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弹流水一弹月 水月风声松树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弹流水一弹月 水月风声松树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研史 为了尽量还原真实

历史不可能完整的再现,我们的工作只能是尽量接近完整。―严晓星

Q:我们都知道,从事历史写作的人,往往觉得近现代史比较难写,特别是古琴这样一个很小的圈子。你为什么选择古琴史进行研究呢?

A:写近现代史,很多利益相关者都还在,因此干扰也就很多,这当然是消极因素。不过,近现代琴史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有一种特别的魅力,正因为在时间上靠得近,血脉相连,体验也就不同,也最能触动人的感情。古代琴史,已经太遥远了,我们对古代那些人物、事件、著作、音乐的期待,但相对近现代琴史是不同的。很多时候,了解到一个大致轮廓,就比较满足了。

Q:曾有这样一种说法,您笔下的古琴史,和他们过去的认识有一定差距,您对此怎么看?

A:在大量的史料被挖掘出来之前,所有人对古琴的认识都是片面的,因为在整个古琴史中,有些东西淡化了,但有些东西反而凸显了。有偶然也有必然,在抗战前的江南琴坛里,李子昭以琴艺高超而闻名,但是现在未必有很多人知道,但这不代表他不好。

在我的书里,每一个事例都有其出处,而且一定会坚持用最真实的一手资料。

争议 苛求未必真高雅

在好的音乐面前,只有善于不善于感受的心。―严晓星

Q:很多人不了解古琴界,觉得很神秘,偶尔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一下,却发现他们总是在吵架,而且好像都在为自己的老师吵?

A:的确是这样,“吵架”的原因很多,一部分是“历史遗留问题”,一部分则是把分歧扩大化了,也有对与错的争论,而且还加入了个人情绪。

总的来说,我对此持有三个观点:第一,最好把争论约束在学术的范畴之内。第二,不能有“我执”,觉得自己必然是对的,对不同观点坚决打杀。王元化先生生前曾经表示:不参加以求胜为目的的争论。争论的目的应该是求道,就是求得真理,而非一己之胜。第三,人活到一定岁数,往往会发现,其实很多纠纷都是不必要的,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沟通有限,时机不成熟,加上许多原因,造成无谓的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因此,我相信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雠必和而解。”

Q:我经常听到一种说法,那就是听到古琴之后,其他的乐器就不再值得听了,您怎么看?

A:在古代,古筝和琵琶往往被合称为“筝琶”,作为俗乐的代表,与雅乐的琴对举,往往用来表达对比甚至对立的意思。胡琴就更被一些人看做低等了。宋明之世,琴、阮常常并称(之前当然也有),还催生了一批“停琴听阮图”,当然自有寓意。

雅乐和俗乐的分际,标准之一就是,俗乐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娱乐,而雅乐被赋予了很多政治、宗教、哲学的内涵。现代人欣赏传统音乐,当然不能完全忽视它们的区别,但更重要的,是以音乐性为一个标杆来平等地看待它们。我是古琴迷,非常喜欢古琴音乐,但我也不得不说,其他乐器,也有它们独到的迷人之处。我喜欢潮州筝,喜欢许多琵琶曲的“幽”与“深”。我的一位好友喜欢三弦,又有什么不好?溥雪斋先生也喜欢三弦,谁会觉得溥雪斋先生俗气呢?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最近这八九十年,二胡、琵琶、古筝的发展非常迅猛,演奏技巧上的更新直逼古琴,也有许多好的曲目被创作出来。这个成绩还是不可以忽视的。所以,如果过去说听了古琴就不愿意听琵琶、古筝和二胡,还算有一定道理的话,如今再说这话,扣除欣赏口味的偏好之外,那就是狭隘与自大了。

包容 琴瑟合鸣生网罗

东、西方音乐分属不同的文化系统,有各自的特色,但“东海西海,心里攸同”。―严晓星

Q:还有一种意见,就是古琴应该保持它的纯粹性,学古琴最好不要听西方音乐?

A:每个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存活、发展,都离不开它的时代。古琴音乐也不是在真空里才发展到今天。曾经也有僧人抚琴,还一度被正统人士反对。但实际上,僧人弹琴不是从宋代就蔚为大观了吗?后来的佛教音乐、思想对古琴的影响也不小。

西方音乐,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这么一个巨大的存在,没有谁可以视而不见,经常有人说,“琴茶一味”“琴禅一味”,也有人说,“琴与诗书同行”,茶、禅、诗、书和琴都不是相同的文化类型。但放在一起相比,当然是它们有相通的地方,连这些不同艺术类型,都承认有相通的地方,难道属于同一艺术类型的音乐,无论是东方音乐还是西方音乐,不能相通吗?

从三十年前开始,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兴起,学者们努力建立起一种不同于西方音乐体系,适合本民族音乐特点的理论话语系统,这是非常了不起而且必要的。但又刺激了一些人,过分强调中国音乐的特点,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Q:西方关注中国古琴的人也多起来了,除了抗战期间在重庆生活过的高罗佩之外,前不久,还有一位外国人,她写了本《古琴》,似乎影响力很大?

A:她叫林西莉,是一位瑞典的漂亮老太太。这本书的中译本最先在台湾出版,关于这本书,我觉得应该这么看:一个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几十年不能忘情,著书宣扬,这非常令人感动与敬佩。

还有一点尤其值得注意,林西莉这本书,原本是写给西方文化背景之下的西方读者看的普及读物,所以写得非常的浅显、细致,有许多铺陈背景的内容。现在翻译成了中文,很畅销,说明也受到了中文读者的追捧。

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书中那些过分的细致和铺陈,竟然没有让人有涉足的感觉,这说明大部分人对古琴的了解不足。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艺术,应该有更多的人去深入的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