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手机对于青少女同侪关系影响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手机对于青少女同侪关系影响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研究主要以深度访谈法、非完全参与式观察法、文本分析法,辅以受访者日志,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日常生活中青少女(初中女生)对手机的使用,发现手机作为私人媒体已经完全融入青少女的日常生活,并呈现出“碎片化”、“仪式化”的特征;同侪关系中,青少女通过手机增加了同侪沟通密度,且沟通方式呈现多样化,通过个体标识到群体认同完成同侪关系的建立和强化,通过“共享”实现了从个性化到群体认同的跨越,达成了对于现实沟通的延伸,也实现了对于同侪关系的再现和强化。

【关键词】手机 青少女 日常生活 同侪关系

对于青少年而言,手机也逐渐成为他们的伴随媒体。根据芬兰拯救儿童协会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芬兰7岁至9岁的儿童手机拥有率已达到85%。在台湾,根据儿童福利联盟与卡通频道的“台湾新世代2009儿童调查”发现,受访孩童25%拥有个人手机,拥有手机比率随着年龄递增,从7、8岁的5%递增到13、14岁的42%,而11到14岁的女生42%拥有手机,男生仅33%。在大陆,手机市场显然发展更快,数量更大,根据来自移动互联网专家MTrend无限趋势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手机阅读用户中有76.8%的年龄层为21-35岁,另有13.1%的使用者为20岁以下的用户。

对于新媒体与青少年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传播学界乃至教育界所关注的话题,但国内学者专家针对这方面的议题较少着墨,所有的研究也都集中在互联网这一方面,主要有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对于手机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商业实用领域,更深程度或与传播学、社会学相靠近的研究则集中在手机作为新媒体特性的讨论上,例如刘海燕对于青少年手机短信传播的后现代问题提出看法,认为青少年这种后现代性的自由言说方式不能代替现代性的制度性安全,并据此认为,底线的道德良知仍然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互通的桥梁;倪桓则从中西方面子观的比较入手,透过中国人面子文化的解读,对手机短信人际传播及构建的人际关系特点进行分析等。

综上所述,在青少年和新媒体的研究中,关注青少年与手机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但这与实际生活中两者间亲密互动的现状是不相符合的。所以,研究者着眼于手机与青少女族群,藉由杭州市初中女生的手机使用状况来分析通过手机使用,试图了解初中女生日常使用手机的规律,集中描绘与再现初中女生日常生活中手机使用的脉络,探究手机对初中女生的同侪关系的影响和意义。

考虑到手机与青少女使用者的关系具有个性化、特殊性、高敏感,因此本研究必须保持一定的弹性和开放程度,才能较完整掌握青少女手机多元使用样貌的意涵,并进一步发现在同侪关系中其发挥的微妙却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整体研究以质化为主,采用深度访谈法和非完全参与式观察法,并现场记录、搜集、求证青少女手机使用的实况及相关实物文与受访者手机使用日志,将此三者材料交互分析。

一、青少女日常手机使用“碎片化”、“仪式化”

研究结果反映,手机所能展现青少女日常生活的宽度、广度和深度,是超乎预计的,它能化整为零地穿插入生活的每个瞬间,也能化零为整地拼凑出青少女生活常态的大致样貌。青少女的日常生活已被学校、家庭、补习教室等切割成细碎的片段,手机的填补正好切合每一个时间空隙,因此,手机使用“碎片化”既是一种必然结果,又反过来对青少女日常生活起到黏合作用。同时,多数青少女对于手机的日常使用是无意识、无目的的,例如查看短信、设定闹钟、听音乐等,都是“仪式化”的行为,它们具有极高的重复性和规律性。

以开关机为例,青少女们对于手机的开关机,都有固定习惯模式,她们很少选择完全性的关闭手机,切断与外交流的途径,而是选择性地以“静音”这一打球的隐蔽性手段,来达成宣告自我是否进入校园管辖这一仪式,并且在时间点上也有明显的区隔,例如课间十分钟,也会借助手机“出离”校园的禁闭状态;而在短信的使用中,通过受访者们的日志,她们均认同短信能够弥补青少女同侪关系中“暂时性缺场”和“非同步交流”的弱点,以碎片的堆砌――即任何时间地点信息,对话题起到缝补和延续的作用,推动双方甚至多方的交流;对于手机音乐功能的使用,个案中也呈现出明显的“仪式化”特征,受访者自己也表示,插上耳机听音乐这一习惯性动作在自己的生活中是与固定场合、固定时间所紧密连结的,有时并不是真的需要这一功能,而是习惯使然。

二、手机对青少女同侪关系的正相关作用

在特定场合和身份的约束下,青少女同侪间的互动方式和强度是有限的,然而通过手机,则可以建立彼此共有的个体标识,丰富同侪间的交流方式,加大交流密度,同时突破时空和环境的限制,达成同侪群体独有的共享场域。

研究发现,手机对于青少女同侪间关系的影响起到正面作用,主要呈现在三个方面:

1、手机个性化帮助建立同侪关系中的个体标识

手机是私密的媒体,每个人的手机都是独立的,个性的,定制化的。青少女对于手机通常会赋予相当丰富的意涵,无论从手机外表装饰还是内部文本,均能反映出主人的个性和喜好。之前曾有西方学者提出“卧室文化”的概念,即当青少年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卧室之后,会将自我的文化认同反映在卧室的布置当中,例如摇滚海报体现出对于自由精神的追求,hello kitty和芭比娃娃则反映出青少女的浪漫情怀。

同样,在手机上,个人喜好也一览无遗。青少女使用者们会通过手机外部装饰信物来表征彼此间的关系,例如挂饰、手机保护壳、贴纸等,除此之外,手机内部文本也会显现出个体间具有共同的标识,例如屏保、照片、通过共享的影音文本等,这些素材类同于少女之间流行的大头贴,出现在钱包、钥匙圈等随身物件上,作为友谊的象征,更作为小团体的统一标识。作为私人媒体的手机,其外在附加物和内在文本均能够实现个体标识,而两者以上个体标识的趋同性能促进同侪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型塑青少女的群体认同,因为外在的象征和内在的共享,青少女能够从这种标识中得到群体归属感,并获得友谊的心理满足,同侪关系得以建立,而既有同侪关系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2、短信形式开辟青少女同侪交流的新路径

手机短信带来的“拇指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本研究中,短信在青少女族群中的使用也凸显出显著的地位和作用。

在受访者中,每个人的短信信箱都有存档的短信,最多的数量在1200条以上,最少的也有50多条,其中还有加密文档。受访者们也纷纷表示,手机短信对于同侪间的沟通起到了很大作用。手机多功能的特性,使得青少女同侪间的交流方式产生了很大的改变,从线下的传统方式慢慢扩展到线上的虚拟方式,这些“不见面”的交流非但没有影响双方交流的亲密度,反而更容易直接表达情感,避免双方尴尬,并且通过影音声画等丰富形式,全方面促进青少女同侪之间交流的频率和效率。

凭借其收费低、传递快、静默无声的特征,短信成为青少女同侪间跨时空交流的首要选择,并且,通过短信群发、彩信、QQ、微博等衍生的类短信,青少女之间沟通的模式得到不断的演变和推进,科技是这种变化的保证,而对于人际交流的需求则是最根本的动因。

3、共享功能推进青少女同侪关系的建立和强化

群体认同对于心理发展阶段的青少年而言,是一个社会化的必然过程,只有在追求群体认同的前提下才能充分达成自我满足。从个人媒体到群体认同,看似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然而在青少女的生活中,却可以通过简单的“共享”来完成。这些“共享”基于手机科技功能的提升,例如蓝牙、红外线传输功能和各种应用程序,使得同侪的手机之间可以轻而易举地传输各种文本及影音资料。

情感性的共享自然是青少女手机中最重要的“共有财产”,但自己首先获得具有乐趣或话题性的资料时,她们通常也会第一时间和同侪们分享,分享的内容包括分享的过程本身即能呈现出多元的意向。除此之外,目的性的共享也是相当常见,例如,补习班的学习文档、好用的学习软件等。

青少女能够熟练运用手机,编织成无形的分享网络,尤其是对于共有记忆或经验,她们会选择密集型的“互通有无”,藉由交换手机的把玩――传递文本――共享愉悦感,完全打破手机为私人媒体的原始定义,而为同侪群体的充分沟通所用。青少女们擅于将生活中的话题、兴趣点复刻在手机文本中,现实互动变成虚拟文本,而虚拟文本的共享则又会重演现实互动,达成记忆和场域的强化,这个过程正是寻求和完成群体认同的过程。

种种记录和文本都反映出,当青少女拿起手机,编辑短信、拍摄照片或录影,她们不仅仅是在记录自我,更是完成群体定义的标示,在青少女这个特殊的年龄段,往往有很多身份认同和自我定位是被成人所规制的,但在手机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她们却享有自定义的生活,属于她们这个同侪群体的重要事件、共有回忆都被重新贴上标签,甚至可以说,在青少女的日常生活和同侪关系之中,手机是填补生活空隙的最佳伴侣,是开展跨时空人际交流的科技工具,是实现人机对话到人际对话的新型纽带,是带着科技色彩却包裹最原始心理需求初衷的情感黏合剂。■

参考文献

①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②张庭誉,《大学生使用手机与人际关系之研究》,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

③王启璋,《手机使用对人际关系影响之关联性研究――手机之社会性使用、实时可得性、情境不明性》,台湾大学硕士论文

(作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