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特殊中职教育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特殊中职教育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我国特殊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诸多问题,如简单照搬普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知识实用性不强、残疾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进展较为缓慢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修订教学计划、拓宽培养口径、强化实践训练等措施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通过突出专业核心、编写校本教材、开设专业和文化选修课来精选教学内容,力求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关键词: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中职教育 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61-02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特殊中职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

部分特殊中职学校是从各省市残疾人培训机构演变而来,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都是边实践边摸索,无规律可遵循,无经验可借鉴,大部分简单照搬普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知识的实用性不强,理论过深、过难,容量过大,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感到种种阻力与不适。

1.2 特殊中职学校教师大多来自非特教专业

特殊中职学校教师大多来自非特教专业,或从普通教育系统转行而来,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不适应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情况。各特殊中职学校自己定专业、选教材,教师缺乏专门的培训,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民间联系的状态。

1.3 残疾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进展较为缓慢

如中职视障生只有专业课教材,缺少文化课教材,推拿按摩专业中职教材采用双拼盲文,而高职专科和本科教育阶段的专业教材采用现行盲文,衔接起来比较困难。另无专门针对听障生的美术教材,普通中职文化课教材对听障生来说偏难、偏繁,未考虑他们的认知特点等。

《国务院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提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时,也特别强调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新时期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过程中,职业教育改革必须深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微观层面,探寻出一套既切合残疾学生实际,又能满足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有的放矢地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最大程度提高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针对特殊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选择上存在的问题,湖南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湖南特教中专)根据自身实际,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夯基础、拓口径、强技能、提素质、助融入”的残疾学生培养模式,按照残疾人生理特点和市场所需,从实际出发,确定按残疾人分类、按岗位分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有机衔接、相互支撑、完整统一的残疾学生培养方案,以帮助广大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

2.1 修订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湖南省特教中专对学校两大传统专业――美术和推拿按摩专业的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有的放矢地增减相关课程。

首先,调整专业课与文化课比例。参照普通职业教育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比例和课时分配为7∶3或6∶4的比例,根据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情况,调整美术专业整体专业课和文化课比为6.7∶3.3,调整推拿按摩专业整体专业课和文化课比为7.6∶2.4。

其次,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相互关系。我校美术专业学生的主体是听障学生和肢残学生,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对于较深的理论知识难于接受和理解,因此采取“先实践后理论”的方式,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上更偏向于实践操作。推拿按摩专业教学对象的主体是视障学生,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学生难于接受较深的医学课程理论知识,因此实施分层教学,理论课和实践课坚持“重实践,理论够用”的原则,夯实基础理论,突出专业技能。突出专业临床课如《伤科按摩学》《内科按摩学》及《病理学》等课程,加大其比例,适当删减临床应用较少的课程,如《中药学》《方剂学》。

2.2 拓宽培养口径,增强适应能力

在课程体系调整的过程中,各专业都细化了专业发展方向,力求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专门性人才。如原有的美术绘画、工艺美术、美术设计3个专业是借鉴高职院校的学科型课程模式,课程体系涉及的专业面太宽,涵盖范围较广,部分课程知识的实用性不强。结合市场调研的实际情况,将3大专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专门化和细化,将美术绘画专业分为油画和中国画两个方向;将工艺美术专业细分为陶艺和木雕方向;将美术设计专业整合为一个平面设计的方向,根据市场需求,新增服装制作专业。推拿按摩专业设置按摩技术和医疗按摩方向。

一年级第一学期按大专业平台组织教学,选取构成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课程构建大专业课程体系,完成专业基础课学习后,于一年级第一学期末进行专业分流,以满足学生兴趣、身体状况及适应分层分类教学需要。专业方向的选择采取学校引导、学生申报的原则,结合相关考核、考试确定。专业方向确定后,按专业方向分班进行授课。

2.3 实施“三地”建设,强化实践训练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湖南省特教中专致力于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着力构建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实践型课程体系。

学校规划建设了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先进的实训场所。如针对推拿按摩专业建立了近2000 m2的技能实训室,包括练功房、足浴房、个性化模拟实训室、解剖室;另建设有工艺美术专业实训基地,包括陶艺室、木雕房等,设置了专门的美术设计机房。将推拿按摩、工艺美术、美术绘画、美术设计等专业的实习实训与服务场所、生产车间有机结合。另和长沙市按摩医院、常德市卧山夫烙画有限公司、长沙惠迪数码公司等十几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使之成为我校校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3 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在调整专业课程体系的大前提下,我们考虑自身的定位与其他职业教育有所不同,因此,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以突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结合实际需要,在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1 突出专业核心,强化技能训练

根据专业的定位,对专业课的内容进行了压缩、更新和重组,减少课程门类,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拉长课时,缩减了部分专业课学时,或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专业理论知识要求浅显易懂,降低课程难度,增强实用性;根据就业岗位的需要,增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强化技能训练实践环节。

(1)美术专业教学内容具体调整措施。

美术专业学生在一年级一期进校时,专业基础课基本相同,以《素描》《色彩》为主,增加课时,从原来的5周延长至7周;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3门课程整合为一门《构成艺术》课程,压缩学时,从9周减少至6周。一年级二期至二年级,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结合专业基础,选择美术绘画、美术设计、工艺美术三个相对专业化、精细化的专业技能方向。

美术绘画专业主干课程由14门精简到10门,将核心课程《油画静物》《油画花卉》《油画风景》《油画人物》的课时延长半学期或一学期。工艺美术专业由以前的陶艺、木雕和漆画杂糅在一起的大专业细分为了陶艺和木雕两个小方向,其核心课程课时达到三学期,围绕着陶艺和木雕制作进行。美术设计专业定位在平面设计,核心课程以《pop字体设计》、《海报设计》《photoshop》《coreldraw》为主,课时达到一学期或一学年。

(2)推拿按摩专业教学内容具体调整措施为。

首先结合专业特色,突出盲文教育。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开专业学习,特别突出一年级学生对盲文的掌握。

其次根据专业定位,重组更新内容。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拉长课时,缩减了部分专业课学时;理论知识要求浅显易懂,降低课程难度,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第一学期重在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升综合素质,为专业学习打基础。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结合专业基础,选择小的专业方向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分按摩技术方向和医疗按摩两个小方向,掌握相对较专业化、精细化的专业技能。

(3)文化课程的具体调整措施。

在文化课教学中把“学做人”与“学技能”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根据特殊职业教育的性质自编文化课校本教材。适当调整文化课比例,如语文由原来开设5学期改为4学期,第二年由周4节改为周2节,数学课由开设2学期改为1学期,适当降低难度。推拿按摩专业结合专业特色,新开一学期英语,增开一学期盲人计算机,为视障学生融入社会奠基。

3.2 整合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

由于残疾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听障生和视障生均存在认知感官的特殊性,现行的大部分中职教材大都不适合我校学生使用。我校先后组织各专业老师投入大量精力,编写了《德育》《实用按摩人体解剖学》《聋生实用阅读写作教程》《聋生素描》《法律基础知识案例集》等校本教材。

推拿按摩专业老师编写的《实用按摩人体解剖学》结合了专业特点和视障生、低视力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人体的九大系统进行阐述,与按摩中常见疾病的发病部位和发病特色相联系。美术专业老师编写的《聋生素描》针对视障生认知能力的缺陷及与教师、同学间沟通渠道的不畅,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为夯实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服务。

文化课教师编写的《德育》《聋生实用阅读写作教程》《法律基础知识案例集》填补了特殊中职教育文化教材的空白,帮助教师走出“无米下锅”的困境。如《聋生实用阅读写作教程》在“构建聋生丰富的语言库、渗透语言点弥补语法缺失、习题训练形式多样化生活化、应用文写作结构模板化、口语交际以‘写’代‘说’”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符合视障学生特点,能较好满足听障学生交流、就业、适应社会的需要。

3.3 培养学生兴趣,开设专业选修

为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拓展提升其专业能力,开辟新的就业创业渠道,每学期第2周后,各专业会推出3~8门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课程。如十字绣和丝网花是近年来市场上十分火热的一个产业,因其品种繁多、实用性强、材料易得、工艺简单、易学易掌握、操作便捷见效快等特点,被人们广泛流传,且适合听障生模仿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学校开设后深受学生欢迎。美术专业先后还开设过工艺品制作、串珠、丝带绣、刺绣、水彩画艺术、速写等20多门选修课程。推拿按摩针对学生视力的差异,提供了医用心理学、中医养生学、针灸、中药方剂等课程供学生选择。

3.4 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残疾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且层次程度不一,为了提升他们的素质,在开设专业选修课的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如《演讲与口才》《普通话》《礼仪》《科普知识》《文学欣赏》《聋生国标》《盲生声乐》等课程。针对部分视障生和听障生入校前无学习经历,表达能力差的现状,第二学期开设《现行盲文》《双拼盲文》《手语》课供其巩固和提高,并为视障学生继续深造打下基础。学期中开展“师生共创手语角、盲文角”活动。学校还组建了学生声乐队、器乐队、舞蹈队等兴趣小组,通过各种形式教学内容的提供和活动的开展,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4 结语

特殊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体现有效性、实用性、实践性和灵活性原则,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理念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核心。我们通过修订教学计划、拓宽培养口径、强化实践训练等措施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通过突出专业核心、编写校本教材、开设专业和文化选修课来精选教学内容。期望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和甄选,促使特殊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结合,与学生实际结合,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为今后谋得生存尊严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宁新.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与课程设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 郭范.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EB/OL].中国聋教育网.

[3] 职教教改论坛文集[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