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慈”与“仁”的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慈”与“仁”的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相同问题,老子的“慈”以崇尚自然为基础,强调了博大之爱,超出了人伦的范畴。而孔子则着眼于儒家的礼制要求,着眼于现实政治生活,强调个人修养和推己及人,侧重于人伦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

[关键词]老子;孔子;慈 仁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42 ― 02

仁慈是一个常用词语,《辞海》对其的释义也很简单,即是仁爱慈善〔1〕。许慎《说文解字》中,“仁”是“亲也,从人,从二”;“慈”则为“爱也,从心”〔2〕。从这几个释义中我们可发现,亲和爱这两个语词,或作为一种情感,或作为一种态度,抑或是一种原则,都是具有关联性和指向性的,是具有对象性的。慈和仁在根本上都涉及了伦理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处理人与其自身、人和他人、人和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当然,仅在一般意义上讨论慈与仁不会有太多斩获和新意,但是如果以老子和孔子各自的思想体系作为底色,则应当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值得玩味的,有价值的东西。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认为“老子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是中国第一位伦理学家”〔3〕,将他们关于同一问题的提出的不同观念放在一起比较,对我们进一步走进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世界是大有裨益的。

一、 相同时代背景和共同的命题

据考证,老子和孔子当属于同时代的人〔4〕,都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末期。尽管不同思想流派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立场和目的对于老子和孔子的活动年代先后有不同看法,但不管是孔子先于老子也好,老子先于孔子也罢,他们大致也是属于同代人。

对于老子和孔子所共同生活的时代,用一个词来概括即“礼崩乐坏”。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国处于春秋五霸争雄的末期,社会动荡不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加上连年的诸侯混战, “流血漂橹”和“杀人盈城”这样的词也不仅仅出现在孟子的政论文章当中,而且在现实中随处可见。

在社会混乱无序、战争频仍的背后,深层次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经济关系的矛盾不可调和,反映到上层建筑层面,导致旧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的矛盾激化。那么老子和孔子作为思想家,面对如斯情景,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必然面对历史所呈现出的时代课题,即怎样使国家或者天下重新回到和平、统一和稳定的状态上来?进一步说,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鸣的就是各自对于这一时代课题的诊断,老子和孔子作为其中杰出的代表,也开出了自己药方。这一点对于理解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我认为是很重要的,他们的诉求是相同的,有着相同的理想,只是道路有所不同,即便是不同,区别也不能将二者的思想和学说完全对立起来这一点在后文中还有体现。再就是基于老子和孔子这种对时代诊断的济世勇气,无论对其学说赞同与否,两者都是值得尊重的,没有孰高孰低之分。

至于说他们相同的目标或者理想,就是致力于把混乱动荡的社会引向和平和稳定,国家有序运转,人民安居乐业。实现方式的不同在于老子采用的是“减法”,孔子用的是“加法”,老子主张剥离外在的矫饰和束缚,使人和世界都回归自然本性,所以道家崇尚自然。而孔子则主张采用“仁义”礼制和道德规范来重建社会秩序,开创了一整套儒家政治伦理学说。但即便是工具和方法存在差异,但是在差异中还是不难发现二者在对待人性问题上具有一致性,孔子在对“人性”的把握和老子对“自然”的理解上都具有乐观倾向,儒家性善论自不必说,老子主张回归自然本性,虽未名言自然本性是好的,但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察觉到“自然状态”在老子那里至少是一种最不坏的选择。

二、老子对于“慈”的阐释

老子对于慈的最明确的阐发见于《道德经》〔5〕(以下所引《道德经》及《论语》原文均在其后标明章数不另作注释)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六十七章)这是老子开宗明义的讲“慈”,需要首先提出来,而对于“慈”的讨论则需要一番梳理。

1.任万物之自然

崇尚自然是老子学说的主旨,无论是对“道”本身的论述还是对人性的理解、对“慈”的阐释都离不开对于自然的回归,这可以说是老子哲学的基调和原色。那么对老子的“慈”这一理念的梳理也应开始于“自然”。在我看来,老子提出“三宝”之一的“慈”是根源于“任万物之自然”这一核心价值诉求的。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可见自然之重要,而且不仅道要取法于自然,而且人、地、天都要取法于自然,这里的取法自然不是他者,也不是一个主体,而是人、地、天、道各自的自然本性和自然状态,按照各自的自然本性去存在,类似与海德格尔对于此在存在的论述,是其所是的自然存在着,不加矫饰。无论道也好,天、地和人也好,都应当顺应自身的自然倾向发展,《道德经》五十一章有一句很精彩的论述:“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说道之所以是至尊的,德之所以是珍贵的,都在于不加干预而顺应万物的本然状态,正是由于“任自然”才成就了道和德的价值。这里我们进一步察觉到了老子对于“自然”的价值预设,自然虽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至少是最不坏的,具有人性乐观的倾向。

“任万物之自然”体现到实践层面就是“无为”,“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无为”体现了崇尚自然的理念,而慈也包含在无为之中,“无为”也是慈的一种表现,顺应自然就是最高层次的“慈”。

2.博大之爱

作为“三宝”之一的“慈”,不仅体现和实践于“任自然”与“无为”之中,还具体化、情感化到处理人与他人,人与万物的关系之中,体现了在自由空气中的慈爱精神,这种爱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儒家的“仁爱”所不能比拟的。老子的“慈”体现着关爱世界、关爱万物、关爱他人以及关爱自身的宽广胸怀,强调以博爱的心胸去包容一切、善待他人、善待他物。

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博大的慈爱是相互交叉的,一是上面提到的“任万物之自然”,顺应万物自身的本性而不横加干预就做到了爱万物,与“民胞物与”相类似;再就是要求爱人、爱百姓,使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八十章),不仅爱人,而且提倡要爱一切的人,不管好人,还是坏人。“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二十七章),如圣经中说,阳光照好人也照歹人一样,不仅爱好人,也爱不信服你不爱你的人,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胸怀了,足见慈爱之深。《道德经》的第四十九章是最精确全面的对其“慈爱”的概括,“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四十九章)

还需指出,无论慈爱还是博大之爱,最终都不能离开“自然”的引领,自然是“慈”的灵魂与核心。

三、孔子对于“仁”的理解

1.阐发“仁”的几种途径

在《论语》〔6〕当中,孔子对于“仁”的谈论比比皆是,大致分为几种阐述模式或途径:直接的原则性的判断、对于“仁”的概括以及回答弟子和他人的疑惑。第一种模式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第十七)从反面进行判断指出了仁的特点;第二种模式是孔子对于人的一般性的概括,论断的色彩不是很浓,所以归为一类,比如“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第四)第三种模式也很多,孔子对于不同的弟子对于“仁”的追问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在《论语・颜渊十二》出现的比较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回答比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十二)这一句点出了孔子“仁”的学说的一个要点即是礼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终极诉求。

2.孔子“仁”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仁”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维度:第一是血缘亲情之仁,这是孔子“仁”的理念的根基,进一步说孔子要求重建的礼乐制度的一个核心前提即是宗法血缘关系,要求父慈子孝和兄弟孝悌,三纲五常则是这一理念的发展,仁爱先爱的就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亲族;第二是推己及人之仁,不仅要爱具有血缘关系的人,还要以仁爱之心来对待血缘关系以外的人,不过这种爱不是无差等的博爱而是差等之爱,因为有了血缘和宗法关系的维系,对所爱之人就进行了划分;第三种维度是人格修养之仁,也是行仁和为仁的内在因素,孔子之“仁”本身要求的就是内在自觉和自发的实践仁的原则,要“为仁由己”,时时刻刻不能离开“仁”,不能放弃对于“仁”的追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第四)

对于如何追求仁以及如何实践仁,孔子也作出了详细的论述。追求仁和实践仁的一个核心就是“克己复礼”,克己简单地说就是约束自己以符合礼制的要求,克己是上述三种维度的交融,不仅是克服自身的缺点进而约束自己,积极的方面还是要加强人格修养从他律变为自律,“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第七),将外在的礼制内化为“仁义”,不光是克制还要积极进取。此外,行仁还有一条重要的指导思想,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第十五)要求仁者不但不能把己所不欲的强施于人,而且也不能把己之所欲强施于人,在这一点上和老子的“任自然”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对于孔子的“仁”的思想也始终不能脱离孔子的思想体系这一大背景,“克己复礼为仁”即旗帜鲜明的亮出的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价值追求,也就是说孔子对于“仁”的追求和阐释都是在“复礼”这一最高理想的统摄之下的,不管个人修养也好,家国天下也罢,都应当遵循礼乐制度,尽管“礼”可以内化为“仁”,“仁”也可以外铄为“礼”,但我认为孔子的学说是始于“仁”而立于“礼”的。

分析了老子的“慈”的理念和孔子的“仁”的学说的异同之后,不难发现,老子和孔子虽属于不同的思想派别,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甚至有时候是相反的。不过有一点是很值得注意很思考的,就是老子和孔子无论差异和取向有多么的差异,他们所立足的思想文化土壤以及从中所吸收的营养是大同小异。就如冯友兰先生所论述的那样“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同一轴杆的两极。”〔7〕我觉得甚至是“同一轴杆的两极虽是不同的两极但绝不是绝对对立的两极,不是完全不可调和的两极”。老子和孔子面对的问题进而和关注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陈至立,等.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李恩江.文白对照说文解字〔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3〕 〔4〕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应书馆,2003.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责任编辑:冯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