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代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代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情绪总体是积极健康的。但由于社会转型而出现了复杂的状况,焦虑、迷茫、抱怨等消极社会情绪在大学生群体中生成并逐渐蔓延。对此,高校管理者要给予高度重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大学生情绪弹性水平,优化社会环境,从而培育与维护高校学生社会情绪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情绪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全方位指导着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引导大学生群体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总体来讲,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情绪是积极健康的,拼搏进取、乐观包容、勇于创新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社会情绪的主流。但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时期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显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情绪,导致消极社会情绪的产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高校和社会的正常运行。

一、大学生群体的消极社会情绪表现

(一)自我角色认识嬗变,产生焦虑和迷茫情绪

借鉴阿兰・ 德波顿的研究,身份焦虑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在社会中地位的担忧。大学生的身份焦虑是指大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价值的担忧。随着中国教育和高考制度的改革,当前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不再是凤毛麟角,不再是准社会精英。大学生身份所附加的荣耀感与自豪感逐渐减少,更多的是对踏入社会的恐惧和迷茫。

这种身份焦虑情绪的具体表现为:第一,高校中考试作弊、评优贿选等问题突出。部分大学生过于看重作为“佼佼者”的身份和荣誉,企图通过作弊、贿选等不正当手段来获得积极的身份体验。第二,大学校园攻击性或自毁性的越轨行为频现。必要的对自我形象和重要性的担忧亦即适当的身份焦虑是大学生学习和奋斗的动力。然而,过度在意外在世界对自己的看法,将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败的过度敏感以及对他人成功的过分嫉妒。如果大学生的这种社会情绪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宣泄,可能导致伤害同学、自我虐待甚至自杀等越轨行为。第三,大学生成为丝文化的代表性群体。网络上盛行的丝文化成为大学生对某些现状不满和对自身身份焦虑的一种表达。这种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郁闷成为大学生群体的口头禅,迷茫成为大学生群体的常态,自嘲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时尚。本应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却自认是悲惨的一代,感叹“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和餐具(惨剧)。”

(二)对高等教育和高校管理的认同感减弱,产生质疑和抱怨情绪

一方面,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存在收费过高、盲目扩招以及机会不平等等种种不合理现象,亵渎了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心中的神圣地位;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可能存在缺少办学特色或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难以满足市场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再加上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缺少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导致大学生群体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危机和认同危机加剧。从对部分教职员工有意见发展到对高校管理的质疑,对教育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产生怀疑,进而诱发大学生群体的不满和抱怨情绪。

这种不满和抱怨情绪的外显表征主要有:第一,大学生逃课现象普遍。虽然高校有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但大学生逃课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有研究发现,“将近90%的大学生有过逃课经历。且无论专业课还是公共课,逃课频次随年级而递增。”另外,隐形逃课成为大学生逃课的新动向,学生按时来上课,但从不听老师讲课,看小说、手机上网或者学习与授课内容无关的知识。这种 “用脚投票”的逃课行为,反映出大学生对高校教学内容安排的不满。第二,大学生曝光、举报或状告学校的案例增加。导致此类案例发生的事件主要包括学校对学生不予录取、取消学生学位、勒令退学或者乱收费等。类似案例的增加,一方面说明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高校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三,大学生主动退学率攀升。大学生主动退学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大学教育丧失兴趣、对教育体制极度不满甚至是失望或绝望,认为大学教育无法实现自己的现实目的与理想追求或者认为自己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与产出比例严重失调。第四,大学生时有发生。因为对大学收费、管理或服务等方面不满,大学生时有发生。这类通常目标明确,有具体利益诉求,但也有单纯发泄不满情绪的情况。

(三)对社会充满期待却自感无力,产生不满或冷漠情绪

作为社会中思想最为活跃、情感最为敏感的群体,大学生群体本身存在着内在超我与本我的巨大张力。他们一方面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很好地习得了社会规范和秩序,但另一方面却有挑战当前社会规范和秩序的冲动;他们关注社会问题,但过于强调自我的主观视角,往往容易陷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无法自拔,如不能正确疏导,则可能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或冷漠情绪。

这种不满或冷漠情绪的主要表现为:第一,大学生社会批判意识较强,“愤青文化”盛行。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在其面对社会不公现象时,容易情绪激动,进而出现极端化言论。“愤青”普遍对社会和未来满怀期待,但是过于消极、挑剔地看待社会现实。第二,大学生群体可能有一定的社会参与意愿,但实际的社会参与度不高。大学生在社会参与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和利己性,社会参与内容主要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相关,“校外兼职成为大学生校外经济文化活动参与的主要形式。”对公共事务表现出一定的冷漠情绪。

二、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的特点

(一)非理性

大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往往过于重视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其社会情绪相对感性化和简单化,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特征。社会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以及生存的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事实。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大学生导毕业后一段时间仍然生活窘迫、没有目标,缺少良好、稳定的生活环境。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大学生不是冷静地思考和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积极理性地采取合理途径解决问题,而仅凭直观进行判断、胡乱归因,通过消极甚至是极端的方式进行情绪宣泄,不考虑长远利益和后果,具有非理性。

(二)感染性

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群体生活圈狭小、交往对象同质性强,同学之间面对面互动时间长,因此大学生群体的消极社会情绪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传递性。当大学生群体中某个个体或某些个体具有消极社会情绪时,它就很容易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在大学生群体中快速蔓延和传播。在一定条件下,大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影响,互通信息,个体社会情绪逐渐演变为普遍的群体社会情绪。进而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群集情况下,个体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而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进而放弃了责任意识乃至各种约束,最有理性的人也会像动物一样行动!”

三、大学生产生消极社会情绪的原因分析

肯普尔(Kemper,T.D.)认为,绝大多数的人类情感都是真实的、期望的、想象的或回忆的社会关系的结果。同样,社会情绪的发生会受到外部宏观因素的影响。

(一)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期望与现实存在偏差

著名社会学家特纳指出,人们几乎总是带着某种期望进入人际互动。当人们对自我、他人、情景的期望得到实现时,将体验到中等强度的正性情绪;如果自我和他人的行动,以及情景没有符合期望的标准,人们将体验到负性情绪的唤醒。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中,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考上大学就等于“鲤鱼跳龙门”,意味着人生的成功。在这样的初始社会化过程中,学生习得的规范是考上大学意味着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成就一番事业,也意味着稳定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然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并不能够兑现大学生心中的美好愿景,种种“毕业即失业”的报道令大学生深刻体会到自身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大学生的认知和期望与特定的社会情境不一致,因而大学生的消极社会情绪就会被唤起。

(二)大学生学习生活中负性体验的社会归因

有研究指出,负性情感唤醒表现出“远距离偏好”,即人们把失败、没有满足期望、受到惩罚进行外部归因,同时这种外部归因还表现出跳过互动对象,指向社团单元和文化,宏观水平的体制、分层系统、甚至国家系统。大学生学习、生活圈子比较狭小,了解社会的渠道有限,信息片面。分析与思考问题时,往往容易脱离实际。学习生活中出现的评优、评奖失败或者兼职、实习过程中遇到挫折等,往往容易将其归结为社会风气或制度的原因,而不是从自身去总结和反思。这种自身负性体验的社会归因,容易造成大学生群体的消极社会情绪。

(三)外在于大学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的形塑

社会学家霍赫希尔德(Hochschild,A.R.)认为,在不同社会阶层中,情感体验的分布是存在差异的,处于社会下层的群体更容易获得消极的情感体验,而处于社会上层的群体更容易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加剧,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社会身份属性的认知具有消极倾向,认为自己在社会分层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而大学毕业生“蚁族”、“蜂族”的生活状况也会导致在校大学生群体倾向于将自己划归为社会下层。这种社会下层的阶层归属认知使得大学生群体更容易获得消极社会情绪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群体由于自身阅历尚浅、社会经验不丰富等问题,对一些社会问题和现象缺乏深入分析判断,容易滋生种种消极社会情绪,甚至诱发大学生,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当代社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情绪状况给予高度关注,正确认识并有效调节和控制大学生的消极社会情绪,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能的关键。这对于指导大学生顺利完成预期社会化,确保大学生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以及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要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大学生消极社会情绪的产生,首先,学校和家长需要有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教育预期理性化,这是解决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的基本前提;其次,高校在服务管理、专业设置以及学科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协调利益关系,尽可能减少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的产生。第三,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拓展训练或活动,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情绪弹性水平,缓解大学生消极社会情绪的负面反应;第四,高校应该建立多维度师生沟通机制和科学的大学生社会情绪监测预警机制,预防大学生群体社会情绪激化;最后,政府和社会还应该充分优化社会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和完善社会发展机制和保障制度,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英]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M].陈广兴,南治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 李介,王雄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01).

[3] 李玉雄.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8(01).

[4]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 [美]乔纳森・特纳.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M].孙俊才,文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王文静(1981- ),女,山东荣成人,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