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仿生思想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仿生思想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史上,以“象形”为装饰思想的器物造型设计层出不穷,其中均体现出较强的仿生思维意识。及至当代,仿生设计依然作为陶瓷造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方向,而相比传统而言,却又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的装饰思想和审美文化。

关键词:仿生;陶瓷;造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78-01

仿生设计理念不仅包括对自然万物物理及生理层面的仿制,更源于对其造型、纹饰、肌理、色彩等等方面的仿生。尤其是在人们日常使用的常规性器具上,更加注重仿生设计手法的多样化运用。而陶瓷造型正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

一、仿生设计思想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起源与发展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形成了一种古朴自然的设计观,他们以大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草一木为资源,吸取其中的形态元素,转换成能为己之用的设计灵感。高山流水、鸟兽虫鱼,对于朴实单纯的原始人类而言,都是很好的设计资料库。从早期的漩涡纹、鱼纹、鸟纹、饕餮纹、云雷纹等,到后来的缠枝纹、莲花纹、忍冬纹等。这些原本取自于自然万物的造型样式被人们以规律的结构、次序组合在一起,成就了数千年以来经典的装饰纹样。典型的如新石器时代的葫芦形、瓜果形陶器,以及宋代定窑孩儿瓷枕等,这些均是造型仿生设计的多方面体现。而纵观这一最初的仿生形式和手法,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仿生机理多以造型仿生为主,仅取动植物的机体形态特征,以之为设计素材。此外,在设计样式上比较单一,缺少变化,少有造型结构复杂的形式出现。而随着工艺及设计思维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和了解逐步转移为从整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的细化认知。及至当代,更为先进的设计理念的渗透发展,催生了另一种更高级形式的仿生手段,即抽象仿生。使得造型仿生设计进一步脱离事物形而上学的思维束缚,更多的强调了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和拓展了仿生设计的形式和内容。

二、陶瓷造型仿生设计的表现形式

造型仿生是陶瓷仿生设计中最常见的手法,其设计思维注重造型的具象型模仿。相对于其它如色彩、装饰等构图手法而言,造型仿生体现出更为直观的形态表现,能够让观者在最短时间内感知设计原型的存在。

(一)造型仿生设计中的点

在陶瓷造型仿生设计的表现手法中,点的仿生运用是一种最基本、应用最为广泛的表现途径。通过对陶瓷局部点状结构的丰富表现,来突出仿生原型的局部形态特征。相对于大面积的线和面的仿生手法而言,点的仿生一般较为含蓄,但往往又能通过匠心独运的布置方式,实现“点睛”的效果表现。如这件造型独特的陶壶,其通体处处彰显着仿生的影子。其中,在其顶盖部位,以成圈的凸起的点进行装饰,表现出形神俱佳的莲子的生动形态,其上卧一蛙,与周围的莲瓣、莲茎等形成完美的映衬,展现出别样的莲塘意趣。在这件器物的仿生设计形态上,对于点的布置较为含蓄,但却令观者产生一种极富生动的形态感染力与亲和力,似有一种试图去触碰的心理意识。此外,部分陶瓷仿生设计在花瓣的表现上,亦运用了点的造型表现,试图从细节上对整个仿生形态起到强化的作用。由此可见,点的表现在陶瓷造型仿生中的展现途径较为具体,一般以局部特征表现为主,起到提升表现效果及意境的作用。

(二)造型仿生设计中的线

在陶瓷造型仿生手法中,线的概念比较广阔。其中既包括以轮廓边缘为表现特征的整体线型,又包括对陶瓷器物局部的线型纹理表现。相对于以局部表现为主的点式仿生手法而言,线的运用则更注重整体和空间上的综合布局。例如前文中所举的陶壶设计案例中,其中多处用到线型仿生表达。如器物主体的表现,便是以疏密有致的线条来构成莲瓣的纹理特征,生动、形象而直观。此外,其中对线的仿生运用还包括壶体的手柄,是以双向缠绕的莲茎形态加以表现的。这种表现手法相对于点的仿生而言,在表达方式上更为灵活多样。其中甚至不乏诸多刻意夸张、引申式的表现手法,这在抽象仿生的表达思想中体现的更为丰富。

(三)造型仿生设计中的面

面是构成器物整体形态的基本元素。在陶瓷造型仿生设计中,对于形态的整体把握亦是以面为结构单元的形态特征进行设计表现的。通常,面与体处于不可分割的设计关系中,尽管二者之间存在二维与三维、平面与立体之间的空间差异性,但表现渠道上的空间次序决定了其在设计思维表征过程中的同一性。面的局部特征在空间上的组合方式构成了器物的最终整体表现风貌。典型的如传统陶瓷器物中的葫芦形、瓜果形陶器等,这些造型特征均体现出面的仿生在局部和整体仿生设计中的关系。事实上,从整体感观上实现空间上的体征表现是以局部以面积为单位的装饰构成要素形态特征予以体现的。

参考文献:

[1]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9~327.

[2]戴君惕.奇异的仿生学[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张亚林,王苗苗,余勇.陶瓷花口器造型仿生设计之美探究[J].艺术百家,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