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析研究性学习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析研究性学习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发端于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如今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认可度较高的一种教育理念。开放性、探究性、延展性、协作性、过程性、参与性等特色,为这种教育策略赋予了源源不竭的创意与实效,非常适宜于在高职音乐专业的很多课程中运用。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而且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体现的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与提高,整个学习过程给予学生的是“帮助”“指导”和“鼓励”,而不主要是“教导”“传授”,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所以,它既符合音乐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也比较适宜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在高职音乐院系的教学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厌学成风、逃课、混日子等风气,在如今的中国大学早已经见怪不怪。具体到高职层次的音乐专业学生而言,有些压根就是为了升学才参加艺考的,本来就对音乐学科没有太大兴趣;有些虽然专业基础较好,对音乐学科也有兴趣,但是因为不满于自己“沦落为大专生”的现实,在学习上也提不起兴趣:多数学生则是顺大流,班级学习风气好了他也认真学,否则则反之。综上所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了摆在高职音乐院系领导、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这种大氛围下,如果我们能适时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无疑将会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之所以学习兴趣不高,是因为对教师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不满,不愿意服从于教师的威权之下,而研究性学习推崇的是开放、自由、平等的新型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很适合青少年喜欢探究、喜欢直面挑战、好奇心强、展现自我意识强等心理特点,而且研究性学习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强调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唤醒与开发,强调灵活运用启发、置疑、探讨、互动等学习方法,在“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原则问题上都赋予了学生较多的自,故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焕发其主观能动性,使其逐步养成积极求知、乐于探究、善于质疑等优秀品质。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艺术贵在创新,学习已有知识是为了创造新知识。研究性学习,提供给学生的是自由探讨、自我展示、独立思考的平台,教师则退居于顾问、帮助、咨询、指导、评估或研究伙伴的角色,这很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其独立、自立的能力,通过一个个小的成功帮助其树立学术信心、积累研究经验,而这些都恰恰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前提。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群体意识。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最重要、最常见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开放的、包容的、互动的、团体的学习方式的训练,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分工协作意识、分享意识、伙伴问荣辱与共思想、公平竞争意识等可贵素质的提高。

4,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如今高职音乐院系的师生关系,通常仍是“教与学”“管理与被管理”“授与受”的传统师生关系,不容易形成亲密无问、平等互动。而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推行与普及,这种“上下级模式”的师生关系必将渐渐被平等的、易于交流沟通的新型师生关系所替代。

5,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其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手段,崇尚通过探究、通过实践是学生获得知识或技能,强调学科综合、能力复合,因而学生经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研究性学习训练之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相互迁移等能力通常都会有长足进步,为其成长为学以致用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但并不是说教师就成了教学活动的旁观者和甩手掌柜。事实上,教师的任务与作用不仅没有较少,而且还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丰富知识储备,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关注音乐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最前沿资讯,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沟通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这场教育革命、学习革命中不辱使命。实践证明,只有教师具备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合能力,研究性学习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条不紊地生发开来。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最为强调的是设计和规划教学全过程的能力。音乐教学设计是音乐教学实施前有计划的教学准备和活动安排,是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音乐教学设计与通常意义上的“备课”虽有某种相似之处,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一种教学准备,着眼点在于“教什么”和“怎么教”:而音乐教学设计则是对教学实施的整体胜思考,特别是课堂上学生的音乐学习活动,在设计中必须得到充分体现。作为全面反映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新的音乐教学行为方式以及由此带来师生角色的根本改变和学生音乐学习方式巨大变化的音乐教学设计,现已逐渐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备课”。这不仅是音乐教师适应音乐新课程教学实施的需要,也是音乐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一种趋势,笔者认为,以下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

1,精挑细选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性学习必须在教学大纲指导之下进行,课题虽然可由学生“公推”“海选”,虽然须经多数同学讨论认可,但在目前条件下通常还是需要教师先提出可行的备选方案,在“同学们的民主之后”仍需要教师的“集中”,因而教师必须精挑细选课题。具体到高职音乐院系而言,具有专业性、职业性、社会性、任务性和操作性课题,都是可选方案,但是所选课题一般则要同时符合“大纲之内,领导同意,学生认可”等条件,具有可操作性。

2,提出问题。研究性学习以核心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亲历性学习与研究为载体,所提问题可以是学科内容的延展,可以是几门专业课程的综合,可以是学科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的交接,可以是社会热点问题的学术求证,问题不拘一格,但必须难以适当,同时教师还要点拨出解决问题的相关路径,提供思路、资料等帮助。

3,组织实施。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头大戏,教师可指导学生按5―8人的规模自由结合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定组长,然后分头指导各个小组按分工合作的方式展开研究性学习,随时跟进指导,及时化解各种问题。

4,初步教会学生多种研究方法。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解决问题必须以掌握方法为保证,因此教师要随着教学的深入,及时教会学生熟稔掌握、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学会查阅专业文献、做问卷调查、请教学者专家的技巧,并鼓励学生将此内化为习惯与能力。

5,评估与改进。研究性学习的评估不同于传统模式下教师的单向评估,一般是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模式,也可结合几次研究性学习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在评估基础上进行改进,包括学生个体的改进,教师教学设计、管理手段和评估模式的改进,等等。评估时不仅要看重学习效果,还要看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更要尽可能量化出大家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而积淀下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评估的氛围要民主,评估的条件要相对宽松,对学生体现出探索意识、创新精神之处要多加鼓励与肯定,对学生的失误与失败要包容、理解。

有人说“教师的态度决定学生的一切”,这种论断虽然有失片面,但也不是全无道理,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展开更是如此。