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机电产品:逆水竞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机电产品:逆水竞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内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只能在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上下功夫。

2012年的全球制造业颓势尽显。美国制造业PMI指数曾连续3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在8月份更是一度创下37个月新低;欧元区综合PMI从2月份开始一直未走出低于荣枯线的衰退阴影。在欧美市场需求惨淡的背景下,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2012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11794.2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8.7%,高出同期中国外贸出口总体增速0.8个百分点,占中国外贸出口总值的57.6%,对中国外贸出口贡献度达62.5%。

“私营企业+一般贸易”模式显活力

虽然“外商投资+加工贸易”模式目前仍然是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最主要模式,但份额下滑。2012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机电产品的增速仅为4.6%,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增速更是低至2%,均远远低于机电产品出口整体增速,二者的比重分别下降了2.9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而“私营企业+一般贸易”模式显现出更强的市场活力和抗风险能力,2012年二者的增速分别为32.4%和11.8%,高于机电产品出口整体增速,份额显著扩大。

中国香港取代欧盟成最大出口地

2012年二三季度欧元区经济出现了连续负增长,经济景气指数从4月份开始一路下滑,10月份一度跌至84.3,是2009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加之失业率不断攀升并屡创新高,短短一年时间,欧盟就从中国最大的机电产品出口市场跌至第三位。而在内地赴港消费热情高涨的推动下,中国香港的比重迅速上升。2012年内地对香港出口机电产品2321亿美元,增长17.5%,占19.7%,香港取代欧盟成为最大的出口市场。

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12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高出口退税等系列政策,部分高附加值机电产品退税率达17%。2012年3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机械工业将主攻高端装备产品、新兴产业装备等五个重点领域。2012年下半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也要求优化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扩大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节能环保产品出口,并提出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国家扶持政策有助于国内机电产业稳定运行和结构优化,有利于促进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西迁获得发展新动力

随着沿海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提升,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和土地供应方面。相对充足且成本较低的优势更加显著。东部的加工贸易企业,尤其主要从事代工的电子电器类产品制造企业,出现了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浪潮。2012年,河南、山西、重庆、四川等省市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分别高达1.3倍、1.2倍、96.7%和49.1%,正是这一产业转移浪潮的印证。以成、渝两地为例,随着英特尔、富士康、惠普、仁宝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和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的落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集群,规模效应逐渐显现。2012年两地出口笔记本电脑合计超过6000万台,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内忧外患困扰行业发展

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中国机电产品制造业普遍存在着低端产能过剩,而高端产品严重缺失,甚至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目前,中国95%的高端机床来自德、日、美等发达国家,液货船、集装箱船等高端船型制造能力薄弱,国产品牌笔记本电脑市场份额寥寥,自主品牌手机和汽车只能依靠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哪怕是全球实力排名靠前的家电制造业,中国也只是在技术含量较低、产品线更新较慢的冰洗和小家电领域优势明显,而在技术更新快、研发难度大、成本高的液晶电视机等领域仍长期停滞在低端加工环节。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2012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口前三名商品分别为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前三名则为便携式电脑、手机和集成电路。这说明中国机电产品产业仍以组装及封装测试为主,在全球机电产品产业链中,处于价值低端,仅赚取少量加工费。根据《纽约时报》对苹果公司供应链的剖析,一部iphone4手机,苹果公司获利360美元,代工企业获得的劳务费只有6.45美元。从公司财报上看,代工商富士康公司的毛利率仅2.8%,而苹果公司的毛利率则高达40%。从台湾省到大陆沿海,再到中西部,电子业代工企业对于低成本“逐水草而居”的迁徙路线反映出中国看似“尖端”的电子制造业从未摆脱劳动密集型的“旧疾”,从产品设计到核心技术,再到市场营销,大多受制于人,而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扩散效应有限。目前中国机电产品产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整体“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成本优势被削弱

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攀升、物流费用居高不下,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等因素叠加,使得中国机电产品产业的成本优势正不断被削弱,机电产品制造业正面临着高端产业向发达国家回流,而低端产业又向东南亚等国转移的两头受压的尴尬局面。一方面,金融危机后,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加速,政府强力推动“制造业回归”。欧盟和日本也同时出台重振本国制造业的强力政策。加之近年来欧美国家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劳动力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不断缩小,发达国家在创新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亦使得其高端机电产品更具竞争力,进一步挤占了中国高端机电产品本就不高的国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在技术含量不高、相对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制造业领域,中国相关产业价格优势逐渐消失,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地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却愈发凸显,大量制造业资本开始转向东南亚市场,中国机电产业在传统低端领域正在遭遇来自周边新兴市场国家的巨大挑战。

贸易摩擦增多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不明朗的背景下,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遇72起贸易救济调查。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涉案金额上看,均远超出2011年。随着我国在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机电产品更是遭受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点。欧盟委员会2012年9月6日正式立案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年涉案金额近1300亿人民币,是中国遭遇的“史上最大”贸易争端。2012年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终裁向中国制造的风电塔筒征收44.99%至70.63%的反倾销关税。并额外征收21.86%至34.81%的反补贴关税。更糟糕的是,在欧美对华贸易政策持续收紧的同时,贸易摩擦逐渐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扩散,来自巴西、阿根廷、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涉华贸易救济措施也呈现出激增的态势,并开始向高端产业及产业链上游延伸,产品摩擦日益演变为产业摩擦和政策性摩擦。

当前,中国机电产品制造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优胜劣汰之残酷更胜于以往任何时期。尤其是电子信息、家电等行业,在“更新、更快、更低价”的市场主旋律之下,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品牌优势日益突出。而在外部市场需求有限和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的整体趋势下,如果价格下滑的势头既不能通过技术进步的手段来遏制,也不能凭借数量扩张的实力来弥补,必然招致被飞速前进的市场远远抛下的命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的国内企业,没有退路,只能在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上面下功夫,实现从被动摹仿到主动研发的全面转变,才能真正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