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紧密联系实际,实现物理教学的生活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紧密联系实际,实现物理教学的生活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理课程的生活化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让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有效地融合起来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真正联系起来,将知识放在生活背景中学习,使物理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

一、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物理,学习物理的动力也会逐渐增强。如在教学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比热”这一概念时,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做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的实验,作比较分析,然后得出“比热”的概念。但实际上总有部分学生的思维跟不上,不能真正明白其含义。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些反映“比热”的生活实例,比如:在夏天烈日的照射下,赤脚走在水泥地上要比赤脚走在干泥土上烫脚;为什么汽车等发动机选用循环流动的水冷却;为什么内陆地区的夏季比沿海地区炎热,冬季比沿海地区寒冷,等等。通过这样一些生活实例,唤起学生利用现有的感性认识构筑对物理概念的理性认识。

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多次反复。当学生从原有的感性认识出发,通过学习上升为理性认识,初步掌握了其规律以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知识。如物态变化这一章,学生在学习时感到不易掌握,而六种物态变化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天热时,泼在地上的水很快消失;天寒时结冰;霜的出现,窗上结冰花;空气中湿度大时,墙壁上、黑板上会出现水珠。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醒学生观察这些现象,并予以解释,把书本知识很自然地融入实际生活中,使学生感到物理中的知识有的是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可以应用生活经验,通过创造活动,改善我们的认知结构。

二、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鼓励学生进行实验

学以致用是物理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物理生活化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领悟物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物理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感知。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悟出相关道理,解决有关的物理问题。如在学习完电学原理之后,学生了解了电学中的小小开关的巨大作用,断开时开关阻断了电流的通道,但接通时它又成了连接电路的一段导线。在实验室中的铡刀开关结构简单,一目了然,而生活中的拉线开关,墙壁开关,以及电视机上的开关,其结构要复杂得多,但只要对实物进行解剖,拨动几次开关,观察其动态过程,就不难发现它们的原理是相同的。这时学生不仅观察到开关是如何控制电路的通断的,而且对附属装置产生兴趣,领会了创造者的聪明才智,也学会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研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现象出发,深入浅出地把其引入物理之门。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接触到了大量的物理现象,对物理知识存在着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世界各种事物现象也充满好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结合教材,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这也是学习概念的基础和切入点。如教师在设计“压强”一课的教学时,首先从学生接触较多的生活实例出发,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们坐沙发感到舒服?为什么书包带子宽的背起来感到舒服?为什么同样用力,同学们喜欢用“快”的刀削铅笔?等等,诸如此类问题,诱发学生产生研究“压强”的欲望。又如利用“夏天吹电风扇为什么会觉得凉快?为什么剥开冰棒纸会出现‘白气’?”这些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物态变化的学习中。又如:为什么冬季脱毛衣时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为什么夏天会有闪电打雷现象?使学生对电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消除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在物理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物理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对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我国初中物理新课程已逐步回归学生生活,这样的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利于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