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依乎文理 游刃有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依乎文理 游刃有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庄子《内篇·养生主》中所述“庖丁解牛”的故事可谓人尽皆知,庖丁创造了解牛“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奇迹,其“游刃有余”的超级秘诀在于解牛时能“依乎天理”而不是简单地挥刀蛮干。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情感丰富、意境深厚、笔法多变、结构复杂的文章,我们也必须冷静思考、细心梳理、把准文脉,最重要的是依乎文理,发现并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来开展教学,方能达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之佳境。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第三单元收录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三篇文章,归结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编者在单元说明中明确提出“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并强调“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也有助于培养我们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本单元的教学要从“山水游记”类散文的角度来组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一,“山水游记”类散文取材广泛,写作灵活多变,初入高中的学生一时较难把握;其二,本单元这三篇文章的重点显然也不在游山玩水、写景状物上,而是以深刻、精辟的议论析理见长。鉴于以上两个原因,若一味遵从教材编者之意,执意从“山水游记”类散文的角度切入来组织教学,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果未必就好。综合权衡,笔者认为,莫如直接从文章体裁的角度切入也许更能得巧。

不管是编者有意而为还是凑巧,这三篇经典美文分属于三种不同的体裁,依次是序(文序)、赋(文赋)、记(游记)。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这些文体的不同特点,从写法入手展开教学,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学生容易理解掌握,教学效果好。这里仅以《兰亭集序》的教学为例来阐述拙见。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笔者曾教过几轮,反思以前的教学,基本上都是遵照单元提示的要求,从山水游记类散文入手来展开教学。全文四个段落中,前两个段落叙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与快乐,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轻松;可是一旦进入第三段,笔法急转,作者情感起伏跌宕,由“乐”转“哀”,继而为“痛”,“坡陡弯急速度快”,学生理解起来就不容易;而到第四段,引出“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后,情感再变而为“悲”,理解上再上一个坡度;至于最后交代作序缘由,“故”字缘何而来,不要说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叹缺氧,不少初教此文的青年教师经此盘绕恐怕也会深陷云里雾里了。由此可见,本文与一般的山水游记类文章相比,理解难度相差就不止一两个等级了。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怪不得有同仁感慨,文是经典好文,奈何“越教越怕”,也实在是“不能喻之于怀”了。

同样吃过几番“费时费力,越教越糊”的苦头后,笔者尝试着另辟别途,从文章体裁“序”的特点和写法入手,重新来梳理文章组织教学,顿觉气清意爽,豁然开朗。具体过程如下:

在完成理解重点词句、疏通文意的文言文常规教学步骤后,笔者先介绍古代序的相关知识。序分为赠序和文序,前者多用来劝勉所赠之人,如初中所学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后者主要是为诗文集而作,如本文便是为东晋永和九年会稽山阴兰亭文人聚会留下的诗文集而作。文序又分为自序和他序,他序比较常见,多请有名望的人来写,目的主要是向读者推介作者及作品,如西晋的左思邀请当时大名士皇甫谧为自己的《三都赋》作序竟致“洛阳纸贵”;而自序为作者所写,主要交代创作动机、过程及感受等,如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欧阳修的《序》等。由于王羲之亲自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文人聚会,也留下了自己的诗作于文集中,因此,《兰亭集序》也可看作是自序。这些“序”的相关知识理解起来并不难,学生很容易接受。

既然自序的写法主要是要向读者讲明自己的创作动机、过程和感受,下面的问题便可删繁就简,只重点围绕着王羲之因何要“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来展开就是了。

作者及众多文人之所以要将这次聚会中留下的大量“兴怀”之作结集,不仅是为了纪念这次兰亭的盛大聚会,更是为了要将之留给后人,作者认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他相信“后之贤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那么,作者希望“后之览者”能从这些留下的诗文中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与启示呢?他坦言自己曾经对“每览昔人兴趣之由,若合一契”这个问题,除了“临文嗟悼”外,实在“不能喻之于怀”,而现在终于明了,那便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他希望“后之览者”也能及早明白这个人生道理,方可珍惜生命,积极有为。

在此, 笔者特别要补充说明一点,关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句中的“固”字,文下的注解为“本来”,对此笔者委实不敢苟同,经反复推敲上下文的语境,并结合全篇主旨的思考,笔者认为这个“固”字,应当作为“故”的通假字,解释为“所以、因此”,这样才更符合文理、情理,并使得文脉通畅不滞。(“固”可作为“故”的通假字,参见王力先生等编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29页,“固”的第4个义项。)

文章第3段情感经历剧变,由“乐”而“哀”而“痛”,是因为作者觉得在1、2段中描述的聚会时欢乐的场景“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这是一种必然(“情随事迁”),也是一种无奈与伤感(“哀”),况且生命终将归于虚无,再快乐的事情也将荡然无存(“痛”),这种生命的无奈与沉重的忧伤只能寄托在诗文中,成为“兴怀”的重要原因与内容,恰与下文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人生感悟自然对接。

至于文章的1、2段,除了首句交代此次聚会的时间、地点、事由外,全都是围绕着一个“乐”字来展开的。作者极力渲染这次聚会的时段之妙(暮春之初)、宾客之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环境之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情趣之雅(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天气之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兴之高(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可谓“四美兼具”;但若细加品味,不难发现这两段文字笔墨酣畅却并不放纵,情感淋漓却收敛有度,究其目的还是在为下文“兴怀”“感慨”的议论铺垫张本。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也就能明白作者为何没有简单纵意放笔将其写成一篇以写景状物、叙事抒情为主的山水游记类散文了。

通览全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虽然行文挥洒自如,笔法丰富多变,但归入“山水游记”类散文确实勉强;若从“序”这种文体的角度来考虑,则缜密严谨,文脉清晰,写得中规中矩,堪称文序典范。既如此,何不顺其文理,循其本真,还以本来面目,以“序”来教之?譬如庖丁解牛,惟有“依乎天理”,方能达“游刃有余”之境也。

由此获得的教学启示是,对于经典文章的教学,我们实在不必太过拘泥于权威之类的解析而让自己变得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更不能太过习惯于在围墙内转圈走老路,最终泯灭了珍贵独到的思考而麻木不仁。无论如何,“鹦鹉学舌”、“麻木不仁”这两种情形都是教学的大忌与悲哀,而破解的法门只能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创造性地展开语文教学活动。唯此,方能常教常新,从“熟悉的地方”找到“别样的风景”。

(汪国旺 安徽省祁门县第一中学 24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