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校园防雷 刻不容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园防雷 刻不容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中小学校园频频发生雷击事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对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防雷减灾工作已成为经济社会安全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校方面应该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学校电子信息系统等国家财产的损失,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校园防雷 原因 抢救 措施

一、描述现象。

2007年7月21日下午4时多,位于福建省闽侯县荆溪镇甘洪线路边的福建省高级职业技术学院遭雷击,损坏了实训中心大楼计算机中心大楼、门房楼内的绝大部分弱电设施,其中15路监控设施均损坏,大部分无法修复。电脑、电话、交换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计算机系统的绝大部分主板、主机、网卡均击穿而损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下十万元。

2007年8月3日下午,福建省高级卫生学校受直击雷打击,造成其中一幢大楼的装饰角被打掉一角,所幸无人员伤亡。

2008年3月18日下午2时40分左右,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东台小学因受强对流天气的影响,在无任何的雷电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雷电(滚球)在一年级(底层)教室的顶部滚动,受感应雷的侵袭损坏电脑一台,moden一个,所幸无人员伤亡。

2008年9月5日下午15时许,因强对流天气影响,位于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的福建省闽侯县第三中学的学生公寓遭受雷击,该建筑物天面转角不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被直击雷打缺一块,配电盘布线零乱,零地无重复接地且零线无保护,造成彩色电视机一台损坏,所幸无人员伤亡,估计经济损失在三千元之则。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频频发生雷击事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对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分析原因。

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雷电会产生强大的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烈的静电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其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更可高达数十万安培。落雷后在雷击中心1.5~2km半径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过电压损害线路上的社备。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破坏性和选择性等特点,极易对建于暴露制高点、防雷设施不完善或不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的校园内师生造成人身伤害和校园的财产损失。

据当地气象部门历史资料显示,福建省闽侯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区年平均雷暴日56.6天,属高雷区。目前全省雷暴日呈上升趋势,均比各年平均数高10天左右。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导致热岛效应使雷暴日和雷暴强度呈增加趋势,这是导致雷暴日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要防御雷电灾害,由于防御雷电电安全常识的缺乏,特别是学生、农民、工地施工等人员,往往导致户内外人身伤亡,如:雷雨天气在户外空旷地带劳作、活动时未采取安全措施等。一些建筑的防雷装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室内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缺乏防雷专业技术知识,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不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表面上有防雷装置而实际上起不到防御雷电的作用甚至引发雷害,甚至某些不良开发商为了经济利益,根本就不设计和安装防雷装置,致使防雷安全功能先天不足,而受害者却是居住在房子里的人们…这些都是造成雷击事故频频发生的各种因素。

三、抢救方法。

当有人遭雷击后该如何抢救呢?通常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有二种:一种是进行人工呼吸,第二种是体外心脏按摩。受雷击而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他的身体是不带电的,抢救时不要有顾虑。应该迅速扑灭他身上的火,实施紧急抢救。

若伤者失去知觉,但有呼吸和心跳,则有可能自行恢复。应该让他舒展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

若伤者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应迅速果断地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人体遭受雷击后体内通过的电流不一定很大。即使心脏停止跳动,呼吸也已经停止,也往往是一种暂态现象,表现为"假死"。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受害者生还的机会是相当高的,应迅速就地尽力抢救。早抢救一分钟,就多一线生还的希望。不少事例说明,采取正确的抢救方法,往往可以延长暂态时间,为进一步的抢救创造必要的条件。大量的雷击抢救实践证明,在雷击使人致死这一现象中,有一部分遭到雷击后呈现死亡状态的人还未真正死亡,及时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往往可以死而复生,遭雷击呈“假死”现象的人在十分钟左右便可能导致死亡。应该注意的是对被雷击导致“假死”的人员的抢救工作,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有时甚至长达一、二天才能使受害者脱离生命危险,因此,不可半途而废。最理想的办法是对受害者实施上述抢救措施的同时,设法尽快通知当地防雷专业人员和当地医院的医生前来处理,在专业人员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抢救,受害者生还的希望会更大些。

四、采取措施。

判断自身是处在远雷暴还是近雷暴的最简单方法是:听到雷声,通过与看见闪电的间隔时间长短来判断所处位置与落雷的距离。看见闪电后即听见雷声,时间间隔5秒钟,表示雷击发生在离自己约一到二公里的位置;如果是1秒钟,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就听见雷声,说明雷击位置就在你附近300米处,应赶快采取紧急躲避措施。

学校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防雷知识宣传教育,并提醒校内师生在雷雨天气时要尽量做到以下措施:

1、要避开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炭及潮湿的物体等。

2、应该留在教室内,关好门窗;在室外的师生应立即躲进就近的建筑物内。

3、在室内要关闭电脑、电视机、收音机、广播等用电设备,并断开电源和信号线路。为安全起见,最好能暂停使用电灯。

4、避免使用电话和手机、对讲机等通讯设备。

5、在校园内空旷的场地如操场无法立即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时,应远离树木、旗杆、电线杆等尖耸物体。

6、不倚靠建筑物的外墙、柱,不靠近更不可触摸金属水管或金属门窗和其他带电设备。

7、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要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

8、雷雨交加时,在室外的人要立即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身体体积和接地面积。

9、不宜驾驶、骑车赶路,应立即停下,并躲在车里或就近到建筑物内躲避。

10、遇到雷击事故时,应积极开展胸外心脏按压和进行人工胡须等现场急救措施。

学校方面还应该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好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按照国家防雷规范要求安装防雷装置和采取防护措施,将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小校内师生人员伤亡和被保护的电子设备遭受雷击损害的风险。

五、意义。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和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雷电构成的威胁日趋严重。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百亿人民币,导致火灾、爆炸、通讯系统瘫痪等事故不计其数,人员伤亡10万以上,我国每年因雷击伤亡人数也在一万以上,财产损失在50亿至100亿人民币。雷电灾害已被联合国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

防雷减灾工作已成为经济社会安全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现代化意识的重要标志。防雷减灾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教育现代建设的迅速发展,校园硬件设施更新进一步加快,先进电子设备等不断扩充,雷击隐患也随之增大,而中、小学校又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雷击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件,不但对人民的生命造成伤害,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做好中、小学校防雷安全工作,为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学校电子信息系统等国家财产的损失,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顺利开展,是我们当前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