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会老龄化与品牌年轻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会老龄化与品牌年轻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品牌年轻化时代的来临

在人口结构上,中国自1999年以来便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是60岁以上的老人。

但是,在品牌打造与营销趋势上,中国却进入了品牌年轻化时代。

所谓品牌年轻化,是指两种趋向:一是消费者趋向于消费更年轻更时尚的品牌;二是品牌自身倾向于更年轻的消费者人群,在形象上不断追求时代感新鲜感。

与品牌年轻化对应的是品牌老化,其核心含义是指,品牌随着的消费者年龄的增长一道变老,更年轻的消费者没有跟进,导致消费者年龄结构与品牌形象一道老化。如北京一家著名报纸,八九十年代在青年人当中很有影响,但他的读者群始终以这一批人为主,青年消费者没有跟进,到了二十一世纪,慢慢就变成了一张中年人的报纸。

品牌老化是所有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因为这意味着品牌逐渐远离最有消费能力的、最有影响的社会群体,随着岁月的流逝生命力逐渐凋零。

为什么说青年人群是最有消费能力的社会群体呢?

大背景源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五千年来,中国一直是尊老崇老的社会,祖父、父亲是家族或者家庭的核心,老人掌握着最重要的消费决策权。但是自近代以来,尤其是最近三十年来,家庭的重心越来越倾向于年轻一代,年轻人不但是家庭消费的核心,也成为整个社会消费的主流力量,甚至,他们在社会上所能达到的地位与承担的责任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北京奥运赛场,90后已初露头角,而四年后的伦敦奥运后必将是90后的天下。

李光耀说:“在信息时代,年轻和一个灵光的脑子是巨大的优势……尊重老人在信息时代似乎管不了什么用。父亲未必知识最多,孙子也许懂得更多。”的确,今天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可以成为数十亿市值公司的掌舵人,一个青年创业者可以用不到十年的时间积累以往需要几代人积累的财富,一个14岁的学生可能比一个84岁的老人拥有更多的知识。这一切,当然是拜现代社会的技术、信息以及制度所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品牌年轻化也成为一种必然。

网络加快品牌年轻化

每个人都说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那么,互联网都引起了哪些改变?

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互联网,让中国从“崇老”到“重少”!

首先,互联网突破了知识局限,鼓励创新。当代的年轻人,可以说是与互联网同步成长的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交流,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信息。任何新奇的想法在网络上都会得到鼓励,并获得支持,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

其次,互联网让年轻人获得了话语权。年轻人也是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甚至可以说年轻人是互联网的主人。每年从互联网都会产生众多的新闻热点,引起公众关注。

最为重要的,互联网造就少年英雄。从比尔・盖茨到拉里・佩奇,从苹果到百度,互联网造就了无数IT首富。他们少年成名,年轻时即拥有了过去只有成年人才能创造的财富,并一夜之间成为大众偶像。

互联网,切切实实的让人感到年轻人的力量,与其说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不如说年轻人改变了世界。

在中国,儒家思想中以“孝”道、“礼”教为核心的伦理观念,树立了中国“尊老”的文化传统。在这种传统文化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老”代表了权威,代表了地位的新价值观,又逐渐衍生了“崇老”文化。“崇老”,自然就抑少,年轻人被边缘化,很难成为社会主流,得不到认同。崇老尚古,一方面尊祖敬宗,但另一方面经验至上,以师长自居,注重道统,偏重传承,轻于变革,强调责任与权威。

而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在传承的基础上,更注重革新和创新,突破传统,挑战权威,不断超越。互联网改变了中国对年轻人的看法,社会越来越认同年轻人,看重年轻人,形成了新的“重少”文化。

互联网,让中国品牌年轻化!

当社会的价值观从“崇老”变成“重少”,品牌升位自然就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可口可乐,品牌定位一贯坚持“正宗的可乐”。百事刚出道的时候,面对不可撼动的可口可乐,另辟蹊径,大力宣传自己是“新一代的饮料”,推出了一系列反叛/颠覆/挑战的广告运动。相对而言,可口可乐就成了“老一代的可乐”。

“新一代的选择”、“渴望无限”、“突破渴望”,百事一路走来,始终坚持年轻态度。可口可乐发现自己一再维持“正宗的可乐”形象的结果是,百事可乐一步步做大了。聪明的可口可乐也终于向“年轻人”低头,开始促进品牌年轻化,全新推出“要爽由自己”的广告口号。可口可乐不仅采用前卫、激情、活力的广告语言,而且当姚明与百事可乐的合约一满,立马抢了过来。

两大巨头的代言人清一色是充满活力的青春偶像,贝克汉姆、刘翔、S.H.E、古天乐、RAIN纷纷上位。

古语有云:自古英雄出少年。但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不断涌现出少年精英,也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认同并推崇年轻人。面对消费者的年轻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品牌围绕在年轻消费者的周围。品牌传播以及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都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年轻十五岁法则

当代的人们,在信息高度流畅的空间,思潮在不断发生剧烈变化,但有一点却成为各个阶层共同的心愿:在人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更年轻。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了自我认知的心理年龄低于实际年龄的社会现象,因此有人说这是一个“装嫩的时代”。

“年轻十五岁法则”应运而生,具体涵义是:成年人的消费品品牌定位可以在形象上比实际消费者的真实年龄年轻十五岁。比如说如果你的目标消费者是四十五岁的人群,那么你的代言人大可以起用三十岁的形象。

“年轻十五岁法则”还包括重视未来消费者的含义。比如,即使你的产品现在并不面向青少年,但仍然要重点关注八零后、九零后的消费心理,跟上他们时尚化、个性化追求。出生于八零后的中国新一代,与上一代的中国人有着太多的文化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很可能会成为整个时代的主流。要赢得市场,必须尊重这种差异。再比如,品牌年轻化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像周杰伦的粉丝甚至直达小学生,他们对某个品牌的印象可能会长久地伴随他的人生。

除了让形象代言人年轻化以外,品牌年轻化的具体策略还包括:用年轻人的语言去交流、产品包装要有节奏地更新换代、在你的团队中增加年轻人的头脑、定期收集年轻群体的市场反馈等等。

有人会问,照顾了年轻人,我现有的消费者怎么办?这又回到了消费者心理分析,如果我们相信人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其实没有实际年龄那么老,那么我们就应当相信,一个看起来比消费者真实年龄更年轻的品牌,往往恰恰吻合了消费者的自我认知。

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不断地吸引年轻人的加入,你的品牌才有能力不断吸取新鲜血液,而不至于随着他们的老去被市场抛弃。

品牌年轻化的自我超越

在年轻化的冲击之下,“品牌需要百年积淀”的理论摇摇欲坠――微软、GOOGLE、英特尔、戴尔、ZARA,哪一个是百年历史?恰恰相反的是,那些历史悠久的品牌反而面临品牌老化的挑战,尤其是面向青年消费者的快销品。

百事可乐当年被强大的可口可乐压得喘不过气来,老总抱着账本请可口可乐收购却被拒绝。痛定思痛的百事可乐最终找到了一条路径:我更年轻。百事说,我是“新一代的选择”,你是“我爸爸喝的可乐”。这一招立竿见影,可口可乐从一股独大到被百事可乐横切江山,“正宗的可乐”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所幸可口可乐及时调整战略,同样致力于品牌年轻化、时尚化的建设,同样邀请那些年轻人最喜欢的明星代言,同样采用“要爽由自己”之类的品牌主张。于是,时至今日,除了红蓝主色的区别之外,我们已经很难分清楚这二者的差异究竟何在。

这一幕在国际手机巨头的竞争中再现。九十年代,摩托罗拉在中国是手机的代名词,诺基亚后来居上运用的就是“让我的品牌看起来更年轻”。被拉下老大宝座的摩托罗拉醒悟之后同样致力于时尚路线,首先把品牌名称缩写成更简洁的“MOTO”,然后不断推出各种看起来很酷很前卫的产品与广告,聘请万人迷小贝形象代言,这一系列动作,隐藏在背后的关键词仍然是“品牌年轻化”。

国际巨头的竞争告诉我们,在资讯高度发达、人们思维高度活跃、市场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品牌超常规发展的概率反而加大了。这就像地壳,越是运动着、变化着的板块,越容易产生缝隙,而这种缝隙恰恰就是品牌插位的机会。

中国品牌在与洋品牌的竞争中,千万不要甘居产业链低端,不要甘当世界工厂,要有勇气参与全球品牌的较量。就像韩国的EXR运动时尚,三星、LG电器,敢于亮剑,成为能够与耐克、阿迪、索尼、诺基亚分一杯羹的后起之秀。品牌年轻化法则之所以有利于后进品牌正在于,年轻的消费者总是倾向于蔑视传统、喜欢创造、爱好新鲜,只要你抓住了他们心中的某一根弦,就能迅速成为市场的新宠。就像蒙牛酸酸乳,借助超女这样的平台,颠覆了“歌唱家”的传统定义,成为年轻女孩实现梦想的一个符号,最终创造了单品销售37亿的市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