到雕像好像真的在一步一步复活。

四、减少不必要的探究,保持幼儿的兴趣

对于比较长的音乐,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时间过长,容易使幼儿产生疲劳感,进而对活动失去兴趣,所以在活动中要减少不必要的探究。在让幼儿借助图谱感受回旋曲结构这一环节,我在呈现第二次弹奏和最后一次弹奏图谱的时候,都是让幼儿先探索这里有几个乐句以及几次弹奏的音乐有什么不同之后再呈现图谱的,但是反复的讨论影响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其实,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动作的先后顺序以及A段乐曲出现的次数,知道A’与A的不同就可以了。所以,后来我就直接出示了第二次弹奏和最后一次弹奏的图谱,让幼儿直接观察乐句数和颜色的不同。这样环节就紧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五、遵循够用原则,引导幼儿顺利完成创编

在创编的过程中我遵循的是够用原则,以免过多的创编导致幼儿疲劳和厌烦。如,在让幼儿随乐句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弹奏时,我问:“除了在手臂上弹奏,还可以在身体的哪些部位弹奏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我选择了相近的四个部位(手臂、胸、腰、腿)随A段音乐弹奏,让幼儿合着音乐顺利完成换部位的弹奏动作。这样的处理自然地降低了幼儿随乐曲快速换部位弹奏的难度。

以上就是我在“魔仙的指法”活动设计和实施中的探索,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幼儿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使幼儿充分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乐趣。

附:魔仙的指法(大班)

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弹奏、点指、舒展身体等动作表现ABACA’的回旋曲结构。

2.通过故事情节、乐曲图谱和游戏情境充分感受与表现,主动建构对音乐的认知。

3.在两两互动学习表现中体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快乐。

准备:

1.《化石》音乐,乐曲图谱。

2.幼儿观看过各种各样的雕塑造型。

过程:

一、听教师讲述故事进入活动

二、完整感受乐曲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音乐里说的是魔仙解救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我们仔细地来听一听。(完整播放音乐。)

师:你听到音乐里魔仙好像在干什么?(弹奏、点指。)

师:魔仙使用弹奏法、点指法后,王子和公主的雕像开始怎么样了?(复活了,动起来了。)(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弹奏、点指、雕像的图示。)

三、尝试用弹奏、点指等动作表现A、B、C段乐曲,感知图谱符号

(一)尝试用弹奏动作表现A段乐曲

1.尝试表现弹奏动作,并根据教师语言指令大胆表现。

师:魔仙是怎么弹奏的呢?请用动作告诉我。现在我们的一只手就是魔仙富有魔法的手,请跟随我的口令弹弹看。

(语言指令:弹弹 弹弹 弹 0|弹弹 弹弹 弹 0|弹弹 弹弹 弹 弹|弹 弹 弹 0|。)

2.跟随A段慢速音乐在手臂上弹奏。

师:现在我们合着音乐来玩一玩弹奏法。

3.跟随A段原速音乐在手臂上弹奏。

师:这次音乐变快了,有没有信心跟上?

4.创编随乐句弹奏不同身体部位的动作。

师:除了在手臂上弹奏,还可以在身体的哪些部位弹奏呢?(根据幼儿的回答选择相近的四个部位随A段音乐弹奏。)

5.展示A段音乐弹奏法图谱。

师:在这段音乐中,弹奏法一共弹了几句?(四句。)我们用四只弹奏的手来表示,每一句换一个部位。

(二)尝试用点指动作表现B段乐曲

1.尝试探索魔仙点指动作。

师:魔仙会怎么样点指呢?我们一起来点一点。魔仙点一点,雕像就动一动。

师:音乐里魔仙有时点得慢,有时点得快。快的时候是怎么点的?我们一起来点一点。

2.边欣赏B段乐曲,边观看教师随音乐画图谱。

师:现在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仔细地看看音乐里魔仙是怎么样进行点指的。(播放B段音乐,教师画图谱。)

师:音乐里魔仙慢的每一次点了几下?(4下。)快的每一次点了几下?(8下。)快的重复了几次呢?(2次。)都是从低往高点的。

3.尝试随B段乐曲在身体上做点指动作。

师:现在我们来试一试,注意什么时候要点得慢,什么时候要从低到高快快点。

(三)尝试用舒展身体的动作来表现C段乐曲

1.师幼随乐表现C段音乐。

师:王子和公主又是怎么复活的呢?(播放C段音乐。)他(她)是先身体动了,接着一只手动了,另一只手也动了,一只脚动了,另一只脚也动了。

2.在雕像图上画复活顺序的简单图示。

师:王子和公主复活的顺序是怎么样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图示。)

3.讨论复活动作的特点,并随乐表演。

师:王子和公主变成雕像时动不了,很难受。现在他们要复活了,感觉怎么样?他们的动作又会怎么样?我们来听音乐做一遍。

四、借助图谱感受乐曲ABACA’的回旋曲结构

1.跟随教师完整合音乐表现魔仙的动作。

师:我们的手是魔仙富有魔法的手,我们的身体是王子和公主的雕像。我们一起来玩一玩魔仙解救王子和公主的游戏。

2.探索A段音乐出现的次数和情况。

师:魔仙先用了什么方法?(弹奏法。)再用了什么方法?(点指法。)接着又用了什么方法?这时候王子、公主开始怎么样了?(复活了,动起来了。)最后魔仙又使用了什么方法?(弹奏法。)

师:弹奏法共出现了几次?(3次。)每次一样吗?(第一次和第二次一样的,都是四句;最后一次弹奏法只有两句,而且音乐比前面的要激烈。)

3.师幼合乐完整用弹奏、点指、舒展身体的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五、师幼互动游戏

(一)教师扮演魔仙,全体幼儿扮演王子或公主

1.个别演示。

师:现在我来当魔仙,你们来当王子和公主。魔仙一边唱歌一边在雕像的一个部位弹奏,弹完一句,这个部位就动一下,马上又停住不动。谁来试一试?

2.教师扮演魔仙,全体幼儿扮演王子或公主,在音乐伴奏下互动游戏一遍。

师:我说变,你们就变成雕像一动不动,然后边听音乐边看看魔仙会弹奏你的哪个部位,你准备怎么动。在复活的时候魔仙也可以学学雕像动起来的样子。

(二)教师扮演公主,一位幼儿扮演魔仙演示解救公主的过程

师:现在我来变雕像,谁来当魔仙解救我呢?(在音乐伴奏下游戏一遍。)

六、一位幼儿扮演魔仙,一位幼儿扮演公主或王子合作表现

1.站在座位前游戏一遍。

师:合作游戏时有没有出现困难?

师:魔仙和王子、公主合作得这么好,解救成功了。我想给你们的造型拍照留念。你们来说“成功,耶”,在“耶”的时候两个人摆出造型。

2.互换角色找空位游戏。

延伸活动:

在日常游戏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雕像的各种造型动作以及两两合作游戏的造型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