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当今信息爆炸、知识高速更新的社会背景下,新型学习观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维度,已经由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估,逐渐转移为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估。以《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为例,对多媒体教学环境大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量化评估。研究发现,这种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利于学生采用深层次的学习策略去辅助学习。此研究对教学设计人员如何优化教学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促使他们开发更能激励大学生深层次学习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2-0192-03

1问题的提出

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感受时代脉搏最敏感的一个群体,面临着新型学习观的变革热潮。在传统教育价值观念下,书本知识是考察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因素,而现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学习观已转变为提倡学生“学会学习”,意味着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重点也将发生转移,将更加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估,以期了解大学生在为达到一定学习目标的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研究最早始于欧美国家,根据Biggs等人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大部分。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总体方向起决定作用,学习策略则对学习的总体目标起帮助作用。由这两个部分可将学习方式基本区分为深层次学习和表层次学习。

其中,表层次学习方式是由外部动机产生,采用机械的学习策略,特征表现为以识记细节的方式去应付考试中涉及到的内容;深层次学习方式由内在动机激发,采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策略,特征表现为自主探究概念所包含的原理。本研究的目的便在于评定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趋向于表层式学习还是深层次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有效构建促进学生深层次学习的教学系统设计。

2研究方法

(1)研究环境。本次研究以湖北大学某学院文、理两个专业的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由于笔者担任两个班级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的任课教师,因此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环境这个因素的可控性。这门课程一周两次,一次是在普通的简易型多媒体教室,教师的教学方法以讲授及同步演示为主;另一次是在网络型的多媒体教室,为1∶1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即每位学生都有一台安装有多种多媒体软件的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方法则更趋向于多样化,以学生自主练习及教师集中解疑为主。

(2)研究工具。本研究以现象描述分析学为理论依据,对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实施量化评定。因此,本研究采用由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J.Biggs设计的《SPQ学习过程自陈量表》。该问卷自1986年编制以来,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9年,我国学者就其在中国大学生学习情境中的跨文化适应性做过评估。研究结果表明,SPQ问卷结构良好,可以用来评估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原问卷有48道题目,将学习方式分为3种方式,即表层、深层、成就3种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下又有二级指标,即相对应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由于中国的大学生在深层式动机和成就式动机方面区分不明显,本问卷最后采用《修改的学习过程量表》,改为22道题目,共分为表层式学习方式和深层式学习方式两类,同样每种学习方式都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相应所采用的学习策略。

(3)施测过程。以学生上课班级为单位,采用团体测试。将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由主试向班级学生进行说明指导,等学生完全理解要求后开始作答。测试时间约为8分钟。此次施测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57份,有效问卷56份,回收率为93.3%。

(4)数据分析。本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Statistics V17.0进行统计分析。对学习方式下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子量中的各维度进行得分相加。对于各维度所包含的题目,学生的回答是以李克特量表评分,其中1表示“从来没有”,2表示“偶尔”,3表示“有时”,4表示“经常”,5表示“总是如此”,依次为1~5分。在评测得出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后,以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描述人口学的信息变量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性。

3结果与分析

3.1信度分析

以Alpha系数作为评价此次问卷调查的信度指标,对SPQ问卷的各分量表及其下的各维度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其中得出的α系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本次测验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75,其中,深层次学习方式的α系数为0.772,表层次学习方式的α系数为0.579。根据之前的研究,SPQ中文版分量表的α系数在0.539~0.767之间,比较可知此量表的信度是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表明此次测验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3.2描述分析

由本次测验进行描述统计发现,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偏向于深层次的学习方式。如表2所示,深层方式的平均得分为31.34,而表层方式的平均得分为29.32。在二级指标下的学习动机方面,深层动机为19.63,表层动机为11.23;在学习策略方面,深层策略为11.71,表层策略为18.09。其中,学生深层动机的得分明显高于表层动机,而在学习策略上,却表现为表层策略的得分明显高于深层策略。这可以解释为,学生在这门课程上能够保持有深层次学习动机的同时,又在为了应付考试的学习策略方面,选用了表层次的学习策略。这可以从问卷本身的题目得到反映,如在表现深层动机的第5题(“我觉得只要自己投入,几乎所有内容都会变得很有趣。”)中, 学生得分会较高,而相应地在表现表层策略的第20题(“我发现通过考试的最好方式是努力记住可能会考的问题的答案。”)中,同一个学生的得分极有可能也较高。

3.3差异分析

(1)性别影响。由本次测验结果可知,性别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如表3所示,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男生采用深层学习方式的均值为34.77,相较于女生采用深层方式的29.12,其差异性很明显,显著性系数为0.003。以0.05的显著性水平可知,性别对大学生的深层学习方式是具有影响的,即男生更倾向于采用深层学习方式。而男生采用表层学习方式的均值为29.32,相较于女生采用表层方式的29.32,其本无差异,显著性系数为0.997。以0.05的显著性水平可知,性别对大学生的表层学习方式基本没有影响。

同理,在表4中,列出了学习方式的二级指标在性别方面的值的差异。可以看出,在深层学习方式的深层动机和深层策略方面,其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05和0.01。以0.05的显著性水平可知,性别对大学生的深层动机和深层策略都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男生有更为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以自主探究的建构主义学习策略去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关联性和理解性学习。此时深层动机和深层策略作为深层方式的二级指标,支持表3中的数据分析。

在表层学习方式的表层动机和表层策略方面,其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714和0.815。以0.05的显著性水平可知,性别对大学生的表层动机和表层策略均无影响。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对以表层方式学习的学生来说,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没有区别的。例如在问卷的第7题(“就算我在考试前已经努力学习,我仍会担心自己考得不好。”)中,就表现为一种担心失败的表层动机,而在这一点上,性别因素并不是造成差异的相关因素。此时表层动机和表层策略作为表层方式的二级指标,也支持表3中的数据分析。

(2)专业影响。由本次测验分析可知,专业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如表5所示,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文科学生在深层学习方式的得分为29.25,而理科学生在深层学习方式的得分为39.00,其显著性水平为0.000。以0.05的显著性水平可知,专业对深层学习方式是具有影响的。即相较于文科学生而言,理科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深层次学习方式。而在表层学习方式上两者的显著性水平为0.675。以0.05的显著性水平可知,专业对表层学习方式影响不明显。

在表6中,列出了学习方式的二级指标在专业上的值的差异。由其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同样是支持表5中的结论,即理科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深层学习方式的深层动机和深层策略。而在表层方式的表层动机和表层策略方面,专业是不具有影响因素的变量。

表5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专业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深层方式表层方式文29.25/5.42729.16/5.738理39.00/7.28629.92/4.542Sig.0.0000.675表6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专业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均值/标准差)

深层方式表层方式深层动机深层策略表层动机表层策略 文18.18/3.53911.07/2.75711.00/2.97318.16/4.865理24.92/4.77614.08/2.96812.08/2.35317.83/3.512Sig.0.0000.0020.2490.8293.4同类研究比较

(1)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方式而言,信息化的学习方式更趋向于深层次学习。黄荣怀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信息化学习方式正在实现传统学习中不可实现的做法。信息化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们对知识加工理解的差异。传统学习方式长期以知识精加工学习为主,学习者的学习路径是同质的和线性的,学习方法单一且相对僵化,实际上是一种浅层次学习。而信息化学习方式将以知识贯通式学习为主,学习者的学习路径是差异化的,既有线性的路径,又有从点到面或从整体到局部的学习路径,学习方法灵活。由此推理,可以理解为信息化的学习方式是与传统的浅层次学习相对应的深层次学习。由于黄荣怀等学者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便是深层次学习,笔者以小样本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是否符合深层次学习方式。

在此次测验所针对的《多媒体实用技术》课程中,由于课程的教授多是以信息化的手段予以辅助,学生的学习也必须借助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因此是符合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根据问卷得出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信息化学习方式中,大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深层次的学习方式。

(2)以Kreber对加拿大的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作为参照,对其在差异分析上作相应的比较。加拿大学者Kreber在2003年应用“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技能问卷”(Approaches and Study Skills Inventory for Students,ASSIST)对加拿大高校学生进行的分析认为,性别不是预测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可靠指标。这与本次测验研究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由于前者是在普通教学情境下进行施测,而本研究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进行的测验,可见男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更容易采用深层次的学习方式。这与中国的国情不无一定的关系,通常在实践课程中,大学男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大胆创新能力都要比女生表现得要优异。

4讨论及建议

(1)此研究中,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偏向于深层次的学习方式。尤其在学习动机方面,深层次的学习动机高于表层次的学习动机。可见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即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更倾向于对这门课程形成自己的兴趣,接着更进一步地按照自己的兴趣点去深层次地挖掘非线性的知识,此时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去探索未知的知识。而传统的教学环境所提供的学习途径太过于单一,并不利于信息时代学生的求知特点。

(2)在深层学习方式的组成部分中,具有性别及专业的内在差异性。具体表现为,男生相较于女生更容易形成深层次的学习动机;理科生相较于文科生,既表现出更深层的学习动机,也倾向于采用更深层的学习策略。这与本次被研究的课程性质具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多媒体技术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理论知识的理解方面,同级别的学生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而在实践项目的练习方面,则是男生具有更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与男生一贯在计算机相关课程上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具有一致性的。而理科学生善于运用逻辑思维来思考实践项目中知识的相关性,也更愿意用多种学习方法去解决问题。一方面,他们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以较高的学习动机去钻研相关的知识网络;另一方面,他们在学习途径的多样选择中不易遇到困惑与阻碍,进而以深层的学习策略辅助学习过程。

(3)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考虑选择更能促进大学生深层次的方式或多种方式的组合,达到优化教学设计的目的。首先是教学环境的设计,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更能激发深层的学习动机;其次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难易程度既要兼顾性别上的差异,也要兼顾专业上的差异;再者是课外作业的设计,作业可多以开放性的题目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另外鼓励学生组成小组以协作的方式研讨学习问题。

参考文献:

[1]BIGGS J,B & TELFER B.The process of learning second edition[M].Prentice Hall of Australia,1987.

[2]BIGGS J,B & WATKINS D A.Classroom learning-educational psychology for the asian teacher[M].Prentice Hall,1995.

[3]沐守宽.简易学习过程问卷的结构研究[J].中华医学与脑科学,2009(5).

[4]黄黎明,高凌飚.学习方式研究对我国教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2(2).

[5]黄荣怀,陈庚.论信息化学习方式及其数字资源形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6).

[6]KENBER 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course perception and their approaches to studying in undergraduate science courses:a canadian experience[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