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做一名轻松的技术经理(4)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做一名轻松的技术经理(4)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四,怎样培养员工并提高其技术水平

在员工培养的过程中,技术经理是不是只要尽心尽力地做培训,手把手地教技术,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员工,就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呢?答案是否定的。笔者认为这些只是培养优秀维修人员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不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但即使是这样做了也不一定能行。有这样一则故事值得大家思考。

有个渔夫,他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却非常苦恼,因为他3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平庸。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而我儿子们的捕鱼技术为什么就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撒网最容易捕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布阵最容易请鱼入瓮。等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还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普通渔民的儿子!”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他说:“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那人又问:“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他回答说:“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和经验,却没让他们自己独立尝试并将所学的转变成自己的技术和经验。”

在此笔者想说一下“正确做事”和“做正确事”之间的区别。前者是一味地例行公事,而不顾及目标能否实现,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做事方式。后者不仅注重秩序,更注重目标,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做事方式。

“渔王”的捕鱼技术确实非常厉害,但是他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捕鱼高手。不是技术越好的技术经理培养出来的员工技术就越好,这里同样也涉及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问题,也就是技术经理们也要学会做正确事。

1 培养与被培养的关系

笔者在做技术经理的初期,每天的工作都非常忙碌和充实,尤其是在解决车间疑难故障方面颇有成就感。每当维修人员遇到疑难故障前来寻求技术支持时,笔者就立刻赶到现场进行指导。这些疑难故障有的很快就能解决;有的则需要查阅大量的维修资料,用电脑检测仪进行系统的检测,用专用工具进行测量才能解决;有的还需要厂家及兄弟服务站的支持与帮助才能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笔者的介入,有些维修人员就感到很轻松,完全按照笔者的维修思路去做,不再去思考应该怎样维修,只是简单地执行笔者的维修思路。维修结束后,维修人员不会去深入思考故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不会对案例进行总结。而笔者却开始搜集与故障相关的资料,学习相关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故障的原因,制定恰当的维修方案,然后在内部技术培训的时候对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在维修过程检验中,看到维修人员遇到困难时,笔者就主动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目的是避免他们的维修走弯路。在指导他们完成维修作业,故障排除后,笔者又会对故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把它作为素材在内部技术培训的时候进行讲解。

这样一来,笔者在处理疑难故障时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个习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要领,内部培训。一段时间过后,笔者发现维修人员遇到曾经讲过的故障案例时,仍然不能独立完成维修作业。结果是笔者忙得不亦乐乎,维修人员遇到问题时稀里糊涂。与笔者初衷相悖的是,笔者没能按照计划将维修人员培养成修车高手,相反维修人员却把笔者培养成了修车高手。这是为什么呢?只要稍加思考便不难发现其中的缘由。这就是笔者出于上述的动机,自然会接触到大量的故障案例,日积月累的结果使得笔者对常用的数据流、故障码含义、故障现象以及维修方法等都熟记于心。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笔者经常对维修人员这样说:“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培养了我”。

幽默诙谐过后,笔者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能将一线的维修人员都培养成修车高手呢?因为只有他们成为了修车高手,才能更快更好地维修故障车辆,笔者自己也才会真正轻松。

2 忙里偷闲

怎样才能真正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呢?上面已经说过维修人员是怎样把笔者的技术能力培养起来的,只要稍加思考,就会知道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员工了。是的,就是换位!在维修车辆的故障时让维修人员忙起来,技术经理自然就会有机会忙里偷闲了。

当看到维修人员遇到疑难故障,维修时间过长时,我们不要急于不请自到。如果这时我们过去帮忙的话,就会打断在修维修人员的诊断思路。只有让他们实际地去排除故障,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使其真正掌握一些数据、故障码与故障现象之间的联系。这样,在下次维修类似故障时,他们便能更快更好地完成维修作业。如果我们这时过去帮忙并催促维修进度的话,会给维修人员增加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他们独立完成维修作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正确的做法是给维修人员提供充足的维修时间、条件以及资料,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维修作业。努力做到让维修人员“忙”起来,让我们自己“闲”下来。

当维修人员找到我们寻求帮助指导时,我们要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维修思路,并为他们提供我们所能提供的资源,鼓励他们继续对车辆故障进行维修。等故障排除后,他们会很有成就感,并且对故障的现象印象深刻,下次遇到同样的故障现象会很快排除。

故障排除后,笔者要求维修人员总结并编写故障案例,在内部培训时,让他们自己来讲解故障案例。维修人员通过维修、总结和讲解,再维修、再总结和再讲解这样的循环过程,使他们对故障印象深刻、原理认识透彻,当再遇到类似故障时会轻而易举地将其排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有意识地让维修人员养成遇到疑难故障,解决疑难故障,总结分析疑难故障,讲解疑难故障的习惯。这种习惯日积月累的结果是,我们的维修人员总有一天会成为修车高手,技术经理的工作也因此变得轻松。

3 智慧源自思考

有些技术经理整天忙得团团转,甚至到了下班时间,还有一大堆事情尚未处理。这是否意味着他工作很有成绩呢?或许你会发现,像这样整天忙碌的人,其工作往往是缺乏效率的。在我们开始做一件事之前,应当考虑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得到最好的结果,要想好了该怎么做,再着手去做。

工作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可是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我们身在其中,很难突破固有的思维方式,总觉得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得挺充实。也正是这种感觉,让我们不断忙碌地工作着。

笔者回顾前几年的技术管理工作,那时虽然忙忙碌碌非常充实,工作也非常认真,可是总感觉存在某种潜在的危机。静下心来思考,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整个技术管理工作缺少一种有效的机制,显得有些机械,甚至是例行公事。可以说是“正确做事”了,但不能说是“做正确事”。

那时笔者把着眼点放在了凸显自我价值上,因此,疑难故障抢着去解决,分析和总结故障案例自己去做,培训案例自己去写。本以为这样做既能彰显自己的作用,又能培养出优秀的员工,但几年过后,发现结果并不理想。现在看起来,当初的失误恰恰是出在没有思考,更确切地说是没有想到去思考,因此没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笔者学会对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也慢慢开始去思考一些问题。刚开始时想问题比较简单,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使笔者慢慢地养成了思考的习惯。对于用换位的方法培养员工也是从事技术管理两三年以后才想到的,很简单的问题,当时就是没有想到,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吧。经过2年多的实践,发现换位方法在培养人才方面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见工作过程中的思考是多么的重要,“工作+思考=智慧”,我们的工作伴随着思考,让我们的工作有了思想,这样就避免了机械的工作。作为年轻的技术经理,大多数没有技术管理经验,只有通过大量的经验积累,在工作中不断地去思考,形成有效的工作方法,这样我们的技术经理工作起来就轻松多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