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桉树“圈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桉树“圈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曦从按树林的缝隙间射下,斑驳的光影照在挥汗如雨的林天贵身上。他一大早就起来,正在卖力地砍自家种植的桉树。他要将这棵树劈成柴火,带回家烧。

58岁的林天贵是广西浦北县文山村的村支书。他在这个村已经做了近30年的村支书。他任职的前15年,小江村没有一棵桉树,而后15年,桉树几乎覆盖了村庄的所有山地。

“这几年村里种的按树林太多了,根本没人来买。”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现在桉树正在成为主要的烧柴。

文山村位于桂中的钦州市浦北县,全村745户3800人,水田1580亩,林地5800亩,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林地,而超过95%的林地种植着桉树。

在这里,一斤柴火售价三毛五,而一斤桉树的黑市价格仅仅两毛钱,文山村的村民已经习惯性的把桉树当成柴火,家家户户门前都散堆着劈好的桉树,林支书前后烧了300多棵桉树,而他的林地里一共种了3000多棵。

文山村,是广西桉树林乱象的一个缩影。广西林业厅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660万亩的速丰林中,桉树的种植面积达到1800万亩,占全国桉树种植面积的46%。曾几何时,这一数据还是广西官员引以为荣的政绩,但全民种树的热情和后续产业链的断档让庞大的种植面积成为一个尴尬的数字。而随着桉树种植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显现,广西自治区开始寻求破解之道。

广西钦州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加强人造板项目的上马是缓解桉树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在2010年的全区林业工作会议上,自治区政府首次明确加强人造板行业的发展,按照设想,到2015年,全区人造板行业产值将达到800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40%。

全民桉树热

2002年,两个企业和一个文件掀起了全广西的桉树种植热潮。

是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全球最大的造纸商芬兰斯道拉恩索集团(以下简称斯道)、全球第四大造纸商印尼金光集团(以下简称金光)签订了“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按照项目规划,广西方面将为两项目配套建设原料林基地1400万亩。

当年5月,广西自治区政府下发了“22号文件”,主旨即为“加快我区速生丰产林的发展”,文件要求,2001年~2005年,全区“新造速生丰产林1000万亩,速生桉500万亩。”

“22号文件”同时要求,各级政府以任何名义对速丰林实行的收费立即废止、对种植速丰林的农民实行育林基金减半征收政策、大力鼓励农民种植速丰林……

为配合“22号文件”,广西林业厅还总结了“五个六”进行宣传鼓动,即“6年一个轮伐期、每亩只投资600元,每亩采伐费用600元、每亩生产6方木材、每亩利润600元。”

行政命令和滚动的利润激发了广西前所未有的全民造林热潮,那段时间,林天贵也挨家挨户地宣传鼓动,一方面宣传“22号文件”的政策,另一方面也宣讲“五个六”的美好前景,结果像“时学大寨一样”,村民们纷纷砍了山上原本种植的荔枝树、龙眼树,改种桉树。

彼时,广西的其他乡镇亦在“响应号召、大种桉树。”

“(从2002年开始)速生丰产林每年以200万亩的速度递增,这其中超过90%是桉树。”广西林科院一位专家表示,行政命令让桉树种植一窝蜂的上马,但政府却并没有估计到因此而导致的销售难题。

今年6月中旬,《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广西调查发现,8年前已经签订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至今扯皮难产,虽然金光集团位于钦州的项目已经于2005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但整个项目的一期工程尚在“设备调试”,而斯道位于北海的项目则只是圈了3750亩地,一点工厂的影子都没有。

桉树的最佳砍伐期是4年。但外商承诺的项目迟迟未能落实,农民们或者自寻销路,或者只能放任其在林地里继续生长。

广西林业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广西商品材的采伐指标为1800万立方米,但实际采伐量不足1000万立方米,有近一半的商品材林因政策的因素和加工能力的缺陷而砍不下来,大量已经超过轮伐期的桉树仍旧占据着林地,但是其生产速度明显放缓,树木的材质也日渐衰败。

“斯道式”圈地

2002年,斯道与广西政府签署框架协议书,计划投资220亿元在广西北海建设大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

按照框架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其中广西林业集团以240万亩林地入股,占股15%,斯道广西公司以现金占股85%,整个项目定于2005年开工建设。

2005年,广西方面开始按照协议陆续向斯道移交林地,但斯道承诺的开工时间却一再拖延。而金光集团的项目也进展艰难。

“这两个项目的进展都遇到了些问题。”6月12日,广西林业厅一位官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广西自治区政府是试图用斯道和金光两个项目的市场预期,盘活整个广西林浆纸大局。“预期和结果出了岔子。”

斯道对合资公司的出资方式提出修改。在知情人士提供的一份《关于向斯道拉恩索移交林地工作汇报》的材料上记者发现,在双方2006年再次签署的协议中,原本承诺以现金出资的斯道将出资方式改为“以现金、林地和林木资产出资”。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先后奔赴北海、钦州调查时发现,虽然滞后了5年,但金光在钦州的厂区周边也形成了长达3公里的木料堆场,按照金光方面的说法,“一期工程化机浆生产线已基本建成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即将进行投产。”而斯道位于北海的项目则连基本的厂房都没开建。

“从2001年进入广西直到现在,斯道从来没有承诺一定会在广西建造纸厂。”广西林业厅原副厅长、广西林业产业协会会长裴安道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然而,为了让斯道建厂,广西已经将100多万亩最好的速生桉林地转让给了对方。

大量已经种植的桉木林,导致地方政府委曲求全。2005年年底,自治区党委以常委会决议的方式表决,将自治区最优质的8家区直国有林场的林木作为股份与斯道合资,同时将开工时间延迟至2006年。

为表达合作的诚意,自治区政府甚至与斯道签订合作的排他性条款,并以每亩6.16万元的优惠价格为其提供北海市铁山港区3750亩的工业用地。

“这只是政府的一厢情愿,斯道从来没说要买地。”熟悉斯道方面的知情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时至今日,斯道的前期工作根本没有展开,连合资公司这一基本的项目运作平台都没成立,开工建设的日期自然也是一拖再拖。

虽有斯道在广西的造纸项目遥遥无期,但按照合作协议,广西方面已经向斯道移交计划中的北海原料林基地近140万亩。

“斯道的董事会至今也没有作出一定在广西建厂的决议。”在林业厅任职期间,裴安道参与了斯道与广西方面的谈判,斯道董事会对在广西建厂一直存在争议,而鉴于其在镇江已经建有纸厂,反对方力争只将广西作为浆厂立足点。

而在一些广西林业业内人士看来,斯道的行为更像是房地产商捂盘惜售,在充分利用了广西政府招商的热情后,斯道以建厂为诱饵,实际上是圈了广西最优质的林地。

“现在我们处在对此项目的静默期。”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斯道方面并未对上述评论做出回应,其在北海的建厂计划仍旧继续“静默”。

金光式租赁

和斯道的林地大都由区直林场划拨不同,金光在广西的大量林地均是租赁自当地农民,而这使得金光在林材砍伐过程中阻力不断。

记者在广西采访期间,广西自治区正在加紧进行林权改革,包括文山村等多个乡村的农民已经拿到林权证,但拿到林权证的农民并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林地。

“(林权改革)名义上是将原本的集体林地分给农民,但是已经租赁给斯道和金光的,只要不违反大的原则,还是要维持原租赁协议。”广西林业厅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但鉴于林地的价格已经比承包初期上涨了不止10倍,“这其中就掩藏着巨大的矛盾。”

在该负责人看来,当年的土地租赁价格明显偏低。但从企业方面来看,这些已经签署的协议是合理合法的;而在农民看来,当年的协议租赁价格明显难以接受。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2002年前后,钦州、北海两地每亩林地的租赁价格为30~50元,而在2010年,这一价格已经飙升至500元/亩。

实际上,金光集团在钦州市小江镇的砍伐行为已经遭受当地农民的拒绝。

“树苗是金光的,地是我的,谈不好(租赁)价钱凭什么砍(树)。”小江镇村尾村村民谢顺通告诉《财经国家周刊》,早在1995年,金光集团就开始在村里租赁土地种植桉树,“他们说种了桉树就不愁出口,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前述浦北县林业局官员介绍,金光集团落户钦州后,政府曾要求林业部门配合企业开展租赁种植桉树的工作,县林业局干部黄聪祖遂以县林业局的名义代表金光集团与各村签订桉树种植协议,并达成“7255”协议,即金光集团和黄组织按树苗,村民提供种植桉树所需林地,林木销售后,国家、生产队、个人、村委会按照70%、20%、5%和5%的比例分成。

林天贵向记者证实,黄聪祖先后砍伐了两批林木,但生产队、个人和村委会一分钱也没得到,这也是村民不再让金光砍树的重要原因。

“如果金光的林浆纸项目投产,大面积砍伐桉树不可避免,届时矛盾也不可避免。”前述林科院的专家不无担忧的表示,和斯道的桉树基本来源于国有林场不同,金光的150多万亩林地大都是从农民手里租赁种植。

外方的算盘

“和投资建厂相比,斯道和金光更在乎的是圈多少林地。”前述林业厅官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广西拥有全国最优质的林业资源,速丰林面积占到全国的1/3强,控制了广西林业相当于控制了中国造纸原料的制高点。

按照上述官员的观点,金光集团在广西的策略是“先圈再建”,斯道则干脆是“圈而不建”。

1995年,金光集团进入钦州。“黄志源(时任金光集团总裁)的评价是,(钦州)宜林面积广袤,人力资源丰富,林业一年四季均可生长,适宜种植桉树等短轮伐期树种……”前述合浦县林业局退休官员说,黄志源等人最初并没有建纸厂的计划,而金光集团目前的项目所在地大榄坪村当年连水、电、路都没通。

从1996年起,金光集团也确实与钦州政府开始合作造林。“全市林业部门同各县区、乡镇抽调3000多名干部与金光公司一起征地造林。”当地的报纸记录了当年的盛况,黄聪祖等人在此时大量出现。

按照《钦州日报》的说法,“在金光项目的带动下,全市范围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到2006年底)共植造了100多万亩速生丰产林。”

实际上,因为斯道介入广西等问题,金光集团在2003年一度萌生退出广西的想法,但“各级政府的热情”让金光回心转意。2005年11月,其年产30万吨浆、60万吨纸(整个项目规划年产180万吨浆、310万吨纸)的一期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核准,虽然随后的开工建设和投产时间一拖再拖,但目前已经部分投产。

和金光集团相比,斯道在广西的工厂则遥遥无期。

“(斯道)始终把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给《财经国家周刊》的邮件中,斯道方面表示,斯道一直在坚持“先林后厂”的措施,并认为这一措施为其在国际上“赢得了盛誉”。

“斯道坚持‘原料够了再建厂’,什么时候原料算够了?”裴安道说,目前,广西方面已经向斯道移交了近150万亩林地,“斯道方面连建厂的承诺都没有。”

虽然建厂进展缓慢,但经过8年的运作,全广西最优质的林地资源进入外方之手,按照此前的计划,斯道北海项目配套原料林基地为500万亩,金光钦州项目配套原料林基地900万亩,纸业巨头圈林地的趋势不可遏止。

“没人愿意再提这档子事。”6月底,自治区政府一位官员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电话采访时表示,广西政府的招商愿望遭遇了外商绑架,“速丰林资源白白被冻结了8年。”

在2010年的全区林业工作会议上,广西自治区政府首次明确加强人造板行业的发展方向。在外资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中,桉树“圈林”乱局有望得到改善。不过,是否能寻求到解决之道,一切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