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前测调动学习经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计算、积累了一定的均分操作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解分数意义、构建小数意义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通过分月饼初步感知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例2是以正方形为载体通过操作活动创造并理解几分之一;例3是借助直观的具体实物来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材的编排注重直观和操作,强化平均分,在大量积累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一。笔者所在的工作室团队就这个内容开展了基于前测的教学研究,切身感受到这样的教学实践研究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现把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实践】
一、直入主题,初步认识圆形的二分之一
师:这是一张圆片,我们用数“1”来表示。如果把这个圆片对折一下,用斜线画出它的一半,这半张圆片又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生:0.5。
生: 。
师(板书):像这样的数,我们叫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请学生读读,并结合直观演示说说是怎么来的。(课件演示一张圆片的)
师根据学生交流明确:“对折也就是把一张圆片平均分”,接着板书:把一张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圆片的,再引导学生规范说说是怎么来的。然后教师示范书写并解释其中的含义:先写中间的短横,表示平均分;分成2份,就在下面写上2,表示其中的1份就在上面写上1,这就是。学生跟着说和写。
(评析: 简单化处理“一半”的方式是在前测的基础上创造的, “如果要表示半个苹果,你会怎么表示?” 对于这个问题,在42份测试卷中回答用画图表示的有6人,用0.5表示的有18人,用表示的有10人,用表示的有1人,用“一半”表示的有3人,另有4人的表示方法错误。可见学生对于半个苹果的表示大部分集中在用0.5和上,基于这样的前测结果,所以这个环节就可以直接进入主题。)
二、动手操作,深化认识二分之一
师:你们找到了圆形的,那一张长方形纸的你会表示吗?(课件演示要求:先动手折一折, 然后画出 ,并写上)
学生动手操作并展示。
师:你能像刚才介绍圆形的那样来说说你的想法吗?(学生上台展示)
生:我是这样折的,把长方形纸上下对折,平均分成2份,涂色部分是它的。()
生:我是左右对折,平均分成2份,涂色部分是它的。()
生:我是对角折,平均分成2份,涂色部分是它的。()
师(追问):同样是长方形,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表示长方形的呢?
生:因为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都可以用来表示。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孩子!是的,不管怎么折,只要是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表示长方形的。
及时练习:判断下列图示中哪些能用表示。
师(追问):第(4)小题中长度为什么不能用表示呢?你需要老师提供给你什么,你就能找到这条线段的?
(评析:认识并理解是本节课的要点。根据前测,多数学生能二等分一个图形,所以本环节借助长方形这个学生熟悉的图形,放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为深入理解提供创造的机会和丰富的资源。学生通过操作、展示和交流,逐步体会到只要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并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即时的练习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并为后面学习几分之几做铺垫。)
三、 再操作认识几分之一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通过折一折,我们认识了。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选择性板书):看来同学们的求知欲很旺盛,想认识这么多不同的几分之一。老师就挑选几个写下来。现在请你拿出另一个图形,创造一个几分之一,并用斜线涂上颜色。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并选择下面的图形展示:
(评析:在前测中已经发现学生均分图形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所以可以大胆地让学生根据分数来均分图形并涂色,为后续教学创造素材。但学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3份有困难。因此学生在课中创造几分之一的时候,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教师自己要准备的创作素材。)
1.各种图形的。
师:竖着观察这一列,为什么它们都能用来表示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取了1份可以用来表示。
师:既然都可以用来表示,为什么每份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呢?
生:原来的图形不一样。
师(指着图形):也就是这是圆形的,这是正方形的,这是长方形的,它们是不同图形的。
2.同一个圆里的几分之一。
师:老师还收集了几个圆形创造的分数。(贴上三分之一、八分之一)横着观察,同样是一个圆,我们能创造这么多的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们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了,涂颜色的却越来越少。
师:真是爱思考的孩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你们想的和他一样吗?
生:相同的图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所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
师:那你们知道和谁大吗?为什么?那和比一比呢?想象一下如果是,涂色部分会怎么样?
(评析:这一环节分为两个板块:一是不同图形的四分之一,意在通过“为什么都可以用表示呢”这个问题,在四分之一的个性中找共性,同时也通过问题“既然都是,怎么大小形状又不同呢”在共性中找个性。二是找到相同图形里的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两个板块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学生创作的素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认识了几分之一,还会比较它们的大小。下面就让我们应用这些知识来练一练。
1.填一填。
课件演示: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以五分之一为例来说说是怎么想的。
2.看一看。
师: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生活中到处都有,请你用智慧的眼睛看一看,你能看到几分之一?
3.条形中的分数 ,继续渗透用尺子量一量。
(评析:这是一道比较综合的题目,教学时设计如下环节:第一,如果最上面的纸条用数字“1”表示,估一估,中间纸条的阴影部分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如何验证?第二,课件呈现尺子测量。第三,呈现最下面纸条的阴影部分,课件隐去尺子,让学生借助中间的纸条观察得出。)
4.拓展延伸。多美滋视频广告中的分数,你看到了哪些分数?
(评析:上述4个练习体现了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构造合理的序列,既使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纵观整节课,学生主动参与,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激情澎湃,教得精彩纷呈,主要得益于本节课处理好了以下几个关系。
一、教学前测与教学实施的关系
分数初步认识的前测让教师切实走近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新知识前所具有的相关经验和相应的学习困惑,这些都为教学所用。本课时的前测从不同的维度考查了学生对于“平均分、半个的表示、四分之一的初步理解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的认知,为教师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提供了依据。前测结果显示学生对平均分掌握得比较好,多数学生会用0.5或来表示“半个”,新课的学习中淡化了用不同数表示半个的创造环节,把更多的探究时间放在通过图示来理解二分之一和几分之一。前测中,学生对四分之一的理解偏重于平均分成4份,缺乏对取其中1份的感知。所以实际教学中就通过多次要求学生取1份涂上阴影,充分让学生感知几分之一是表示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了这样1份的数。因此,在教学中前测是很有价值的,它是建立科学化课堂的第一步,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二、开放与集中的关系
本节课基于前测结果,总体上是开放的,让学生经历了多次自主创造、展示、交流的过程。尤其是几分之一的学习过程,大胆放手,给予学生不同的图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三角形)自主创造不同的分数,开放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习的过程。但在二分之一的学习过程中又相对比较集中,二分之一的创造主要集中在长方形上,学生依托长方形纸,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深化对二分之一的理解:只要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二分之一。这样做是基于二分之一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分数,是学习分数的起点和关键,具有以点带面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对二分之一的深度理解,才有了后面几分之一的开放性活动和高效学习。
三、理解与记忆的关系
数学需要理解,数学同样需要记忆。在这节课中,“把( )平均分成( )份,取了这样的1份”这句话既需要学生理解,更需要学生记忆,理解是依托课件中对平均分的演示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如何把学生的理解与表达结合起来,记忆很重要!所以课堂中教师多次组织学生个别说、重复说、同桌说、全班说,在记忆中加深理解,效果很好!
四、板块化与细节化的关系
这节课在设计上安排了两个大板块:认识二分之一和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中安排了两个小板块:各种图形的四分之一和同一个圆里的几分之一。每一个板块都承载了各自的教学任务。板块清晰,层次分明。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重细节,二分之一的书写,几分之一的动手操作,二分之一的判断,尤其是尺子的引入,为学生正确寻找二分之一提供了有效的支撑点。教师游刃有余地处理好板块与板块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目标的达成有很大的帮助。
附件:分数初步认识的前测题
(下述内容分3次下发给学生)
1.当你看到“分数”的时候,你脑子里最先想到了什么?(你知道数学中有一种数叫分数,你看到过吗?如果看到过请你写一个分数。)
2.请把下列图形平均分成指定的份数。
2份 3份 4份
3.两个苹果可以用2表示,1个苹果可以用1表示,如果要表示半个苹果,你会怎么表示?( )
4.请你画一幅图表示你心中的。
5.对于分数,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
(浙江省宁波高新区外国语学校 31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