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印度的金三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印度的金三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德里的甘地之魂

新德里和旧德里截然不同。旧德里是印度风格――拥挤、无序、古老,新德里不少地方混杂了西方现代风格,赶上了全球化的时尚。从总统府到印度门这段,是新德里的政治中枢,政府各部及军队的司令部都设在这里,议会也在不远处。沿途绿草如茵,道路宽阔,车辆驶过略有尘土。印度门是一座凯旋门,为纪念参加一战的印英阵亡士兵而建,上面刻着9万多牺牲者的名字。

印度最著名的牺牲者,是甘地。作为现代印度奉献给世界最好的文明成果,他的感召力早已穿越时空,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精神安慰之一。

甘地纪念馆记录了甘地的许多辉煌时刻,“食盐进军”是其中之一。1930年,殖民当局制定《食盐专营法》,大幅提高食盐的价格和税收,引起印度人的强烈不满。3月的一个清晨,甘地和他的78名信徒在一个修道院宣誓后,排着整齐的队伍徒步前往遥远的海边,去煮盐。每路过一个村庄和乡镇,甘地都会宣讲他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张。26天之后到达目的地,追随者已有1000多人。

“食盐进军”经西方媒体报道后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最终殖民当局不得不在抓捕甘地和他的追随者之后又将其释放,撤销取缔国大党的命令,并承认沿海人民煮盐合法化。

“食盐进军”行期26天,行程386公里,被艺术家塑成雕像,立在新德里街头。

甘地之墓在甘地纪念馆后院,墓碑是非常俭朴的一块石头,让人想起他裹着白棉布的矮小身躯,这个身躯所承受的痛苦在1948年1月30日被一颗同胞射来的子弹结束。

不要把泰姬陵当成泰姬陵

阿格拉是个很小的城市,却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之一泰姬陵。

清晨6点,人们从东南西北4个小门汇入主门,络绎不绝地接近着这座建筑史上的维纳斯。我有点担心,我怕喋喋不休的旅游手册上过火的宣传,让我见到真迹时陷入失望。为了避免失望,我决定不把泰姬陵当成泰姬陵,它就是400年前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为妻子所建的墓地而已。

随人流踏入大门,那座巨大而熟悉的乳白色建筑就站在面前。陵墓依稀笼着雾气,带点粉红色的幽光,如梦似幻。我们走到一边,找石阶坐下。上升的太阳照在陵墓的拱顶上,金子似的闪光,粉红色终于褪去,陵墓发出淡蓝的荧光,剔透如冰。我理解了为什么泰姬陵被称为奇迹。

通往陵墓的水道两旁种植着不怎么整齐的柏树,水象征生命,柏树则象征死亡。水道尽头是陵墓,泰姬就长眠在那里。泰姬原本是集市里卖糖果的少女,嫁给沙贾汗后,为他生育了14个孩子,却在生育最后一个孩子时因产褥热不幸离世,临终前立下遗嘱,不许沙贾汗再娶,还要他为自己建造一座无与伦比的陵墓。这位罕见的情种,妻子死后几乎不问国事,专心为她修陵。建筑师、工匠和艺术家大约2万多人,以胡马雍墓为蓝图,融合印度、波斯、中亚的艺术风格,花费22年始修成。建好泰姬陵,沙贾汗又着手建造自己的陵墓――一个和泰姬陵一模一样的纯黑色大理石陵墓。不久儿子篡位,将老父囚于阿格拉堡。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沙贾汗从阿格拉堡的八角小窗远眺泰姬陵,靠对爱妻的怀念度日。去世后,儿子把他葬在泰姬身旁。在泰姬陵内部,我们看到了两座大理石棺材。

进入陵墓,才会对精致二字有深刻的体验。墙上的雕刻,花卉造型千姿百态,那些被风吹得垂下头的叶子,柔软的茎,招蜂引蝶的花瓣,塑造它们的工匠一定对自己的工作怀有真正的热情,才会如此深入地观察自然、如此细腻地呈现观察。据说陵墓中的大理石上共有28种宝石和半宝石嵌入,青金石来自阿富汗,碧玉来自旁遮普邦,蓝宝石来自斯里兰卡,玛瑙来自阿拉伯,绿松石来自,玉和水晶则来自中国其他地方。有些宝石还在墙壁上熠熠生辉,有的已经被撬掉,这是印度成为殖民地后英国官员和士兵所为。

泰戈尔形容泰姬陵是“一滴爱的眼泪”,然而印度的工业化正在对这滴泪珠进行着无情的摧残。大理石外墙现出黄斑,墓室出现小孔,都是附近炼油导致的酸雨腐蚀的结果。泰戈尔的诗中写道:“沙贾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财富和荣耀,都会随光阴流逝。只有这一滴泪珠,泰姬陵,在岁月长河的流淌里,光彩夺目,永远,永远。”但愿如此吧。

斋普尔的西游客

斋普尔是拉贾斯坦邦的省会。拉贾斯坦意为“国王聚集的地区”,印度独立之前,这一带有18个国王和2个萨拉达尔(即苏丹)。印度独立后,将小王国合并,建立拉贾斯坦联邦,后又改为拉贾斯坦邦。1876年,为了迎接英国威尔士王子到访,斋普尔将城内建筑全部漆成粉红色,外加白色边框,所以又称“粉红城市”。

斋普尔最知名的历史建筑琥珀堡位于城郊一座小山上,是古代藩王的都城,城墙环绕,居高临下,极有气派。城堡内有数座独立建筑物。精致小巧的镜宫四面通风,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凉台,但据说曾是土王的寝宫,大约因为斋普尔临近沙漠,酷暑难熬,需要在这么一个通风的地方睡觉。镜宫的墙上镶嵌了无数拇指大小的玻璃镜片,耀眼如星,据说晚上若点燃烛光,光线经镜片折射后,有如芒钻漫天飞舞,非常奇妙。

从琥珀堡返城,经过“风之墙”。起初我以为是由于火灾或什么其他原因摧毁了主体残留的墙,就像澳门大三巴牌坊,其实它就是一面孤零零的墙壁,却建得如宫殿般奢华。墙上开了几百个小窗户,是过去久居深宫的妇人窥探平民世界的窗口,但窗口再多也替代不了亲身体验。

休息的当口碰上3个中国年轻人,一女两男。从上海而来,徒步半月至尼泊尔,打算在印度走6个地方,然后飞伊朗、叙利亚,如果还剩钱的话,就继续走埃及、土耳其。看来是遇上了“西游记”的主人公。他们都已从之前的公司辞职,打算把积蓄花完再找工作。不用买房?回答很坚决:“不买,反正我们也不想待在家里,在路上才快乐。”这样的年龄就应该这么洒脱不羁,父母含辛茹苦地养大孩子,可不是为了让他们成年后像牵线木偶那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