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CT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CT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分析ct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结果, 为后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门诊收入后确诊为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50例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患者行常规CT扫描的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经CT诊断显示, 局部脑实质轻微低密度15例(30%);基底节区域结构模糊6例(12%);局限性脑沟消失或变窄4例(8%);颅内中动脉呈现高密度1例(2%);CT值测量差值显示增高3例(6%);CT影像显示基本正常21例(42%)。结论 应用常规CT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 具有临床实用性及诊断价值, 对于可疑的异象应结合相关临床知识, 早期正确诊断, 提高临床检出率及确诊率。

【关键词】 超急性期;脑梗死;CT

脑梗死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病变, 对人类的生命有严重威胁。该症在男性中的发生率高于女性, 其比例约1.3~1.7:1[1]。超急性期脑梗死是发病时间在6 h内的脑梗死, 若能在患者发病6 h之内及时给予溶栓治疗, 有利于病情预后, 并提高临床疗效。所以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早期及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特于2012年5月~2014年7月期间应用CT检测技术对本院50例确诊为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 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7月期间本院门诊收入并确诊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首次检查均为发病6 h内入院就诊, 并行CT检查。患者年龄46~88岁, 平均年龄(65.2±7.1)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言语不清30例(60%), 头晕头痛22例(44%), 神志不清11例(22%), 突发单侧肢体乏力35例(70%)。本组5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过程知情,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组患者性别、疾病史等资料, 见表1。

1. 2 扫描方法 选择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Asteion螺旋CT全身扫描机。患者取常规仰卧位, 将听眦线作为基线, 经颅底至颅顶进行横断位的常规连续扫描。扫描参数设置:矩阵为320×320, 层厚及层距均为5~10 mm, 部分患者可增加2 mm薄层扫描。

1. 3 阅片判定方法 由2名具有丰富临床阅片经验的医师对50份CT图像进行分析, 除进行常规阅片之外, 对于部分患者, 特别是CT平扫的阴性病例, 应进行反转功能阅片、窄床阅片以及CT值测量差值的对比[2]。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本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 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

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经CT诊断结果显示, 15例患者为局部脑实质轻微低密度, 其中3例患者在经窄床阅片、反转功能阅片后发现极为轻微的低密度变化;6例基底节区域结构模糊;4例患者为局限性脑沟消失或变窄;1例患者颅内中动脉呈现高密度;3例患者CT值测量差值显示增高;21例CT影像显示基本正常。详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是颅内血液供应障碍, 缺氧、缺血而导致的脑组织局限性缺血坏死或脑软化, 也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中老年患者多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疾病, 容易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 血管痉挛、血流缓慢和成分改变等, 致使血液黏度增高, 血小板聚集, 最终形成血栓, 出现脑梗死。大部分学者将发病时间在6 h之内的脑梗死统称为超急性期脑梗死。相关病理研究发现[3], 在发生脑梗死4~6 h之后, 颅内组织水肿、缺血, 导致钾、钙等离子失调, 细胞酸碱度失衡, 线粒体停止呼吸, 最终导致细胞中毒性水肿。相关临床研究表明[4], 在该期内及时给予溶栓、脑神经保护等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残疾率和死亡率。因此, 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CT扫描作为一种无创、精确、快速的影像检测技术, 仍然是目前临床急救检查中的首选方式。但急性脑梗死的CT征象较轻微, 对临床医师的检查技术要求严格, 应当不断综合临床并回顾性分析, 进一步提高临床检出率及确诊率。目前, 大多数学者认为CT平扫超急性期脑梗死可能出现的三种征象为[4, 5]:①大脑中动脉的高密度征象;②大脑局部肿胀表现的轻微占位征象;③脑实质的密度轻微减低症, 以及伴随其产生的灰白质界限模糊征象、基底节区结构模糊征象。本组50例患者中阳性29例(58%), 阴性21例(42%)。在临床中出现的上述CT征象往往不够清晰, 部分征象显示率较低, 尤其是颅内中动脉的高密度征象显示率极低, 且CT显示阳性的脑梗死患者也不在少数, 因此, 临床诊断有较大难度。作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6, 7], 并综合实践后认为:①应将CT图像中可疑的低密度区与相同层面或者上下层面中两侧的结构进行对比, 同时对脑组织中左右堆成部位CT值进行测量, 计算差值, 以找出脑实质密度变化;②应用窄床阅片和反转功能阅片, 认真观察图像中脑实质密度的变化和脑池、脑室及脑沟形态的改变;③发现可疑异常变化时, 进行薄层扫描, 提高对异象的发现率;④重视CT平扫中对部分征象认知的不足, 例如基底池、脑沟轻度变小, 基底节区边界模糊等, 比较容易与患者不正时产生的一系列征象混淆。同时, 扫描前应指导患者摆正, 尽可能保证两侧对称性, 减少扫描过程中反射伪影的发生。

相关学者[7]认为在超急性期脑梗死出现的CT征象中, 可能发生的病理改变是:①局部脑肿胀征:其可能与细胞的毒性脑水肿相关, 由于脑部缺血, 引起脑细胞中线粒体的代谢过程障碍, 细胞中三磷酸腺苷酶(ATP)减少, 对细胞膜表面的钾离子、钠离子和ATP酶活性产生影响, 并在细胞中形成高渗状态, 导致细胞内含水量增加。此时, CT扫描则表现为脑池或脑沟变浅、变窄或消失, 出现局部受压变形现象;②颅内中动脉高密度征:可能与血管栓塞中栓子相关, CT扫描时常常可见单侧颅内中动脉与对侧动脉相较, 影像中密度增高或单侧颅内中动脉的局部密度增高;③脑实质的密度轻微减低症:这可能和大脑组织的水肿加重相关, 其主要表现为血管源性水肿, 同时还有细胞膜、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线粒体的损伤, 血脑屏障遭到破坏, 大量大分子物质、水分等由细胞外间隙渗出, 最终形成了徐冠圆形血管源性脑水肿。脑组织中总含水量此时有显著增加, 且CT值与组织中的含水量密切相关, 有研究证实[8], 当组织中含水量增加1%, X线的衰减值则降低3%~5%, 与CT值降低2.5 Hu相当, 此时CT扫描图像呈现局部脑实质的密度轻微降低, 基底区结构模糊, 皮髓质的交界结构模糊。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核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与CT相比, 敏感度更高, 但其对于金属等物质禁忌, 且对检查患者有一定选择性。就整体而言, CT扫描的实用性、价格、操作等方面与MRI相比较, 具有一定优越性, 不失为临床检测及诊断脑梗死的最恰当方式。

总之, CT扫描应用于临床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具有实用性和临床价值, 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可作为目前临床急救工作中的首选检查方式。但该症发病急, 临床医师进行诊断时应结合相应检查技术, 不断积累临床诊断知识, 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进一步提高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早期检出率及临床确准率。

参考文献

[1] 张剑, 孙文泉.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21):69-70.

[2] 郑锡山.腔隙性脑梗死CT与核磁共振诊断价值探讨.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17):78.

[3] 郭丰玉.CT与MRI在脑梗死早期诊断分析中的应用.中外医疗, 2014, (13):32-33.

[4] 郭继文, 彭国球, 张铁, 等.早期脑梗死30例CT诊断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9):2177-2178.

[5] 许亚军, 孙泽华, 和运明, 等.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与发病机制.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19):225.

[6] Kerl JM, Deseive S, Tandi C, et al. Dual energy CT for the assessment of reperfused chronic infarction-a feasibility study in a porcine model. Acta Radiologica, 2011, 52(8):834-839.

[7] 黄瑞庭, 张德佳, 黄海松, 等.大面积脑梗死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 11(2):10-12.

[8] 刘琳, 李丽. CT和MRI检查联合应用诊断小脑梗死的分析.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8):213.

[收稿日期:201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